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大猷《剑经》:练兵必先练胆,练胆须习技艺,艺高则胆自雄
文/傅金星
《剑经》是中国第一部武术专著。在《剑经》之前,中国武术虽然经过千百年的发展已经成熟,但因缺乏整理总结,停止在口手相授,理论零散。《剑经》以棍技为研究对象,对武术的基本原理、原则及其体例与运用,作了精确宏肆的论述,在中国武术特别是少林武术的发展史上起着承先启后、纠正歧讹、维护真传的作用。《剑经》又是一部临战指导性很强的兵书,在明代内忧外患时期用于训练战士,捍边疆平倭寇,受到当代练兵者戚继光等人的极力赞许。
俞大猷身任武职以后,明王朝战备废弛,将帅选自世胄,纨绔习气很深,英雄气少,甚至连跑马射箭也不能。老百姓得不到保障,沿海军民死于倭患的有几十万人。为了强兵练武,杀敌保民,大猷特把平生所学,以长棍为主,写成《剑经》。
在序言记述他的师传,赵本学的形象性指教,大猷自己的理解,以及写成《剑经》的目的。
《剑经》内容包括剑、射、阵三法。
剑法即棍法,是以棍为主包括各种利器之法。第一条开章明义:“用棍如读‘四书’,钩刀枪钯如各为一经。‘四书’既明,‘六经’之理亦明矣。若能棍则各利器之法从此得矣。”
剑法共180条,分为总诀、步法、技击法三部分。总诀包括刚柔、阴阳、攻守、动静、审势、功力、手足动作的运用原则。步法有习步法和总步法。习步法分钯习步法和棍习步法。总步法目计三十五,即直破、打剃、大剪、小剪、揭等。技击法是实际应用,是适应实战的需要,有170条。
射法十六。主要说明量力调弓法,量弓制矢法、马上把箭法、练射方法等。
阵法四形,即驻阵二形(圆形、方式)、战阵二形。
其行兵接敌主后发制人,制人而不制于人。练兵则主张练兵必先练胆,练胆须习技艺,艺高则胆自雄
戚继光称赞说:千古奇秘尽在于此,近用此法教长枪收明效,极妙!极妙!
《剑经》从教练一人,衍而为军伍编制,奇正散聚,车骑配合,小而一棍之术,大而统百千万人战斗,推其理同一法。它是出于忧时忧国,针对时弊,卫国干城之急需。
大猷在结束语云:
“倘得数万之兵,教阅经年,东倭何能逞?今之为大将者,莅事欲求满千之人而教阅之亦不可得,临事则与之以乌合之众,望之以旦夕之效,责之以寡胜众,以弱胜强,以疏胜精之能,夫安有是理耶!忠于谋国者愿加之意。”
俞大猷忠诚许国,“俞家军”所向披靡,倭寇闻风丧胆,但这样的良将却未得到重用。君昏臣佞,国事日非,他置个人得失于度外,想以最快的速度练兵御寇,只要数万之兵教阅经年就可以决胜沙场。可是连这样最低的要求也不能得到。那句“忠于谋国者愿加之意”真是包涵感慨万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