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行诀:大白虎汤

原方:大白虎汤:治天行热病(即温病),心中烦热(指烦热烦躁、发热恶热之类内热的表现),时(时时、有时、时常)自汗出(这里是“时自汗出”而不是小白虎汤证的“大汗出不止”,说明内热有所消散,蒸迫体内津液(水分)外泄以散热、降温的迫切性已经减弱了不少,因此这里去掉了以治实热、燥热为主的知母不用,而改用了以治虚热为主的淡竹叶和以补养津液、治虚热燥涸证为主的麦冬来治疗),口舌干燥,渴欲饮水(以上即小白虎汤证),时呷嗽(衣之镖注为“咳嗽而气急,呀呷有声之状”,即咳嗽、咯痰吐痰之类的表现,有用半夏、杏仁、葶苈子、浙贝母、苏子、瓜蒌皮之类祛痰瘀的机会)不已,久不解者方。

石膏(如鸡子大,一枚,打),麦门冬半升,甘草(炙)二两,粳米六合,半夏半升,生姜(切)二两,竹叶三大握。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粳米,米熟讫,去米,内诸药,煮至六升,去滓,温服二升,日三服。

参考比例:生石膏十六,淡竹叶三,麦冬三,甘草二,粳米三,半夏三;煎 汤,分三服。

合方分解:

(1)大白虎汤=(小白虎汤-知母+淡竹叶、麦冬)(经过这种加减变化之后,本方与小白虎汤相比,清热的作用有所减弱,而润燥补津液的作用则有所加强,更适合用于温热病后期热有所减、燥有所加的证情变化的治疗。从中可以看到古人据证用药时辨证的精准、精细,确实令人佩服,这种认真、仔细的态度值得我们去好好学习、继承和弘扬)+半夏(祛痰瘀)+生姜(这里用生姜是毫无依据的,是完全不对证的,原文或有错简,生姜当删去不用为好。仲景的竹叶石膏汤就是没有生姜的)。

(2)大白虎汤=竹叶石膏汤-红参(从本条的“口舌干燥,渴欲饮水”来看,是会有消渴的可能性的,因此也会有用红参治疗的机会,所以本方在实际应用时,也可以据证留用红参而不去掉)。

按:从上面的学习可见,白虎汤(小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竹叶石膏汤、大白虎汤之类,实际是同一个系列的据证加减变化的不同使用方法,宜互参。

另外,本方在实际应用时,也可以据证用杏仁、葶苈子、浙贝母、苏子、瓜蒌皮之类的祛痰瘀药去取代半夏以治疗“时呷嗽”证,不必拘执于原方而去用半夏,这也是本方常用的变化使用方法。

(0)

相关推荐

  • 黄连汤合竹叶石膏汤加减治疗抑郁症医案

    2021-06-07 初诊:女,43岁,双下肢烦.双足恶风冷汗出.后背僵痛不能卧活动后缓解.咽如炙脔. 西医诊断:抑郁症 舌诊:舌淡少苔,舌尖红 脉诊:72次/分,左长右短,左沉取涩,右沉取滑. 方剂 ...

  • 阳明经方证鉴别

    白虎汤:阳明经实热脉洪大,口渴,发热,大汗出 竹叶石膏汤:阳明虚热,白虎汤方加竹叶,人参,麦冬补气津,无实热去知母,加半夏降逆止呕,病机为阳明气津两虚,虚热上扰!

  • 小孩紫癜不好治吗?!

    某小孩7岁,2021年1月2日初诊 大家先看舌图和脚部紫癜: 当时见证:流清涕,无发热,汗多口渴多饮,纳差,体瘦,大便干,日一次,尿黄,舌红苔白腻. 处方:杏仁石膏汤加减: 杏仁10克,石膏20克,枳 ...

  • 白发伤寒论|第七十二讲(395.396.397.398)

    第七十二讲 讲述:白发渔樵 编辑:达生    标蓝:原文    标红:药证    标绿:知识点 395.大病差后.从腰以下.有水气者.牡蛎泽泻散主之. 这个散没用过,方子里面有很多海产品,牡蛎.海藻啊 ...

  • 经方中医程医生:三部六病版《伤寒论今释》竹叶石膏汤证之第397

    中部病辩证 一.少阳病 二.少阴病 三.部证 四.合病.合证 12.竹叶石膏汤证 少阳少阴合病 397.伤寒解后,虚羸少气,气逆欲吐,竹叶石膏汤主之. 397.伤寒解后,虚羸少气,气逆欲吐者,竹叶石膏 ...

  • 门纯德黄芩加半夏生姜汤应用举隅

    "我临证五十年来一直有个心愿,就是把我的临床经验原原本本传给下一代"."今天以录音的形式将我多年来的临证体会记录下来,毫无保留,以供后人参考借鉴"," ...

  • 辅行诀大泻肾汤图解(十)

    肝德在散.以辛补之~辛为肝之用味, 以酸泻之~酸为肝之体味,急食甘以缓之~为肝之化味:(以金泻木,以木补木.木克土,土生金,金克木承乃制化解木克土). 陶云心德在耎.内经云以咸补之,苦泻之,急食酸以收 ...

  • 辅行诀大泻肺汤图解(九)

    肝德在散.以辛补之~辛为肝之用味, 以酸泻之~酸为肝之体味,急食甘以缓之~为肝之化味:(以金泻木,以木补木.木克土,土生金,金克木承乃制化解木克土). 陶云心德在耎.内经云以咸补之,苦泻之,急食酸以收 ...

  • 辅行诀大泻脾汤图解(八)

    肝德在散.以辛补之~辛为肝之用味, 以酸泻之~酸为肝之体味,急食甘以缓之~为肝之化味:(以金泻木,以木补木.木克土,土生金,金克木承乃制化解木克土). 陶云心德在耎.内经云以咸补之,苦泻之,急食酸以收 ...

  • 辅行诀大泻心汤图解(七)

    (七).辅行诀大泻心汤图解 肝德在散.以辛补之~辛为肝之用味, 以酸泻之~酸为肝之体味,急食甘以缓之~为肝之化味:(以金泻木,以木补木.木克土,土生金,金克木承乃制化解木克土). 陶云心德在耎.内经云 ...

  • 辅行诀大泻肝汤图解(六)

    ​二.辅行诀大泻汤组成图解 大泻肝汤:本脏小五边形五角外本脏体味药加五边内每个角内五脏的一味体味药 如肝之体味酸味枳实金木(81)加 木脏体味酸味芍药金土(83) 火脏体味苦味黄芩水木(101) 脾脏 ...

  • 辅行诀:大泻肾汤

    原方:大泻肾汤:治小便赤少,时溺血(如小泻肾汤的解说所述,有用阿胶.蒲黄.血余炭(止血).鼠妇虫(与仲景治淋证的滑石白鱼散中的"白鱼"同类,有活血祛瘀的作用)之类的机会): 少腹迫 ...

  • 辅行诀:大泻肺汤

    原方:大泻肺汤:治胸中有痰涎(指痰多.咳嗽.气喘之类,有用葶苈子.瓜蒌皮.杏仁.苏子.半夏之类祛痰瘀的机会): 喘不得卧(即小泻肺汤证的"咳喘上气,不可卧"): 身面肿(即< ...

  • 辅行诀:大补肺汤

    原方:大补肺汤:治烦热(指心烦.燥热,一是有内热的表现,有用淡竹叶之类的机会:二是津血虚衰所致的虚热证.瘀血证,当有心烦易怒.情绪波动容易失控之类的情志方面的问题,有用生地黄的机会)汗出(指虚热盗汗, ...

  • 辅行诀:大补心汤

    原方: 治胸痹(一作"治胸痹不得卧"), 心中痞满("痞满"一作"痞坚"), 气结在胸(与后面的"心痛无奈"一起,均为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