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风俗:扫屋过年

我在厅屋的墙脚下用火铲刮那些白硝。我家住的这座青砖瓦屋超过100岁了,人老生须,房子老了也一样,墙跟的青砖每年冬天也长出“白胡子”。我想要不是我们经常刮,估计会长得跟手指一样长,足可以做一枚炸弹了。但现在只能攒成一小堆,再从火笼拣一块火炭辗成粉末,与白硝拌在一起,把一块烧红的火炭丢在上面,噗的一声,腾起满天火星和烟雾,不小心眉毛也会燎掉。

母亲在屋里喊:亚奇,回来扫屋!

扫屋是小时候过年的风俗。百度说宋朝的《梦梁录》记载:“十二月尽,士庶家不论大小,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以祈新岁之安。”顺便说一下,我一直认为宋朝是个最好玩的朝代,很多风俗都是那时候传下来的——当然这并不是我觉得它好玩的主要原因,陈寅恪曾说过,中国文化“造极于赵宋之世”,生于北宋的沈括更笑话唐朝人“贫眼”,没见过世面。吃汤圆、放风筝、猜灯谜、踏青、除夕送礼,等等等等,都是宋朝蔚然成风并传下来的,连放鞭炮、贴春联也是因为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总把新桃换旧符”的诗才出名。幸亏历史上有个宋朝,不然现在说“祖上比你阔多了”少了许多底气。

扫屋也是风俗。扫屋就是大扫除,平时不过是扫扫地,扫屋要大动干戈,不仅扫地,还扫天,把屋梁、檐角、窗户、门板都打扫一遍,家里的桌椅板凳搬到水井旁洗干净,还要洗衣服、床单、被子,一些平时舍不得扔的东西恢复其垃圾“真身”,送到该去的地方。过年前那几天,人们都盼着日头出来。山深日出迟,日头往往不解风情,一到冬天就像青蛙一样躲起来,直到有一天,它忽然在东边的岭冈露出脸来,黄黄的日头像一块大薄膜铺在地上、屋顶、树木和水田上,村里像一盆烧开的水搅动起来。老人像床底的番薯,把自己搬到日头下晒;小孩打打闹闹做各种游戏,或者像我一样刮硝玩火,直到听到母亲一声断喝:回来扫屋!

扫屋要“全副武装”,用雨衣把自己包起来,一根带子扎在腰上,精神抖擞的样子,但千万不能用麻绳扎,那是死了人才用的。有人头上还像陈永贵一样包着白头巾。那时候经常唱“七亿人民七亿兵,万里江山万里营”,人多力量大,在我们嘴里不断加码唱成“八、九、十亿人民八、九、十亿兵”, 有人甚至离谱地唱到“百亿人民百亿兵”,墙上刷着“要准备打仗”的标语,扫屋让七八岁的我们跃跃欲试,兴奋得像要打,“武器”有扫帚、铝桶、破衣服,“敌人”就是屋梁、墙角的蜘蛛网,我们要把它们“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消灭掉”。

说心里话,我一直觉得蜘蛛是最勤劳的动物,课本上说蜜蜂勤劳,我一点也没有感觉,因为没有见过蜜蜂怎样采蜜,更讨厌的是蜜蜂还会蜇人,让人不敢乱碰。蜘蛛随处可见。蜘蛛不仅勤劳,而且智慧,路边的草丛经常能看到蜘蛛织出的五颜六色的拼音字母。蜘蛛比蜜蜂更具备劳动人民的优秀品格。我曾经足足两个小时,一直盯着一只蜘蛛织网,它先搭起纵向的经线,然后一圈一圈搭纬线,每个交叉点它都趴在那儿抖一下,最后在屋檐下织出一张非常对称、漂亮的蛛网,在阳光下闪闪发亮。很多年以后读到杨万里的诗:“深山无水又无人,晒网摊层夺日明;却是蜘蛛遭积雨,经纶家计趁新晴”,真的心里戚戚焉。

但当时没想这些,当时想的是怎样把它们扫掉。蛛网结在高高的墙角和屋梁上,当然这一点也难不倒人。我们把扫帚绑在竹竿上,无论蛛网多高也能够着。我举着扫帚在屋子里挥舞,感觉自己像挺着丈八蛇矛的张飞,那时候没有读过《堂吉诃德》,不然想到的可能是那个大战风车的家伙。扫除蛛网的时候,我心里很矛盾,因为我经常看到有蚊子、苍蝇粘在上头,成为蜘蛛的美食,蛛网能帮助人们消灭害虫。更重要的是,我最好玩的事,是用蛛网去粘捉知了和蜻蜒:用篾片弯成一个巴掌大的圆圈,插在竹竿上,把蛛网缠到圆圈上,那些蛛网比胶水还粘。身怀利器,杀心陡起,我威风凛凛地握着这柄捉虫利器,寻找停在树干上的知了和池塘边草叶或树枝上的蜻蜓,悄悄把圆圈罩在它身上,引吭高歌的知了、对着池水顾影自怜的蜻蜓,乖乖成为我的俘虏。

扯远了。说回扫屋的事。迎新过年的欢天喜地,让我忘记了蛛网给我带来的快乐,我想到反正蜘蛛还会把网再织出来。所以,我虽然把蛛网扫掉,却不去碰那些掉到地上的蜘蛛,听任它们逃之夭夭。其实我更多的是害怕它们把尿喷到脸上。大人说,被蜘蛛的尿喷到脸上,会烧起去不掉的疤。这样的法力,简直只有女人的尿可以媲美,因为被女人的尿溅到,人会倒霉一辈子。请看到这篇文章的女士原谅,小时候大人——而且不只一个——真的是这样说的。

我挥舞着长柄扫帚,转战厅堂、走廊、阁楼、房间,最后要攻克的堡垒是厨房。厨房的麻烦不是蛛网,是屋梁上那一缕缕的火烟灰,它们像腐竹一样挂下来,只不过颜色是黑的。菩萨——我想说“鬼”的,不过说“鬼”不吉利——知道它们是怎么来的。厨房里大多是烧草,从山上割回来的蕨车(ju)草、松毛,要是没有晒干,烧火时会冒出滚滚浓烟。在城里看到那么大的烟,人们一定会打119报警,但那时候几乎家农户户的厨房都烟雾滚滚,给了诗人许多乡愁和诗意。宋代的洪适说“田舍炊烟常蔽野”,一点也不夸张。

扫火烟灰是一件很费劲的事,不能乱扫一气,毕竟是在厨房里,尽管锅碗盘瓢都用东西盖着,但弄得浑沌一片,收拾起来很麻烦。因此,最好的办法是举着扫帚,轻轻地旋转,把火烟灰缠到扫把上,带下来,用手一缕缕摘掉。手指很快就变得黑乎乎的,兴奋地想起课本里毛主席的诗:黑手高悬霸主鞭。这下我变成“黑手”了。一时忘记,脸上痒痒的爬着汗,用手一抹,顿时变成个大花脸。母亲说,快出去洗干净!像大赦一样,扔下竹竿跑到水井旁,乱洗一气。老家那口一到冬天就变成冒烟大烟囱的水井,是我最深刻的记忆,水是暖的,双手浸在里头,像挠痒痒一样舒服。干了半天活,一直举着竹竿,手臂发酸,干活本来就不是小孩做的事。陈蕃15岁时,住的房子杂草丛生,又脏又乱,有人问他为什么不扫一下地,他居然说:我堂堂男子汉,扫的是天下,怎么能扫地呢?我猜他是懒,知道扫屋是累死人的活。

我不知道为什么会流行扫屋的风俗,《梦梁录》说是“去尘秽”。走进扫过屋的家里,地板湿漉漉、凉浸浸,窗明几净,桌子、衣柜、板凳也往往重新挪过地方,感觉像一个新家。中国人有一种物事轮回的观念,轮回就是新生,“等而下之”的蛇要蜕皮,螃蟹要蜕壳,“高大上”的凤凰要涅槃重生。人也一样,新年穿新衣,添新家具,建新房都要赶在新年前入伙。“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不破不立,旧的不去,新的不来,但做不到“日新”,每年扫一回屋,也感觉神清气爽,生活像脱了一回壳。

扫屋过后,接下来就是贴春联,等着㓥鸡杀鸭过大年了。

    恭祝所有看到这篇文章的朋友猴年幸福安康!

(本公账文章均为原创,如有报刊、网站或公众订阅号转载,敬请与微信lsq19650206或邮箱lsqbh@126.com联系)

(0)

相关推荐

  • 网说

    随着几天给村民们讲动物的故事,讲授保护动物的相关知识.文学和狗子发现,村民们开始也注重和关心起动物来了.海生会为猴王洗澡了,乐得猴王屁颠颠的,还时常看到海生牵着看门狗,溜狗去了,他还美其名曰:带狗去旅 ...

  • 围猎

    围猎 (一) 清晨,马鞍山山顶虽然早已裂开了一道小小的缝隙,但红梅还依旧被浓厚的雾笼罩着,"雾锁山头山锁雾."此刻的山与谷之间没有了轮廓分明的界线,整个世界仿佛置身于一片茫茫仙境. ...

  • 黄峻玮 | 小院蛛网

    [往期回读] 蒋勋细说红楼梦80回大合集 小院蛛网 江都   黄峻玮 作者黄峻玮,女,网名闲听落花,现供职于扬州洪泉医院.自称文字爱好者.喜爱泥土和草木,在守望生命花开的欢喜里,用文字记录尘世暖心的印 ...

  • 重生~叶子与蛛丝的故事

    一片叶子 义無反顾地离開了枯萎的枝头 去圆她情窦初開时 藏在深闺里的梦   風和日丽的下午 翩舞清扬 悠闲的飘落在蛛网上     此刻 她感到了前所未有的畅快 和 醉心的欢愉 蛛网牵着叶子温顺的小手 ...

  • 叶多多寻亲游记-第一章

    第一章 谁是妈妈 01 无忧无虑 初夏的早晨,天气晴朗,蓝蓝的天空飘着几朵白云.几只小蜻蜓早已在花丛草间飞来飞去,享受这美好的晨光.一只小蜜蜂,还懒懒的睡在向阳花里,这是他最喜欢的大床了,无论什么时候 ...

  • 威海玄同太极拳馆,玄同说太极:太极拳就是蛛网缠蝇虫,摆下八卦阵,单捉飞来将

    昨天说到太极拳不是硬碰硬,小虫同学问是不是像蜘蛛网,这个问题好像很有阅历的样子. 借此机会,玄同小道唠唠身法六字诀:工顺勇,急狠直.工就是巧妙,蜘蛛捕食是个技术活,单是编织技术就能气煞邻居王大妈. 不 ...

  • 亚凌笔记:旧时年味系列——过年的饭桌

    [张亚凌,<读者>等签约作家,<语文报>等专栏作家.小小说传媒签约作家,渭南市作协副主席.数十篇散文.小小说被选入中.高考试卷及各种模拟卷,收录进寒暑假作业及多种课程辅导资料. ...

  • 俗语“无事勤扫屋,强于上药铺”啥意思?有道理吗?听听老农咋说

    不知道,大家对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在农村比较流行的一种叫做蛔虫的寄生虫病有没有印象.我小时候在农村,就吃过一种叫做宝塔糖的打虫药,也拉出过蛔虫.不过现在看来,这种病几乎消失了.哪怕是在农村里面,也很少见 ...

  •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学SOLIDWORKS打好根基很重要 | 操作视频

    东汉时期有一个人叫陈蕃,他学识渊博,胸怀大志,少年时代发奋读书,以天下为己任.一天,他父亲的一位老朋友薛勤来看他,见他独居的院内杂草丛生.秽物满地,就对他说:"你怎么不打扫一下屋子,以招待宾 ...

  • 蘑菇屋众人面对面泡脚,镜头扫过,妹妹张子枫的素颜太吸睛

    蘑菇屋众人面对面泡脚! 哈喽大家好呀,新一期<向往的生活5>播出了好几天,但因为蘑菇屋迎来了欢乐喜剧人杨紫,观众还是愿意重复翻看综艺好几遍.除了张艺兴杨紫之间的互动,恐怕观众们都将注意力放 ...

  • 旧时宁海乡下祠堂看戏风俗

    旧时宁海乡下祠堂看戏风俗 文/叶修德 锣鼓敲得响,男女老小脚底痒,妹子唤嫂快换衣,祠堂里面戏文相.在祠堂建戏台做大戏是历来民间风俗.农闲时,为娱乐之需求,有村里出钱,有群众集资,有村里能人投资,每年或 ...

  •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典故

    典故原文:陈蕃字仲举,汝南平舆人也.祖河东太守.蕃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秽.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藩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藩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 ...

  • 萧山过年风俗:请年菩萨、送迎灶司、请祖宗

    萧山风俗:请年菩萨.送迎灶司.请祖宗 文/西北偏西 请年菩萨.送迎灶司.请祖宗即祭祀,自古有之,延续至今.萧山祭祀有其地方风格,我客观记录之,使其有章可循,不致失传,日后也可作考据.还有一点要说明,年 ...

  • 快过年啦,看看中国古代风俗一百图!

    来源:书画新风景(shuhuaxinfengjing) 01.燃爆竹(宋) 02.教坊自乐(宋) 03.拜年送名片(明) 04.饰梅花妆(唐) 05.走月亮(清) 06.宫中赐银幡(宋) 07.鞭春牛 ...

  •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东汉时期有一个人叫陈蕃,他学识渊博,胸怀大志,少年时代发奋读书,以天下为己任. 一天,他父亲的一位老朋友薛勤来看他,见他独居的院内杂草丛生.秽物满地,就对他说:"你怎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