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熟的教育,是小心翼翼地触及年轻的心灵
这是我的第337篇原创
今天在知乎上看到一个题目,题目内容如下所示:
为何现在不少年轻人对老一辈缺乏尊重,甚至以怼和反驳他们的观念为荣?
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
明白其中一个关键点就对了,也就是边界感的问题。
为什么大多数年轻人不太喜欢老人,甚至看上去很烦对方?
多少是因为那种缺乏边界感的不尊重,这种不尊重足以碾压年轻人所认同的自豪和骄傲。
说到底,丢失边界感的亲情,很多时候会演变成一种沉重的负担,对方会不顾不管你的感受,打着为你好的名义对你各种干涉和评论,而你甚至不能说一个“不”字,否则就是大逆不道。
你说,这样的老一辈谁爱?
1
我唯一能做到的
就是将来绝不像我的父母一样
《奇葩说》里有一个片段印象特别深刻,马东问蔡康永:
你怎么还不生小孩?老了可没人养你!
蔡康永回答说:
世界上有你这种人在,我怎么会想要生小孩?
这句话有很多种理解,我读到的意思是:
我看到你这样的人,我才不想生小孩,因为我怕以后我的孩子也像你一样这么没教养。
当然,见仁见智,但不可置疑的是,无论是谁都会很烦这种打着关心你的名义,对你各种评头论足的行为。
美国作家赛琳·吉布森在《不被父母控制的人生》这本书中非常直白的写过:
多数人在童年都会遭受一些情感创伤,都会有些焦虑与不安全感。
许多孩子之所以遭受严重的情感创伤,是因为他们的父母不够敏感、以自我为中心、控制欲过强,常常任意斥责辱骂,丝毫不会考虑孩子的感受。
小孩子或青少年在面对这种情境时,无法冷静地看清问题的全貌,缺乏保护自己的力量,经常会为自己所面临的困境责备自己,以致终生都被困在自己的情感创伤中无法脱身。
回忆起我的少年时代,身边家庭和睦的同学,和父母感情破裂的同学,这两类同学在后来的人生境遇和发展真的有如天壤之别。
父母自身比较有涵养且懂得尊重孩子的同学,发展都比较顺利,要么成家立业要么事业有成。
而常常打骂子女或在打压下长大的同学,要么就是不自信不自爱,再或者就是常年在外漂泊。
有句话说得好:
幸福的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童年,用一生治愈。
时代一直在发展,而很多父母甚至父母的父母的观念却从未改变,他们想用子女幼年时教训他们的方法继续控制他们,对他们随意斥责,对他们任意批评,这种方式其实本身就是一种落后。
他们不知道的是,这种高高在上随意干涉式的“为你好”,是子女最反感最厌恶、甚至对其伤害最严重的一种教育方式。
在刚刚进入职场工作的时候,曾经做过一个情感类公众号,有一期公号内容写的是“为什么父母总是不懂尊重孩子”,结果在后台收到100多条信息评论:
有的从小被迫与父母分离,沦为留守儿童,在无边的寂寞和守望里度过童年;
有的父母性情粗暴,对待孩子简单粗暴,一不合自己的心意就非打即骂;
有的父母对孩子全方位控制,不允许他有自己的想法,没有一丝尊重;
有的父母重男轻女,对女儿无限地剥削,而对儿子无原则地宠爱。
我也是在那一次,见过太多太多这样的原生家庭案例。
毫不隐瞒的讲,我身边也有很多这种在批评中长大的孩子,甚至为了躲避这样的家庭,大学毕业选择去外地工作,过年也不会回家,甚至根本不想再回到原先的那个家庭。
尽管如此,他们的家长似乎并没有改变什么,一年又一年,蛮横粗暴、毫无尊重。
我还记得,他们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
我唯一能做到的,就是将来绝不像我的父母一样。
2
小心翼翼地
去触及那些年轻的心灵
最近在看吴军老师的《态度》,这本书是他“人生”三部曲中的第一部,也是他第一次在书中展示他和他的女儿的全部来信。
在书中,每针对一个问题就会写一封信,全书一共40封信。
吴军老师在书中写道:
“中国人喜欢把孩子当做自己的私有财产,西方人则会将他们视为上帝赐给自己的礼物。既然是财产,就会随心所欲地处置;如果是上帝的礼物,则要呵护和尊重。”
很显然,在我的身边,很少看到平等和尊重。
甚至很多家长都持有一种固执和狭隘,永远只活在自己的认知世界里。
固执在自己陈旧的认知不愿改变,还非要强加于人,正是这些“老一辈”最让人反感的地方。
在《奇葩说》第6季中,有一期辩题是:决定离婚的夫妻要坚持到孩子高考结束吗?
现场有一半特殊的观众,100名观众中,有50名是预设立场的父母。
出于对孩子的考虑和责任,观众席上的父母几乎都选择了正方,也就是要坚持到高考后再离婚,初始投票是51对49。
奇葩说这期的尝试,告诉了我们一个现实,父母的价值观和认知是多么难以撼动。
当发生观念冲突的,年轻人可以矛盾、反思,妥协,但千万不要做一件事:
对上一辈人怀有虚假和错误的期待,不要试图去尝试说服你的父母,也别指望他们能对你有所改变。
我也知道,很多年轻人在这份如大山般难以撼动的固执面前,常常选择无话可说。
这是他们赖以生存几十年的生存守则和价值观,哪是能因为我们轻易的几句话就改变立场?
一个人会选择最习惯的方式去过一生,这个方式中包括他对世界的态度、对亲人的态度、对子女的态度、对爱人的态度。
时间越久越不愿改变,哪怕这样的态度已经给身边的人造成了巨大的伤害。
而优秀者的父母却常常会选择更加柔软的方式,比如在这本书中:
吴军老师作为父亲,并没有那种高高在上颐指气使,一副老子让你怎样就怎样,也并没有粗暴干涉子女学习和生活,
通篇文章读下来看不到一句批评和斥责,却总是饱含力量和温度。
恰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
教育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的心灵。
对于如何触及那些年轻的心灵,吴军老师他自己在书中写:
我年轻时,曾阅读古今中外一些智者(包括曾国藩、傅雷、J.P.摩根等)的家书,让我获益匪浅。当时,虽然我略有反叛情绪,但我比较平静地接受了这些智者在家书中讲述的道理以及讲述方式。
因此,在我的孩子长大特别是离开家之后,我也开始采用类似书信的电子邮件这种相对传统的方式和她们沟通,将我对很多事情的经验、看法和建议告诉她们。我发现在孩子进入青春期后,这种方式常常比面对面交流更有效,因为这避免了因不同意见而产生的争执。
另外,由于写邮件时比较能做到心平气和,写出的文字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因此她们更容易接受我写的建议,而不是我说的。
提取关键原因就是:
1. 自己本身就阅读过智者的家书,知识经过沉淀和验证
2. 写信的方式更容易考虑对方的感受,避免冲突
3. 内容经过打磨和思考,而非夸夸其谈和简单说教
一个是拿陈旧迂腐的道理直接劈头盖脑批评斥责你,
一个是拿智者的智慧并用你能接受的方式默默告诉你。
换你,你更愿听哪一个?更想怼哪一个?
失败的父母
如何养出成功的子女?
让我们再一次回到问题的原点:
为何现在不少年轻人对老一辈缺乏尊重,甚至以怼和反驳他们的观念为荣?
这里借一位知乎答主@草原上的浪花回答来说就是:
没有谁会真的讨厌一个真心实意为年轻人答疑解惑的老师,年轻人想怼的永远是那些倚老卖老、陈旧且充斥着主观情绪,甚至于单纯为了教训年轻人获得快感的老一辈人的观点。
我在这里非常赞同上面的说法。
说实话,如果谁在我最需要帮助和引导的时候,给我一二指点,我感谢对方都来不及,何来反驳一说?
最怕的就是自己都穷困潦倒家里一地鸡毛,还大言不惭教人如何挣大钱娶媳妇三年抱两,说什么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之类的大道理。
这种人,不怼你怼谁?
在我成长的这些年,见到很多家长,在教育子女、填报志愿、婚恋建议和职业选择上,给子女处处挖坑处处扯后腿。
还美其名曰“我都是为你好”,他们甚至却还有自己深信不疑的理由:
我吃的盐比你吃的饭还多,我过的桥比你走的路还多。我走过弯路所以更知道哪里有坑,因为不想让孩子踩坑,所以自己有权力和资格去帮助孩子做出选择。
要知道失败不是成功之母,成功才是成功之母。
一个一生在失败中爬不出坑的人,还好意思告诉别人怎么成功,换你你信吗?
如果你刚刚步入婚姻尚未生育,或是已为人父母养儿育女,在将来和子女的相处过程中,都请你牢牢记住以下4点:
1. 子女有独立的人格,他们值得尊重
我特别喜欢吴军老师的这句话:
子女不是家长的私有财物,而是上天给父母带来的最好的礼物,他们具有独立的人格,需要尊重。
有了这个前提,我们的社会上大概率会少一些倚老卖老、强调长辈为大的落后思想了。
毕竟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还是年轻人的,
你不尊重年轻人,又何来他们尊重你?
2. 别将自己的愿望转嫁给子女
在子女面前,榜样的力量远远大于说教。自己以什么态度对待事物,对待他人,子女就会在不知不觉地学习。
他们大概忘了,孩子是父母最好的印刻。
很多人希望子女成龙成风,自己却好吃懒做一事无成,
请问你有什么资格教育子女?
3. 不适合的建议就不是好建议
同一件事,对不同的人来说,给予的建议常常是因人而异的,因此没有绝对好和不好的建议,只有适合和不适合的。
隔壁的小李能搞金融赚大钱,你让你儿子去做未必就能行。
楼下的丽丽嫁个超级有钱人,你让你女儿去嫁未必就幸福。
何必拿自己陈旧认知去耽误子女的幸福?
除非这个提建议的人本身就没见过真正的幸福。
4. 倾听永远好过批评
为什么总有很多人从小就不喜欢被父母说教?
很多时候,沟通是双向的,一个人只输出没有输入基本就是闭眼自嗨。
这种打压式的教育其实无非是一些父母通过言语上的打击获得存在感和权威感,孩子年纪小还能镇得住,等对方长大了学习了有自己的思想了,这种落后的方式还管用吗?
我想答案是否定的。
写在最后:
很多年前,曾经看过汪曾祺先生的《多年父子成兄弟》一文,文章中写道:
父亲是个很随和的人,我很少见他发过脾气,对待子女,从无疾言厉色。
儿子初恋,父亲帮忙写情书;
父亲喝酒,儿子给自己也倒一杯;
儿子抽烟,父亲先给自己点上火。
这种事可能某些人看着会觉得大逆不道,儿子怎么能一点都不怕老子?怎么能违逆老子?还让老子帮忙点烟?
但这或许也是汪曾祺先生和吴军先生和他们的区别所在,用汪先生原话说就是:
一个想用自己理想的模式塑造自己的孩子的父亲是愚蠢的,而且,可恶!
优秀且成熟的父母,永远懂得保持边界感,永远懂得在合适的时候退出,永远懂得孩子的人生是孩子的,永远不会囚禁那渴望自由的心灵。
祝愿看这篇文章的你我,
在现在或将来都是一个聪明且可敬的父亲和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