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皮肤上出现这些红色皮疹,切莫掉以轻心
如果儿童皮肤上出现这样红色的一点一点皮疹,详见图一这种,一定要当心,这种针尖样的较鲜红色,压一下皮肤不会褪色的皮疹,我们叫“出血点”。
图一
放大图
一般我们身体的止血机制,就是例如如果手指划伤了,我们自己的身体如何帮助自己止住血,主要靠身体的凝血功能和血小板数量,所以如果身上出现这种出血点,就是皮肤粘膜在bleeding的意思,要么凝血功能出现问题(大家比较知道的“血友病”就是这类问题),要么我们身体里的血小板计数低了,甚至于两者兼而有之。相较于凝血功能障碍,在儿童发病率相对较高的是血小板减少。所以如果小朋友身上出现这种出血点一定要记得带到医院去,至少要做的是化验一个血常规,就是我们平时讲的手指扎一下的手指血化验。详见图三。这里简单介绍下,我们拿到一张血常规报告主要看什么,日常工作中,经常会碰到,家属跑来问我,医生,我这个报告上都是上上↑下下↓的箭头,有没有大问题啊,甚至于还碰到就为了这些箭头家属特地跑一趟医院挂个号问的,所以想在这里简单科普下,其实我们这张手指血的报告,最主要看三个指标,就是白细胞(WBC)这个通常跟感染后相关,血红蛋白(HGB)这个代表贫血与否,最后就是看血小板(PLT)这个就是跟出血相关了。其余很多指标都是需要参考这三个指标,如果相对有问题,再深入去看其他的指标。比如血小板减少,血小板计数降低了,我们会根据疾病的鉴别诊断会再去看血小板体积等指标。所以如果小朋友发热,主要看白细胞值,如果来看贫血的,主要看血红蛋白,如果来看出血表现的,这张报告就看血小板低不低!
图片三
我们可以看到血小板计数的正常值是100-400,如果我们的报告提示血小板低于100,那就要特别当心了,怕宝宝得了以下这个毛病。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 ITP),以往称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ITP),现在最新的概念是“原发性血小板减少”(primary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ITP)是儿童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发病率约为(4~5)个/每10万。科普文的意义在于简单易懂,这里我们挑大家最关心的,最能理解,对于这个疾病最想知道的内容讲。首先儿童ITP是一种良性自限性疾病,这句话良性可以理解,什么叫自限性呢,简单点讲多数ITP就是自己会好的,但是时间有长有短,那有的家属会问,自己会好的毛病为毛我们要急吼拉吼的跑医院看呢,那是因为血小板一旦降低到一定程度,比如低于20以下,就有可能出现比较严重的出血,首先会看到皮肤粘膜的出血,鼻子出血,消化道、泌尿道出血,最可怕的是如果血小板计数低于10以下,还有可能出现颅内出血,这个后果就很严重了,所以需要我们要用药物干预尽可能快的把血小板升上去。那这个就是医生的活了。
我们很多家属会问为什么我们会得这个毛病,是吃的不好,是空气不好?那这个毛病的发病机制还是复杂的,但是一句话也可以概括,就是和我们的免疫反应有关系。最常见的诱因一是免疫接种,二是感染。所以我一般门诊看到这样的病人都会先问,最近4周之内有没有打过预防针?最近4周里小朋友有没有感冒发热,拉肚子和呕吐啥的不舒服?如果有的话,那就更能帮助我们诊断,众所周知预防针就是免疫接种,感染尤其是病毒感染更是会影响我们的免疫系统,这些都会让我们的身体里出现破坏血小板的坏东西,血小板被攻击了,阵亡了,数量自然减少,就起不了止血的作用了。
至于确诊这个毛病后的治疗就是后话了,这篇小科普主要是想各位家长提个醒,我自己在门诊经常会碰到,小朋友开始拉血便,拉血尿了,家属才带来看,身上其实都是出血点,问家属没看到这些出血点为什么不早点带来看,很多家属都会说,小朋友这边摔摔倒到,那边磕磕碰碰很正常,都不会引起重视,但其实磕碰后出现的瘀斑还是和这种比较细密的出血点还是不一样的。
这种是瘀斑
如果出现这种瘀斑,一直不好,或者我还碰到过,接种疫苗的地方肿好大一个包,家属都觉得是预防针打的,没当一回事,但其实很有可能凝血功能就要当心了,有一次我还碰到了一个爸爸在家里揍儿子屁股,肿好大包一直不退,才想起来看医生,一查最后确诊了血友病,爸爸还挺乐观,跟我说,医生,我这打的还算有意义吧,我也是无语了。
总归一句话,我们家长不能做个紧张大师,也不能当瞎子,看到当没看到,所以还是需要抓重点,多来看看我的科普小文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