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下有金||赵恺专栏

【小编寄语:
年初三,适逢周日。按计划,赵恺老师佳作有约。今日推出一个响亮的名字——李更生。“生于淮阴,卒于淮阴”,本文开篇之语,读来似有千斤重。小编曾在运河南岸生活过,偶听一老者说起,李更生先生墓就在不远处。因不知具体位置,竟未曾凭吊过。今日再读赵老文字,忽然生出祭悼之念。试问:可有同行者?】

膝下有金
——李更生诗篇
 作者:赵恺 

李更生先生像

生于淮阴,卒于淮阴,名字富于理趣耐人深思。初字亙生,自幼追慕言行鲠直、光明伟岸,遂改作鲠生以为惕励。易鲠生为更生则是缘于溺水获救:“更”之一侧,不正静伏着一条“鱼”?先生自立的座右是“竖起脊梁担事”。他把座右写成条幅悬于榻畔,这帧条幅如影随形默默伴随先生一生。小鲁迅两岁,却用四十七年生涯印证了鲁迅一句话:他们是中国的脊梁。

从教二十四年,在他主持过的诸多学校中有江苏省立第六师范和成志中学(淮阴)、江苏省立第八中学(扬州)、江苏省立第九中学(淮安)。先生为国家培育了大一批杰出人才,我们熟知的淮阴学生就有陈白尘和温纪泽。陈白尘是国际知名戏剧家,艺术启蒙则得益于李更生——有一天,陈白尘看见先生躺在藤椅上读书,书为《易卜生集》。一见书名疑窦顿生:这不会是一本研究卜卦的书吧?可“易卜生”究竟何谓?不料这卧于藤椅之悬念的生发绵延,竟然造就出一位戏剧大家。温纪泽1938年即在延安陕北公学讲授哲学和自然科学概论,解放后出任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院长。

教师——教人以智,师人以德。先生步入杏坛就给自己立下“更生八不准”:一、祭祖宗不费纸锞;二、教子女不分厚薄;三、遗产不必由子女继承;四、终生不吸烟赌博;五、私居不饮茶吃酒;六、终生不买日货;七、有权利无责任之事不作;八、往来在十里以内非紧要事或疾病时不乘车。

作为教育家,先生强烈而突出的教育思想就是“热爱祖国”。

淮阴中学老校区北院

淮阴开会必唱《国歌》。当时的《国歌》原为《卿云歌》,歌词是:“卿云烂兮,糺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据传为舜禅位于禹时所唱,作为《国歌》是取其切合共和政体的揖让精神。他在学校墙壁嵌上一方黑色石碑,石碑轰然凿出十一个大字:汝忘五月九日下午六时乎!——1915年5月9日下午六时,袁世凯承认了二十一条。自是,5月9日就变成了热泪纵横、镂骨铭心的国耻日。在南京读书的女儿给妹妹买回一顶羊毛帽子,先生看到“日本制造”四个字立时沉下脸来。讲述日本侵略,叮嘱毋忘爱国,并把那顶帽子褂在墙上,让它成为一本无字的教科书。遇有爱国游行他总和学生一样穿着制服、手持国旗走在队伍最后边,不识者还以为他是一名老学生。一次国耻纪念会突逢暴雨,师生四处躲避,操场一片紊乱。先生则屹立雨中巍然不动,继续他慷慨激越的陈述和召唤。见此情景,奔跑者纷纷归回原位,纪念便随之升华到一个庄严肃穆的悲剧境界。闲暇时被拉去打了一盘麻将他痛悔不已,第二天召集全体学生训话。学生集齐,他在黑板上写下“李荃之恶德”五个大字,之后却伫立良久一言不发,那忏悔的目光让与会者无不悚然肃然——荃,先生原名。

开学之前,先生总把新生照片——贴在壁上认真端详、仔细打量,及至开学,他随口呼唤入学者的的名字仿佛呼唤亲朋故友。而入学者在惊异之余,便立即进入耳鬓厮磨、相濡以沫的温馨氛围中。省九中纠纷层出、矛盾迭起、人心浮动、教学瘫痪——学校陷入尴尬窘境。当局于万般无柰中请出了先生。先生到任,首先将教员全部解聘,令学生一律离校。一令既出,满城哗然。或叩门求助,或托人游说,公私信函纷至沓来,立时把先生围成一座兀兀孤城。不惊不恐,不急不躁,他按部就班地实施他的整顿计划。再试学生,唯才是举;重聘教员,择优录用。全校学生由他一一口试,那种认真严格,仿佛地质家鉴定矿石。师生敲定他回复信函。信如山积如何作复?油印。官无论大小,人无论亲疏,都只一句话:请多包涵了。主持成志中学亦是受难于危难之中--财源无着、设施简陋、办学无方、难以为继。出山之始,约法三章:一,担任校长但不取分文津贴;二,教师去留自决,但留者暂不支薪,欠款至期终视经济状况补发;三,立即募捐建房。

第一中学(原成志中学)校园风光

募捐自高位始。先生首认淮扬镇守使马玉仁,决心太岁头上动土。马玉仁杀人如麻、悭吝如铁,惹他不快,是会招来无端祸殃的。聚集社会贤达、乡梓显贵,手捧“随缘乐助”锦锻册页浩浩荡荡拥进了督署衙门。善行义举且又众目睽睽,马玉仁只得在“马镇守使”名下写他本不乐写的“乐捐大洋一千元”。不管乐与不乐,步镇守使后,官商各界也都各自写出各自的数目来。写数易,兑数难。比如那位马镇守使,时隔一年才陆续拿出六百元钱,而且直到“解甲归田”也没有清得了欠。

钱不够,还得想办法。这时想到操办婚事。先生丧偶数年,且子女无人照顾,正筹措与沈淡宜女士简朴完婚。看到成志中学资金短缺,便决定大宴亲友隆重操办。通启说:“苟于不佞婚事欲有以贺之者,请悉移助成志,以符众志成城之命名。不佞亦将铭其志成,与斯校共垂于万祀也。”通启发表,请柬书就,着专人恭呈马玉仁。马回避欠款,只表示委派军乐队前往助兴。先生复信辞谢,言说“婚礼之上不宜闻杀伐之声”。马无奈,只得拿出二百元以为贺礼。

殚精竭虑,筚路蓝缕。募集之同时,先生慨然捐出了家产。他用家产在洪泽湖畔购置二十五顷湖滩,在皮家渡购置二十六亩良田作为学校资产。先生的办学精神远播大江南北,还感动了师范出身的毛泽东。在武昌农民运动讲习所工作的毛泽东听到先生事迹感慨地说:“李更生先生毁家兴学,在淮阴创办了一所成志中学,为救国培育人才,真是十分可贵的事。”

引进先进科学,实施教育改革,早在世纪之初,先生的目光就瞄准了世界。比如实行因才施教、文理分科;比如创建理化实验室,在无线电刚刚问世的时候就不惜重金辗转从法国买来一台收音机。由于先生的努力,竟然使他们的实验室超过了国立东南大学!比如理工科一律采用外语教材,教师也力争用外语授课。比如组建学生铜管乐队和油画小组,先生还和学生同台演戏,亲密了关系、开阔了眼界、活跃了思想。当年的许多演出,至今还鲜活在学生那白发苍苍的记忆中。

求贤若渴,惜才如命,。先生以诚感人,召来包括朱自清在内的一批名家任教。蜚声江浙的理化教师董宪为照料老母,只能无奈返乡。寒风凄厉、飞雪苍茫,先生只身渡江奔赴董府,匆匆足印结构成一部步履踉跄的当代《萧何月下追韩信》。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到得董家,米不食一粒,水不饮一口,便径直入室俯身长跪于董母床前。扶起先生,问明原委,白头老人不禁悲从中来。潸潸泪雨中老人颤巍巍指向江北,颤巍巍望着儿子说出两个字:“回去——”董宪三时返校,先生两点半就在校门口默立恭候了。

李更生先生故居

接风宴上有友悄声耳语:“为一老妪下跪从何说起?”

先生反诘:“老妪可是董先生的母亲?”

友人:“正是董先生的母亲。”

先生:“董先生可是我们兄弟?”

友人:“正是我们兄弟。”

先生:“如此说来,董先生的母亲不也就是我们的母亲?为母亲下跪莫非还有甚么不是?”

友人:“不过中国还有一句古话叫作‘男儿膝下有黄金’呀。”

先生:“我可是为黄金而跪的呢--”

友人:“黄金何谓?”

先生仰面尽盏虔敬作答:“教师是金,金中之金。

李更生先生故居

作者简介

赵恺,祖籍山东,1938年出生于重庆,1955年毕业于南京晓庄师范后在苏北淮阴生活至今。创作以诗歌为主,兼及散文、小说。曾多次参加中国作家代表团的国际文学活动。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诗刊》编委,江苏省作家协会顾问。一级作家,江苏省劳动模范,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赵恺专栏

▼▼▼

赵恺专栏

向下滑动可以查看赵老师更多的文章

运河文韵

采春的希望

撷秋的欢喜

捡运河文字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扩大本公号所发文章的影响,即日起本公号入驻360个人图书馆,所有作品皆自动同步到360个人图书馆终身收藏。不同意者请勿投稿,投稿视作默认此项决定。
(0)

相关推荐

  • 春天的诗歌朗诵会

     2004年,我和刚参加工作的老师一样,充满激情,向往远方,一副典型的文艺青年的样子,常把语文课上得不像正常的语文课.为此,我被领导批评过,被老教师提醒过,但那时就是听不进去. 十年前,五月,我有幸参 ...

  • 钱仓水 | 忆于北山先生

    我先前钻研文体分类,便要搜集相关著述.上世纪60年代初,从报屁股的书讯得知,于北山和罗根泽先生校点的<文章辨体序说·文体明辨序说>已由人民文学社出版,眼睛为之一亮,因为早在中国文学批评史里 ...

  • 楼阁临江

    阁楼临江 文/海百川 母城淮安,是一座浮在水上的历史文化名城.大运河.里运河.古淮河.盐河,四水穿城,让铁马秋风厚重苍凉的这片古淮大地平添了杏花春雨的柔媚与温婉."南船北马九省通衢" ...

  • 淮阴中学2017年高考成绩终于来啦!

    是不是等了好久? 听了那么多真假莫辨的消息 你们期盼已久的淮阴中学2017年高考成绩 终  于  来  啦 ! 2017年江苏省文科第一名 李天宇 2017年江苏理科第三名.淮安第一名 牛骁 淮阴中学 ...

  • 老家的狗(并序)

    暑假为忙一个讲座,整日苦读,笨人就是这样,辛苦啊.日志写得也少了.早上到办公室,打开电脑浏览好友空间,看到正风生水起的"淮阴语文"掌门人韩维佳先生qq空间里的赵从松君的<我家 ...

  • 华侨华人与抗日战争

    抗战时期,旅菲诗人陈桂琛的诗篇抨击日寇暴行,反映百姓苦难,歌颂志士壮举,揭露汉奸嘴脸,构成一部华侨抗战诗史.60年后读来,还能强烈地震撼着我们的心灵.          陈桂琛(1889-1944), ...

  • 想象淮安的一种方式——徐则臣眼里的文学故乡

            想象淮安的一种方式         --徐则臣眼里的文学故乡                   唐 伟 去年七月中旬,曾经从淮安走出去的70后著名作家.<人民文学>副主编 ...

  • 金湖水上行||赵恺专栏

    白杨倏然一颤,枝叶间掠过一阵难以觉察的微风.在叶片与叶片的耳语中,好似在传递一个秘密.接着森林记忆苏醒,鸟雀不叫了,枝叶不响了. 高邮湖日出(摄影:聂杭军) 金湖水上行 赵恺 作为中国民歌瑰宝< ...

  • 台湾记行||赵恺专栏

    台湾记行 赵恺 准确地说,中国诗人访问团的台湾之行是从一九九八年九月二十五日晚间九点三十分飞机在台北中正国际机场着陆开始的. 一行十一人仿佛一个诗句走下舷梯,以高洪波之伟岸为先导,身着风衣的作品和肩负 ...

  • 叶落蒙马特||赵恺专栏

    叶落蒙马特 赵恺 仿佛一座历史艺术博物馆,蒙马特高地耸立在巴黎的北侧.孕育思想.召唤创新,这里生活过包括左拉.莫奈.凡高.毕加索在内的一批艺术大师,他们相互启发,相互激励,相互照耀,浑如一个星座闪烁在 ...

  • 野生植物||赵恺专栏

    野生植物 --访菲诗忆 赵恺 黎萨尔公园(黎刹公园) 飞抵马尼拉上空,正是夕阳斜照,阳光颜料一般泼洒下来,为吕宋岛涂上一层浓墨重彩.凭窗俯瞰,仿佛面对一册漂浮在大海上的诗集. 菲律宾民族独立领袖黎萨尔 ...

  • 失乐园||赵恺专栏

    1866纽约版约翰·弥尔顿<失乐园>中古斯塔夫·多雷创作的插图 失乐园 赵恺 中华民族正在实施伟大的民族复兴,这是古老东方企盼.准备.奋斗了两千年的历史进程.存在决定意识,因为社会趋向阶段 ...

  • 草原的律动||赵恺专栏

    新疆可克达拉草原之夜风情园 草原的律动 赵恺 最初喜欢<草原之夜>,一为旋律的柔美潇洒,二为草原的浩茫壮阔.记得1981年客居北京,诗人邵燕祥问我:"为什么你的诗里写到朱崇懋?& ...

  • 天阶||赵恺专栏

    天阶 --闵惠芬印象 赵恺 八月,在江苏省文联和作家协会江阴读书班的文艺晚会上,我朗诵了我的诗歌<二泉映月>,为朗诵作伴奏的,是二胡表演艺术家闵惠芬. 晚上演出,下午我和闵惠芬得稍作一些技 ...

  • 酒都赋||赵恺专栏

    世界单体规模最大的陶坛酒库 酒气冲天飞鸟闻香化凤, 糟糠落地游鱼得味成龙. ──洋河民谚 酒都赋 赵恺 最先把洋河酒厂称作"酒都"的是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 那是1986年,他第一次 ...

  • 燃烧的树||赵恺专栏

    燃烧的树 赵恺  马尼拉依山面海,风景旖旎,从飞机弦窗往下看,仿佛俯瞰印象派风格的热带雨林.至于海湾落日,就更是斑斓壮丽.得天独厚的世界奇观了.城市中心是黎萨尔公园.黎萨尔是著名的反对殖民主义.争取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