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草籽,万年鱼籽,在自然环境下,有水就会有鱼吗?
在山上挖一个池塘,不放鱼,如果水不干涸,时间久了,池塘里面会有鱼吗?
这样的池塘,如果没有外界有鱼的水体流入,带来鱼卵或者鱼,也没有人工放养鱼,按理来说是不会有鱼的。可事实却不是这样的,有些新挖的池塘,过了几年就出现“无中生有”长出鱼的现象。
地球上的生命起源于30多亿年前的海洋,从简单的有机化合物开始,构建出生命的雏形,最终诞生最原始的生命,并一步步演化出各式各样的物种。虽说地球上的生命也是“无中生有”形成的,可池塘里短短几年却能长出鱼,肯定不是无中生有。
那么这些鱼是从哪儿来的呢?
翻上来的新土,只要雨水充足,过一段时间就会长出草,草籽的生命力确实顽强。农村有句俗语“千年的草籽,万年的鱼籽”,新挖的池塘,过几年就能长出鱼,难道是因为泥土里本来就有鱼卵?
海洋和陆地尚且在不断地变迁,河流也会改道,泥土里有鱼卵是有可能的。可鱼卵真的能够在泥土中完好地埋藏万年,等待有朝一日遇到合适的条件就孵化?
鱼卵确实能够在泥土中保持几个月乃至一年以上的活性,但几千上万年就夸张了。不过这也要看鱼卵的保存条件,塘底的淤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住水分,使保存在其中的鱼卵不脱水;若是在沙漠中,鱼卵根本坚持不了多久,很快就会脱水失去活性。
不同种类的鱼卵,生命力也不同,很多鱼卵离开水面后很快就会失去活性。在非洲,有一类鳉鱼,这种鱼的鱼卵就具有很强的生存能力。有些湖或池塘到了旱季会完全干涸,但鱼卵却能在泥土中存活下来,到了雨季就会孵化,于是原本干涸的湖中又有成群结队的鱼儿在欢快地游动。
新挖的池塘,过了好几年,里面很可能就会有鱼。若这块地界上以前一直就没有其它水体存在,鱼儿的来源显然不可能是因为泥土中含有鱼卵。
在没有人工放养,也没有外界水源带入鱼种的情况下,池塘里的鱼更有可能是被其它动物将鱼卵带进去了。
在小学课本中有一篇课文叫做《植物妈妈有办法》,苍耳能够将种子粘在动物的毛发上,被动物带去很很远的地方,植物的种子能够通过这种方式传播,鱼卵其实也可以。
鱼生活在水里,水鸟在不经意间就起到了传播鱼卵的作用。水鸟傍水而居,并不会只盯着一个栖息地捕食,常常从一个水域迁徙到另一个水域。水鸟在水中捕食的时候,翅膀等部位会不经意间吸附上鱼卵,捕捉的小型甲壳类动物也有可能沾上鱼卵,在迁徙的过程中,就有可能将这些鱼卵带到另一个水域当中。
一个池塘,就是一块湿地生态系统,但这个系统只有先长出大面积的水草和水藻,进而吸引青蛙等水生或水陆两栖动物,拥有足够完善的生态,有水鸟所需要的食物,这样才能吸引水鸟驻足光临,也只有这样的池塘才有可能长出鱼。也就是说,只有生态比较完善的池塘,才有可能“无中生有”长出鱼。此外,在这个新池塘周边不远的地区,还必须有其它有鱼的水体。
更为奇特的是风有时候也能起到传播鱼卵的作用,青蛙雨不知道你听说过没有?这就是水龙卷的杰作。
关注我,咱们下期见。
(公众号:科学探索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