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是我国近现代著名国学大师陈寅格的治理名言。而今天我要借用这一句话,说说德国的一位百岁哲学家: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

伽达默尔,生于1900年2月11日,卒于2002年3月13日。你没有看错,这位伟大的德国哲学家整整活了101年。当我们起算一个世纪的时候,都是从该世纪的第1年开始算起,即二十世纪是1901年到2000年的12月底。因此,伽达默尔活着经历了三个世纪(19、20、21世纪)。作为世界闻名的哲学解释学家,他“有幸”经历了第一次、第二次由德国发动的两次世界大战;二战后的东西德分裂及1990年柏林墙倒塌,德国重新统一;以及2001年美国“9.11”恐怖袭击。即使伽达默尔是一位普通人,他的这些亲身经历,就已经很神奇了,更别说他是位著名的哲学家。他的著作《真理与方法》受到整个西方哲学界的推崇,也因此,在他超长的生命周期里面,是用“伟大”来续写着传奇。

不平凡的出生。1900年是一个不平凡的一年(貌似伟大人物的出现必定会出现如孙悟空来驾临的七彩祥云一般)。伟大的虚无主义预言家尼采于当年的8月25日逝世。他的亡灵笼罩着整个20世纪。1900年也见证了一个重要的哲学流派即现象学的诞生。与两位德国哲学家胡塞尔和海德格尔紧紧联系在一起,宣告了哲学的一个新起点的时代。1900年也出现了弗洛伊德《梦的解析》,它开辟了心理学精神分析的道路。而1900年,哲学家狄尔泰创造性地写出了有关解释学的论文。更神奇的还在后面,伽达默尔出生于2月11日,而那一天正是勒内·笛卡尔去世的同一天。在过去了整整250年之后,现代哲学之父终于选定了他的继承者,将灵魂赋予了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

压抑的童年时代。伽达默尔是德国人,德国人向来以严肃认真著称。而伽达默尔的父亲是一名药物化学终生教授。伽达默尔是家中的第二个男孩子,且是唯一正常的那位(哥哥瘫痪)。由此得知,其父亲乃至整个家族对他所寄予的巨大希望。因此,伽达默尔从小便接受良好的教育。而其发展方向,当然是朝着父亲所期望的愿景,同样成为一名出色的药物化学家。如此下的童年,换作是谁都是不好受的。同电视剧中的剧本一样,偏偏伽达默尔不喜欢父亲为他挑选的职业方向。他所钟爱的是:古典哲学、美学和诗学。貌似他要与父亲展开火星撞地球般的对抗。但实际的情况是,伽达默尔在父亲在世的时候一直都是谨小慎微、小心翼翼的,他被父亲完全的压制。这也很符合现实中的真实情况。但他的父亲之所以能够成为终生教授,其严厉的背后,是对伽达默尔深深的爱。即使内心诸多的不愿,但最终还是默认了伽达默尔的职业方向。这深深的父爱所造就的,是20世纪最伟大的哲学之星。

“平庸”的学生。所有的“伟大”之路,都有着无数的曲折和困难。即使是拥有着如此优越的家庭环境、教学资源,丰富的求学历程。但伽达默尔依旧很难有所突破、少有作为。以至于他最重要的导师海德格尔在提到伽达默尔时,直言不讳地说道:“我没有在他身上看到任何积极的东西,他重复着概念和命题。和他的(其它)老师一样资质平平……直到现在,他还不知道哲学是什么”。很难想象,当伽达默尔知道他的偶像、导师对他作出这样的评价之后,会是什么样的感受。他是否会后悔当初没有听从父亲的意愿;他又是否会因此而改旗易帜。这些,其实都在伽达默尔的心中掠过,只是未起波澜而已。这个时候,伽达默尔的低调沉稳,却又异常坚毅的性格,帮助他坚持了下来。如果不行,那就是学得还不够,继续学就是。至于将来,将来再说。就是这样,伽达默尔坚持了下来。

踏实却坚定的教授。伽达默尔的父亲去世之后,他便失去了经济上的支撑,他得自己养活自己。在好不容易完成了博士论文,又艰难地获得了临时讲师的资格,一直都靠着补贴过日子。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让整个世界,因为德国而震动。在这个时候,德国大学里的教授们的处境,一般分为这几种情况。凡涉及到犹太血统(包括犹太亲属的)要么提前逃离,要么被停职逮捕。剩下的教授,绝大多数,都选择向纳粹效忠。就连伟大的哲学导师海德格尔,当时也积极地站在了纳粹的一方。而伽达默尔,属于第三类极少数,即保持政治上的中立。在这样的生存条件下,没有表态,即是一种表态。这样的无声,其实等同于呐喊,是需要勇气和魄力的,是坚定而勇敢的。他依旧低调而沉稳,人格却高傲和伟岸。很幸运的是,伽达默尔不但没有被牵连,反而因为犹太教授的大量离走,在当了十年讲师后,因祸得福获得了教授资格。当局为给世人一个民主、自由的形象,把伽达默尔当作宣传对象。使得伽达默尔平安躲过了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的战败,伽达默尔因为当时的坚定立场,幸运躲过了东德所占领国苏联的清查。而他的导师海德格尔,就没那么幸运了。

中年的展露头脚。任何的宝玉都是需要岁月及风雨的磨砺的。经历了如此丰富阅历的伽达默尔,无论是他的学术水平、思想境界,都逐步达到了最佳的状态。他依旧的低调沉稳、坚定信念,以及多年的大学教授生涯,让他逐渐被教授和学生们的了解。伽达默尔的学识,逐渐被大家认可。而在大是大非面前的处事态度,更为他的积攒了人格的力量。

老年的大器晚成。很难想象,伽达默尔的第一部,也是最重要的一部著作《真理与方法》,竟然是其临近退休之际,六十多岁才完成的。六十多岁,是很多人颐养天年、解甲归田的时候,刀枪早已入库,开着小车、散着小步;养着花儿、种着草儿的时候。伽达默尔用实际行动证明,“活到老、学到老”此言的真谛。而《真理与方法》所展现的力量,伴随着时间的流逝,呈现等量级的增长。不仅是整个德国为之撼动,是整个西方哲学界,都为之趋之若鹜。

幸福的退休生活。鉴于《真理与方法》的巨大影响力,在伽达默尔68岁退休之后,他便收到了美国众多大学的邀请。在妻子的鼓励下,他随即开始了美国讲课之旅。因为伽达默尔的美国之行,《真理与方法》和解释学被越来越多的美国年轻一代所了解。对于这片自由大陆来说,他们太需要如伽达默尔所带来的新鲜哲学思想了。也正是整个美国哲学界,年轻的美国大学生对伽达默尔的推崇和尊重,对知识的极度渴望,致使他在美国整整生活了十几年。要不是因为身体原因,他在美国各大学的教授之旅,可能还会更长。回到欧洲之后,伽达默尔又被邀请到了意大利,在美丽的亚平宁半岛,边度假边讲学了几年,真所谓悠然而自得。

我之所以在此篇读后感开头提到了陈寅格,是因为陈老在当时被称之为“三百年一遇的人才”(傅斯年),他是能与王国维并称的国学大师。陈老出生于1890年,算与伽达默尔同一辈人。而陈老在年轻时代,也曾留学德国。“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是他为王国维写的墓志铭,更是他一生学术思想、人格精神的追求和写照。一位是中国的历史学家、语言学家,国学大师。一位是德国的哲学家,两人共同的信奉及诸多的巧合,让我给神奇的结合在了一起。然而,伽达默尔是幸运的,除了活得够长之外,还因为他的境遇是先苦后甜,越来越好。而陈寅格却是坎坷一路、悲悯一生。可即使是这样,他都没有改变初衷。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应该是一个国家、社会都应该为之努力并遵从的一种学术和思想环境。也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的思想家、哲学家等这些国之瑰宝才能如雨后春笋,健康茁壮的成长。而又是他们的思想和哲学理念,引领着我们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