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深的红尘里修行
在最深的红尘里修行文/夜阑 编辑/6909kenv
白落梅隐于江南一处院落,做为安身之所。她留恋红尘里的人情、物意,却不想让人注目,受人打扰。古人说大隐隐于市,故而她愿于最深的红尘中安静修行。她所说修行,不是佛衣加身、木鱼佛经的佛堂受戒,也非禅院吃斋的避世。而是在最深的红尘里,修一颗如莲淡泊清雅的菩提心,修一份如水平静清澈的性情。
每一天,无论多忙,总要留一段时间独处。焚一炉香,沏一盏茶,一手执笔,一手执卷,静静翻阅喜欢的书籍。心动之处,总喜欢圈圈点点,或抄录下来,或写下自己的所思所悟。这样的时光,于我是种至味清欢。将纷纭世相关之门外,将心泊于书卷桃源之中,独坐窗下,窗外是人间剧场,窗内是一个人的云水轻欢,抬眼是市井繁华,低眉是袅袅茶雾,是素素书墨香。任何烦扰和忧愁,都是多余,亦不相干。不知,这算不算是一种修行。
人世间的浩瀚繁华,终不如闲与静的清欢更叫人倾心。浮生半日闲,可抵十年尘梦,能闲下来,静下来之人,才是真正的有福之人。闲与静,不仅仅是来自身心的愉悦,更是红尘里一种心与灵的修行。闲了,静了,才能审视自己的灵魂,才能真正打开内心深处那道锈迹斑斑的门,听听自己最真实的声音,看看自己最真实的样子。闲了,静了,才能于喧嚣之中修篱种菊,借诗书沉淀内心虚浮与躁动不安。
心也静了,才能如静水深流一般,宁静无波,才能看得更远,得到更多。“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孔明所言,我深以为然。人生,不止是踏破山河、看遍万千风景的旅行。更重要的是走过的路,途经的山水,让你得了些什么,又失去了些什么。需要你随时停下脚步,回眸来路,捡拾过往,拨云见日地重新审视前行方向。
其实,人生更像是一场修行。风雨随行,荆棘载途,都是在所难免,而聚散离合也更是必然。在红尘的道场里,每一次风云变换,都可以让你体悟到一些什么,每一个相遇的人,也定能教会你一些什么。渐行渐丰盈,便是人生的修行。这一场修行,是删繁留简、去伪存真的过程。许多人行过大半生,为名为利拼搏,过得风生水起,荣华缠身,到最后,被光阴打理成面目全非,回首时,才发现,最想要的生活,其实只是曾经一心想要逃离的故园旧情。
只是,人生再无回头路,也不必回头。世间的路纵然有千万条,不走一遍,又怎会知道哪条路更适合自己。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明月,不负清风?而,光阴到底是慈悲公正的。你选了明月,所以,你努力半生,终得了锦衣华裘、玉粒金莼的富贵;我选了清风,于是,我可以接雨煮茗,钓几两清风,赏半弯月芽,闲坐红尘陋室,娴静无忧地安度余生。
一切不过是修因种果的结局,每个人有自己的选择,也有自己的修行路途。纵是最后得到的,并非自己想要的,也没有什么好遗憾的,明月清风必有一失,到底也有一得。此时,随缘而安,才是最好的修行。既为过客,何必执着。或许,许多道理都了然于心,只是,面对世事风云、聚散离合,谁也做不到无动于衷。因而,在红尘里修一颗清明如镜、淡泊从容之心,在风烟流转之时,才能无惧无畏;在离合悲欢里,才不至那么难以醒转。
人世这场修行,殊途同归。无论曾经得到过什么,或失去了什么,最后都成扫落的尘埃。说到底,我们只是流落人间的微尘,落花流水不曾相负,明月清风又何曾真正相亲?在往后时光里,惟愿岁序清宁,人间安稳;惟愿在最深的红尘里,亦能修得一颗禅心似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