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床传世名琴穿越唐宋元明清 中国古琴盛会奏响盛世和韵
图说:古琴艺术家王鹏 来源/采访对象提供(下同)
老中青三代琴界名家云集亮相,抚唐、宋、元、明、清等博物馆级的名琴,演绎流传千年的古音妙韵,直抵人心。7月30日、31日,“盛世和韵”中国古琴盛会在上海龙华寺举办,首次集中展示并演奏16床民间和博物馆藏古琴,邀请了20多位古琴名家、学界大师现场演绎古琴妙音,为古琴知音带来一场视听盛宴。
一场最大规模古琴展演
琴是中国古代文化地位最崇高的乐器,传承3000多年,位列四艺之首。古琴这门古老的中国艺术,以其传世魅力吸引世界关注。“士无故不撤琴瑟”,它历来被视为高雅文化的代表、文人风骨的体现。
本届盛会将展出16床珍贵的民间和博物馆藏琴。王鹏收藏的唐琴“大雅”,为苏州拙政园主人旧藏,乃稀世珍宝。俞伯荪的旧藏名琴“铁客”,堪称琴界明星,格外引人注目,是近百年来第一次赴上海参加展演活动。传世名器“玉玲珑”是苏州吴兆基先生1954年录音用的琴,制作工艺奇特,面板由一寸见方的几个木块拼接而成,称为“百纳琴”。宋琴“云鹄”是古琴泰斗吴景略先生的曾用琴,现在是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丁承运先生全球巡演的专业用琴。王均豪先生收藏的明代琴“尘闲”、清代琴“望海潮”,皆是琴中珍品。
一大批传世名琴高规格集中展演,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古琴爱好者飞赴上海。无法亲临现场的古琴知音,可通过央视频直播共享视听盛宴。
名家大师悠悠奏古音
琴会龙华,名家云集。86岁高龄的古琴专家、学者吴钊先生,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丁承运先生,中国琴会会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中央音乐学院博士生导师赵家珍教授,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的古琴演奏家陈雷激先生,著名演奏家马维衡、裴金宝、巫娜、戴树红、戴微等登台演绎,令观众大饱耳福。
图说:古琴艺术家吴钊抚名琴
演出曲目既有传统名作,如100年前“晨风庐琴会”上的曲目《渔歌》及《潇湘水云》,也有原创新作。赵家珍、李聪农伉俪合作的京剧移植曲目《夜深沉》,让观众惊呼“古琴还可以这么玩”。丁承运、付丽娜伉俪合作的琴瑟和鸣《神人畅》,曲调高古。旅法琴家陈雷激在奥运会开幕式上的演出让人记忆深刻,这次他带来了古琴和提琴弦乐的合奏《劝君更尽一杯酒》,让人耳目一新。
演奏家在舞台上当场弹奏当代斫琴师制作的古琴,试弹当代制作的丝弦,比对老琴的声音,让观众在今古琴音之间畅想。
图说:古琴艺术家丁承运抚名琴
千年文脉可绵延
“龙华琴会”传承着文人风骨。今年的主题特别致敬百年前的“晨风庐琴会”,周庆云、顾梅羹、徐立孙、吴兆基等老一代名家的后代,携家传宝琴参加,这些世家在古琴濒临消失时呼吁、保护、传承古琴艺术,贡献颇大。
2003年,古琴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全国学琴者人数急剧上升,琴馆林立,仅数年间就在全国各地成立了数百家琴馆和工作室。“目前,我国约有200多万古琴爱好者,每年购买古琴约有10万至15万床。”参与本次活动筹备的工作人员卢新元介绍,“龙华琴会”还集中展示了80后、90后、00后琴人的风采。有来自高等院校古琴专业毕业生组成的“学院派”,也有专业青年琴家12人。毕业于天津音乐学院的黄紫薇和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的梁雨姿,演出曲目为传统琴歌,雅致的演唱难得一见。
如今,从社会名家、学术专家、文人雅士到民间爱好者,古琴文化的传承在“龙华琴会”中得到集中展示和生动注解。古时伯牙、子期曾以“高山流水”而成知音;而今,“琴会龙华”琴音绕梁、文脉千年不绝,也是龙华古寺多年来着力打造文化场域的又一重要举措。“龙华琴会”高规格系列展演,奏响了文化自信、民族精神,更是“厚植城市精神,提升城市品格,全面提升城市软实力”的当代写照。
据悉,本次活动由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龙华古寺、西岸开发(集团)有限公司主办,徐汇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办公室、徐汇古琴文化艺术研究中心、奉浦文化创意发展有限公司承办。
新民晚报记者 杨玉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