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在谈论“能力”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读姜大源先生《职业教育要义》有感(2)
在职业教育领域,说起“能力”一词,恐怕人人都不陌生。其实,“能力”一词与“知识”“文化”一样,人人都知道,人人都在使用,但细究起来,很多人对这些挂在嘴边的词汇说不清,道不明。查阅教育部的一些文件,我发现,教育部文件在使用“能力”一词时,也有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
比较早的《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中,提出的是“加强职业院校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注意,这里只提到了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显然是最初对“能力”内涵的理解和把握。
2006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提出“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力度,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以及“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注意,“职业能力”比“职业技能”前进了一大步。
2008年,教育部发布了《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08]8号),提出了“推动中等职业学校教学从学科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导向”的明确要求。同时指出,“加强学生职业技能培养。要高度重视实践和实训教学环节”。注意,“能力本位”出现了。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没有具体谈“能力”问题,而是把能力培养提高到了“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办好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的高度。我的理解是,“能力本位”已经具体化、本土化为“以人为本,全面发展”。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文件) 进一步强调,职业教育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
由此可以看出,国务院、教育部在使用“能力”一词时既是持慎重审慎态度,又是持积极发展态度的。
在国务院、教育部文件精神的指引下,在职业教育领域,人们结合教育教学改革的实际,进行了诸多有益的探索。在这些探索过程中,“能力”一词的“出镜率”居高不下,比如: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活动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
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流行一时的“三以一化”)……
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素质为核心……
尽管说法千变万化,但“能力本位”的这一定性、定位基本没有变化。
从“能力”过渡到“能力本位”,再过渡到“以人为本,全面发展”,“能力”这一概念不是越来越简单明了了,而是越来越丰富复杂了。我所说的“丰富复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能力这一概念本身的内涵扩大更新,容易使人们或断章取义,或以偏概全。
2.能力与素质的关系说法不一,人们或以为二者毫无干系,或以为二者是一码事。
于是,在职业教育领域就形成了一种“盲人摸象”的现象:人人都在说“能力”,但彼此所说的能力很有可能根本就不是一回事。换言之,大家平时所说的能力,都触及了能力的某一方面,但都未能从理论上、体系上把握能力的完整概念。比如,有人说的能力是指“技能”,有人指的是“动手能力”,有人指的是“岗位能力”,有人指的是“职业能力”,有人指的是“就业能力”,有人指的是“方法能力”,有人指的是“社会能力”,有人则指的是有特定指向的某种具体能力,等等。
如实招认,本人在上述两个方面既有困惑,也有思考;既发出过质疑,甚至也写过文章辨析,但始终没有理出个头绪来。
读姜大源教授的《职业教育要义》,这两个方面的困惑得到了解决。
《职业教育要义》“基于能力本位的教育观”这一节,开宗明义地指出:职业教育要培养的不是“一个纯粹的职业人,而是一个既要生存,又要发展的社会人。”接着,《要义》分析了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互动态势,得出了人的发展具有“跨职业、跨行业、跨产业”的时代特征。从而得出一个非常重要的结论:“树立能力本位的教育观,强调学习主体通过行动实现能力的内化与运用,正是素质教育在职业教育中的体现。”
姜大源先生的这一论断是发人深省的,是振聋发聩的。这一论断澄清了一个客观事实:把人的素质与人的能力对立起来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
毋庸置疑,能力与素质不是一个概念,但二者绝不是对立的关系。假如我们把“能力本位的教育观”是“素质教育在职业教育中的体现”看作是姜大源先生的论点,那么,姜大源先生为这一论点提供了下列有力的论据:
1.职业能力的高低,取决于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三要素整合的状态。
2.能力三要素的整合结果决定了个体的综合能力,这种综合能力是更高层次的能力,也即我们常说的关键能力。
3.这种关键能力既离不开学科体系所获得的理论知识,也离不开行动体系获得的实践经验,二者通过“反思性思维使其内化,进而转化为能力”。
4.“从能量的意义上看”,“素质是以‘势能’的形式存在的。能力是以‘动能’的形式存在的。”
5.素质与能力的关系,是“势能与动能”的关系,“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因此,“素质的能力的内隐,能力则是素质的外显。”
6.能力是个体“主动面对生活与积极应对生活的心理准备”,是“具备获取显性的生存本领的心理状态”,是“能够应付未来发展的隐性的心理条件”。
根据以上论据,姜大源先生以“一览众山小”的智慧和气魄,对能力的重要性给出了答案:“能力是一个具有特别重要意义的概念,是一个在人格培养中最高层次的概念。”
笔者认为,姜大源先生对能力概念的分析、解剖、理解与概括,是严谨科学的,是具有创新精神的。
姜大源先生笔下的能力本位观,是对狭义的能力观的一种革命,是职业教育对快速发展的现代化进程的一种回应,具有与时俱进的鲜明的时代特征。
反观当下职业教育的现状,距离正确把握“能力本位的教育观”尚有不小差距。据笔者观察,职业教育领域为数不少的人们在使用“能力”这一概念时,仍然停留在“岗位技能”或“专业能力”层面“知识改变命运,技能成就人生”这样偏颇的口号还高挂在一些职校的墙壁上。
职业教育建立在这样的理念基础上,就极容易降格为“职业培训”,所培养出来的人才要么是“单纯的有技能的人”,要么是“纯粹的职业人”,而不是一个“既要生存,又要发展的社会人。”这恐怕是目前职业教育没有完全达到“社会满意”“企业满意”“家长满意”“学生满意”的最主要的原因。
2017年4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