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读(二)

         起床的音乐响起来时,我正睡得沉。明快的节奏,加上厚重的低音,让人在床上躺不住。
       舍友说,起床了。
         我看了看表,才六点,睡意正浓,就说,我再睡会儿。
         早饭时间是七点半,九点才开课,真不必那么急。
         我这人睡商好,不管到了哪里,很少有睡不着的时候。看过一篇文章,专家说,睡商好,各种身体机能就好,身体好,自然做什么也有劲儿。呵呵,给偷懒找一个好借口,也不是挺难的事儿。
        妻打电话叫我时,我已经起来了,妻说,去吃饭吧,我在楼下等你。我说,好,这就下去。
         又下雨了,淅淅沥沥的,天上像拉开了灰黑的幔子。从昨天来,我就掉了方向,总觉得有些别扭,于是,闭上眼睛,想象着熟悉的场景,可是睁开眼睛,还是刚来时的样子。
         妻说,别管了,随他去吧。也是,随他去吧,尝试着用左右来区别方向,也是一种新的方式,新的挑战。
         早饭很简单,一个鸡蛋,两样小菜,又给了一个花卷。花卷和老家做的差不多样,只是老家的花卷里面卷的是葱花,这里夹的是肉沫,不过,味道还是好的。
         课堂安排在一个很大的报告厅里,离上课还有一个多小时,已经有人三三两两地进去了。想起以前上学时去教室里占座的情景,早早地赶过去,一本书,一个笔记本,或是一个书包,都可以,去晚了,就会看到别人早放在桌上的一本书,一个笔记本,或是一个书包。那时的日子是快乐的,也是丰富的,充满着活力的。这次会场里的座位都是早就安排好的,自然不用急着去占。妻说,在校园里走走吧。
        小雨还在下,路边的花草叶尖上顶着晶亮的水珠,莹莹的亮,像是一句句清新的诗。校园不大,建筑比较多,路弯弯曲曲地穿行在楼缝里,较大的空地上,铺上了塑胶块,成了活动的场地,几个篮球架在雨里显得有些落寞。
         妻一边走,一边说,有很多是一些专业的东西,我没有上过太专业的课,难免会和她想得不一样,甚至会有一些争论。这样的情景平时也会有,但在这样的环境里,恍然有些别样的感觉。
          我因为有些急于要处理的事情,进到会场时,正好是休息时间,大屏幕上还放着前面讲的课件,另一边有老师的大幅照片和介绍。一个慈祥的老人,半张开的手臂,温暖的笑容,给人亲切的感觉,那些文字呈现出来的名头,也让人顿生敬意。
        我不是一个好学生,但也能很快地融进这样的场景里。
       妻说,前面讲得精彩,可惜你没听到。看看她手里的笔记本,上面记了好多东西。
        老师是专业里的大家,一些看似高深的理论或是一些看似难以处理的问题,在风淡云轻的点评中悄然化解了。家庭,孩子,学校,教师,社会,都承担着不同的责任,而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细心地呵护和恰当地引导。老师说,“孩子状态是家庭关系的镜子,在孩子的心灵里,最重要的是父母,最不重要的是学校学习”“除了在被打骂的状态里,其他所有状态都是学习”“学习是孩子的事,孩子必须要有学习动力”“乐趣及一些创造出孩子学习动力的状态是解决问题的首要方向”“所以,动力、能力和父母老师的支持是解决孩子学习问题的三大招”……这样的道理,让人反思生活和教育的每一个细节,有时候,我们总觉得做得很好,实际上忽视了太多的原本很重要的东西,所以就会在教育的过程中总有一些挫败的感觉。
        八十多岁的老人,讲完课,又解答学员们的问题,一直到了十二点多。单是这样一种敬业精神,就让人感动。
        天晴了,云也散了,天蓝蓝的,地上的积水里映着一朵一朵云的影子。
         晚上出去走了一圈,当地人介绍的佛罗伦萨小镇,很有些异国风情,风格各异的建筑和点缀在路边的长椅、路灯,给人安静的感觉。
         回来时,已是快要熄灯的时间,又是一天过去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