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教材|《全球社会学》孙嘉明 王勋著(2006年版)

《全球社会学:跨国界现象的分析》孙嘉明 王勋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全球社会学:跨国界现象的分析》作者简介


孙嘉明 (1957-),美国伊州大学社会学博士,现任美国德州农工大学社会学教授,社会学系研究生主任。曾在美国雪城大学全球事务研究所从事访问,曾任北美中国社会学联合会理事。1985-1997年和2012-2014年期间曾分别在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和社会学系工作。曾任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复旦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等职。主要从事全球化、城市社会学、青年问题等研究。参加编写的教材和翻译学术著作有《社会学导论》、《行政学导论》、《政治社会学》(译著)、《权利》(译著) 等10部。主要中、英文(专著、合著)著作:《观念代差:转型社会的背景(1991-1994)》、《全球社会学》、《华人全球化-全球联结对社会变迁的影响》、《China's Generation Gap》、《Chinese Globalization: A Profile of People-based Global Connections in China》、《Global Connectivity and Local Transformation》等。已在中国以及美国,英国,新加坡,台湾等世界各地出版个人专著和学术论文(中、英文)等80余(部)篇。

王勋,曾于1982-1984年师从费孝通先生获社会学硕士,1995年获美国康乃狄克大学哲学博士。1994年至今在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帕克赛分校社会学系任教,2000年获威斯康辛大学终生教职。现任该校中国研究所所长,校研究和创新委员会主任。在社会学,政治学,管理学不同领域里发表著作五本,文章报告八十余篇。先后多次从美国国务院,教育部,富布赖特基金会等获得美国国家级各类基金。自1996年来,应邀在国内顶级大学做访问教授开设本科和研究生课程,包括在清华大学讲授“西方组织理论”,南开大学讲授“美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国人民大学讲授“美国企业的社会文化背景”,武汉大学讲授“组织理论”,武汉理工大学讲授“社会组织操作实务”。并多次应邀在国内各知名大学开设讲座。

《全球社会学:跨国界现象的分析》内容简介


本书以社会学的视角分析全球社会的形成与发展。全书分八章,主要内容为:全球社会的形成与全球社会学、全球社会研究的主要理论及其流派、经济全球化、全球社会环境、全球社会人口、全球社会文化、全球系统、全球治理和全球发展。读者对象为社会学系本科生、研究生,从事社会学的教学、科研人员及政府机关的行政管理人员,企业家。对于当代大学生要了解全球社会的基本知识,掌握更多跨国界的全球性信息,以树立全球观念,扩展全球视野,阅读本书也将大有裨益。

《全球社会学:跨国界现象的分析》前言


时至今日,没有人会怀疑我们已进入了"全球化”时代!

市场和生产中心的全球化、传播和电信网络的全球化、资本的全球化、企业组织的全球化、商业竞争的全球化与我们日日谋面、息息相关。全球化的概念不仅出现在各种社会科学的文献中,被新闻界广泛使用,同时,也成为政治、经济、文化讨论中的热点甚至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时髦用语。

“全球化” 这一概念可以区分为广义和狭义二层。狭义的 “全球化” 是指从孤立的地域国家走向国际社会的进程;而广义的 “全球化”,则是指在全球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发展的情况下,世界各国之间的影响、合作、互动日益加强,使得具有共性的文化样式逐渐普及推广,并成为全球通行标准的状态或趋势。

进入20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全球性的民族间的相互交往、经济发展和世界市场的形成、信息工业的蓬勃兴起,扩大了人类的活动领域以及相互之间的沟通和联络,使全球社会呈现出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局面。“人类共同体”、“地球村”、“全球社会” 这些概念不再仅仅是未来学家、预测学家们的思维范畴,而成为社会学家关注的现实社会存在了。

作为这种社会现实的反映,全球社会学是一门超越民族国家地域界限的、把全球社会作为分析单位的一种社会学的思考和方法。全球社会学是运用社会学特有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学科视野,来探讨全球性社会现象、社会结构、社会变化和社会问题的一门新兴学科。它属于社会学的一个分支,然而它却又集众多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于一体,并与自然科学的某些研究相结合,因此,它也是一门跨学科的边际学科。随着当今中国社会的改革开放以及与 “国际惯例” 接轨的实践,全球社会学将日益体现它的价值。

全球社会学作为一门学科问世,还是近几年的事。2000年出版的英国学者罗宾·科恩 (Robin Cohen) 和保罗·肯尼迪 (Paul Kennedy) 的《全球社会学》是西方学者研究全球社会学的一种尝试 (国内已有译本),其基本特点是综合社会学已有的理论传统,从不同的研究视角来探讨当代全球问题和社会变迁的动力。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国内学者对全球社会学的研究寥寥无几,而有关全球社会学的书籍则基本没有。因此我们结合自己的教学和研究,奉献给读者这本关于全球社会学的著作。

作为社会学研究者,我们对全球化的关注由来已久。本书第一作者孙嘉明早在1995年就在复旦大学第一次开设了关于全球社会学的公共选修课。同一时期,王勋和他的同事们也在美国建立了研究全球社会变迁的网站The Global Social Change Research Project,发表了一系列关于全球社会变迁的研究报告和相关资料。本书现有框架结构在孙嘉明的 “全球社会学” 原讲稿基础上做了适当调整。另外,我们还补充更新了大部分数据以及最近的研究成果,使我们对全球社会学的介绍和探讨更加系统化。

我们首次试图系统地运用社会学特有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学科视野,来探讨全球性社会现象、社会结构、社会过程和社会问题。本书共有三篇八章。

第一篇主要介绍全球社会学作为一门学科的现实性、必要性及其学科基础。

第一章全球社会与全球社会学,通过对全球社会的可能性和现实性的分析,把握全球化的现实并对传统的社会学学科提出了挑战。社会学必须关注跨国界现象,并用来指导人们的社会实践,解决全球性的社会问题。

第二章探讨全球社会学的基本定义和主题、全球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和特点,以及全球社会学学科的知识准备。此外,本章还讨论了全球社会实证研究及其发展,以及当代的全球化理论。

本书第二篇通过对全球社会的要素,即全球人口、全球环境以及全球文化这三方面的介绍,来显示现实中全球社会日益增长的互动与联系使得跨国界现象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密切结合,并影响到人们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和态度,同时对社会的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造成冲击。

全球人口这一章将介绍全球人口的分布、增长,种族与民族,人口的全球性流动,诸如跨国婚姻、移民,以及由于人口的跨国界流动对于疾病传播的影响。

全球环境一章主要介绍全球环境的演变以及环境问题的全球性特点,同时重点分析工业化、城市化以及现代科技发展对环境的负面作用。

全球文化一章,则着重从人类生存的样式系统——文化着手,来介绍全球文化与文明及其相互之间的差异。重点突出文化传播对于全球社会的作用,特别是信息化时代的网络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意义。同时也对原生全球文化以及次生全球文化作了分析。

第三篇从全球社会的整体性着手来分析全球社会的系统、治理及其发展。

全球系统这一章突出了系统是一种关系结构,它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生变化的。家族系统、国家系统以及世界系统都是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们不仅有着时间维度上的差别,同时还有着层次上的区分以及相互之间的过渡关系。而作为现存世界系统中的联合国以及区域经济联合体都是一种对于全球社会发展乃至制度化世界系统的一种努力。

全球治理一章主要强调了全球治理的迫切性及其特点。由于全球化的进程,跨越国界的社会病态现象越来越突出。该章概述了针对全球社会病态而进行的全球治理,包括毒品泛滥、黑社会组织活动、全球互联网犯罪、全球恐怖主义活动及其应对等。

全球发展一章以全球整体为基点,重点介绍全球发展的总趋势及其存在的矛盾与主要障碍,其中包括全球范围的发展不平衡现象,诸如贫富不均、教育和性别不平等以及城市化程度高低不同等。介绍全球发展不是简单的增长而是重点在于社会的良性发展。对于综合国力以及可持续发展也作了介绍。

本书的主要特点在于:

整体性,即运用社会学的基本分析概念来分析研究作为整体的全球社会。在当今科技发展异常迅速的时代,由于经济全球化、文化全球化正日益发展,着重于全球整体性研究有其突出的现实意义;

实证性,即通过介绍大量全球社会的有关实证资料,来说明我们的基本观点和理论,使抽象的论点能建立在具体的经验材料之上;

比较性,即在全球整体性研究的同时,注意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对不同的社会现象以及产生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现象进行比较研究使整个研究富有立体感。

我们相信本书能使读者了解有关全球社会的基本知识,掌握更多跨国界的全球性信息,从而树立全球观念,扩展全球视野。

最后,我们向为本书的文字编辑付出大量心血做了大量工作的高二音先生表示我们的谢意。

孙嘉明 王勋

2005年7月30日于芝加哥

《全球社会学:跨国界现象的分析》目录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