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暖还寒立春日,送你两道物理题
文、题/张虎岗
一二三四五六七,万木生芽是今日。
远天归雁拂云飞,近水游鱼迸冰出。
这首诗的名字叫《京中正月七日立春》,是唐代诗人罗隐描写的立春日所见的情景:树木发芽、大雁翔云、游鱼出水。
立春日,在阳历上,大多在2月3日到5日之间。据统计,在本世纪,立春日在2月3日有39次,在2月4日有61次;而在上个世纪,立春日只出现在2月4日和5日。但在农历上,有时在腊月,有时在正月,甚至在二月。从题目可知,罗隐写这道诗那年的立春日在正月。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首,寓意着春天的来临。“立,始建也”。“建”就是开始的意思。但实际上,立春了也并非是说春天一定就到来了。
在二十四节气中,每两个节气之间有15天,每5天为一侯。立春三候为: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陟负冰。“东风解冻”意为东风送暖,大地开始解冻;“蛰虫始振”是指蜇居的虫类慢慢在洞中苏醒;“鱼陟负冰”则是说鱼儿在水中游动,看上去好像里托着水面尚未完全熔化的碎冰一样。
按现在比较科学的划分,把侯平均气温在10摄氏度以上的始日作为春天的开始。从这个标准来看,2月上旬的华北大地可能是依旧“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一片“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的景象,这的确算不得春天了。
虽然如此,但人们仍把立春看做是春天来临的讯息,那怕是“雪”,也是“飞雪迎春到”,也是散发着春天的气息。就像1300多年前的一个立春日来临之前下的那场雪,洁白的雪落在梅树上如繁花盛开,眼前的美景惹得早早起来的张九龄诗兴盎然,写下了这首《立春日晨起对积雪》:
忽对林亭雪,瑶华处处开。
今年迎气始,昨夜伴春回。
玉润窗前竹,花繁院里梅。
东郊斋祭所,应见五神来。
虽然现在没有了立春日祭祀祈福的活动,但是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我们还是要在这一天许下一个美好的愿望,像万生蓄势待发一样制定自己新的人生规划,从新的起点再出发。
此正是:
乍暖还寒春立日,堪寻恰是开新畦。
新闻旧闻寻考点,客观主观编新题。
热力声光处处见,电磁能核样样齐。
学荒莫用身忙挡,日更如流不断溪。
物理来了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1.下面诗句中,没有描述机械运动的是( )
A.万木生芽是今日
B.远天归雁拂云飞
C.近水游鱼迸冰出
参考答案:A
2.关于“立春三候”中的物理,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东风解冻:“解冻”是熔化现象,需要放热
B.蛰虫始振:虫在冬眠时处于静止状态,不受力的作用
C.鱼陟负冰:无论鱼向哪个方向游动,水对它的浮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上
参考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