歙县卖花渔村:梅花香彻,乡村振兴

仲冬季节,走进安徽省黄山市歙县雄村镇卖花渔村,来自北京、山东、江苏的物流车辆井然有序停留在村庄循环公路路旁,村民正来回忙碌搬运梅桩盆景上车。梅花盆景已经成为该村盆景产业的支柱品种,成为当地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绿色银行”。

卖花渔村是古城歙县东南部一个充满诗意的小村庄。登山远望,村庄如一条游鱼穿行在深山坳之中,因此得名卖花渔村。外人总是好奇,渔村为何不见打渔撒网?其实对于卖花渔村来说,自古以来这里就是“只卖花而不打鱼”。

一到春天,这里就成为梅花的世界。步入村中,粉墙黛瓦被粉色、红色的梅林所围绕,仿佛置身一个大花园,但见路边地头、房前屋后、院子阳台,目光所及之处,尽是千姿百态的梅花盆景,或铁干虬枝、或盘根错节,一派姹紫嫣红、气象万千的景象。您可以绕行村边小溪“逝川”,看潺潺溪水中朵朵花瓣随风飘落;您也可以徜徉梅花间的卖花渔村人家,欣赏徽派盆景,拜访盆景技艺大师;也可以前往观景台拍摄卖花渔村全景,感受梅花漫山遍野宛如童话仙境的盛景。

据《洪川洪氏宗谱》记载,唐乾符六年即公元879年,号梅窗处士的村民洪必信“嗜书史、善吟咏、尝于居右建小楼数楹,植梅于前作梅花石韵以自悦”。因该村地理位置适合各类苗木花草生产,盆景栽培逐渐由自然种植上升到技艺,到明清时期徽派盆景技艺已逐渐形成。自1987年以来,该村以梅花为主题制作盆景在全国“二梅”展览中皆频频得奖,所获奖牌超过40枚,其中1992年在上海国际梅花展览上,梅桩“铁骨报春”荣获金奖。卖花渔村徽派盆景种类繁多,光梅花就有50余种,其游龙式梅桩盆景则是徽派盆景的代表作,与徽墨、歙砚著称于世。近几年来,卖花渔村人推陈出新,衍化出徽梅新品种40余个,发展盆景基地1500余亩,创作出更多更高品位的徽派盆景作品。随着电商、物流业的发展,如今的卖花渔村已摆脱了古人“肩挑背扛出深山,卖花半年家不还”的凄凉境地,成为“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梅花徽派盆景的重要原产地,初步实现“长三角”地区盆景出地到摆上案头的“朝发夕至”。(作者:记者 潘成 通讯员 汪邦华)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