妈妈好心给压岁钱,儿子当场翻脸!老师:红包不能随便发,有讲究

春节是国人最在乎的节日之一,春节期间,人们拜神祭祖、祈福辟邪、亲朋团圆、欢庆娱乐,长辈会给晚辈压岁钱,晚辈也会给长辈包红包。而春节红包的发放,一般从大年夜开始,持续到正月十五才结束。这个过程中的一个“不注意”,就可能会发生“送了钱还不讨好”的局面。
金女士就遇到这类糟心事。金女士养孩子比较早,虽然儿子今年上了初中一年级,但她也才三十出头。因为家里亲戚比较多,每年过年发红包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为了缓解这方面的压力,今年过年前她与儿子达成了口头协议:每次红包数额减半。
前些天,几个亲戚到她家“串门”,她给侄儿侄女们压岁钱,一人600元,给儿子包了一个300元的红包。本来也没什么事,几个侄儿侄女非拉着她儿子到房间里拆红包,数里面有多少钱。或许是因为儿子的钱比别人少,被其他几个人奚落了一下;或许是因为其他几个人说红包里的钱数不吉利,“只能双,不能单”,儿子的情绪突然变得不好,直接不给妈妈好脸色,气氛变得特别尴尬。
金女士觉得,自己一直陪在孩子身边,为了孩子读书,曾一度放弃工作。自己为孩子付出了几乎所有,但孩子却仅仅为一次“减半”发红包就被当场跟她翻脸,让她下不了台,所以非常难过。她认为孩子“一点都不懂事”,“初一的学生还跟小孩一样,不为自己考虑,不为家庭考虑,不知道心疼人”,说到痛心的地方,她气得大骂儿子“白眼狼”。
大过年的,孩子当场跟自己翻脸,这事搁谁身上都不好受。站在年轻妈妈的角度看,孩子上初中了,还不懂礼节,情绪也容易激动,的确是孩子的问题。但从另一个角度看,红包发得也有问题。红包不能随便发,发得好全家高兴,发得不好,花了钱仍有人不开心,这里面很有讲究。
首先,发红包要讲“均等原则”
无论是给亲戚家孩子发红包,还是给自己家孩子发红包,一定要讲“均等原则”。有些家长在发红包的时候不考虑自家孩子,只给亲戚家孩子压岁钱,自家孩子只会收到亲戚发的红包;有些家长为了照顾自家孩子的感受,在给亲戚家孩子包红包时,会给自家孩子备一份红包。如果是第二种情况,就不要“克扣”自家孩子的红包数额。孩子有自己的圈子,红包数额比别人少,会让他们感到难堪。实在是经济条件不允许,宁愿选择第一种情况:不给自家孩子发红包。“不患寡患不均”,就是这个道理。
其次,红包数额要吉利
长辈给晚辈压岁钱也好,晚辈给长辈包红包也罢,数额都要图个吉利,春节是这样,其他节日也是这样。至于什么数字吉利,并没有统一规定,有些人喜欢“6”,因为他们觉得“6”是顺的意思。有些人喜欢“8”,因为他们觉得“8”是发的意思;有些地方认为“4”是好数字,有些地方发红包要刻意避开“4”。
所以很多人发放的红包数额是660元、666元、688元、880元或888元。若红包数额是整数,400元、600元、800元都比较常见。也有一些数额很大的红包,比如2000元、4000元或超过10000元。300元的红包不是没人发,而是比较少见,许多人不喜欢“3”这个数字,因为跟“伤”的读音很接近,又是单数,给人不吉利的感觉。
第三,跟孩子要红包,不能强迫,要谈判
很多家长把孩子的红包看成是自己兜里的钱,有的拿着孩子的红包就用了,有的把孩子红包里的钱拿出来,凑成新的红包发给其他人。他们拿红包里的钱不跟孩子商量,这显然违背了孩子的意愿,会引起孩子的极度反感。
父母跟孩子要红包,不能强迫,要谈判,而且要让孩子知道,父母只是替他(她)代管财产,不是把红包据为己有。如果孩子个人有能力管理自己的春节压岁钱,家长就不要强行代管,帮他(她)开一个账户,告诉他(她)怎么理财,让他(她)承担很小的一部分个人开支或家庭开支,培养他(她)的独立性和家庭责任感。
当然,从这件事上我们能看出来,金女士的儿子有些任性,他不在乎场合,不顾及父母和亲朋好友的感受,很任性地打破了春节期间的和谐气氛。所以,在红包这件事以外,家长还需要想想如何跟孩子进行更好的交流,以及如何培养孩子的忍耐力和情绪调节能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