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查刘伯温被害案,职场中的老好人汪广洋替李善长后结局悲惨

洪武十二年(公元1379年)十二月,御史中丞涂节对朱元璋说:刘伯温被胡惟庸下毒害死,汪广洋应该知道详情。

朱元璋立即召来汪广洋,问他是否知道此事?而汪广洋却回答:没有此事(《明太祖实录》)。

《明史·胡惟庸列传》是这样记载的:“御史中丞刘基亦尝言其短。久之基病,帝遣惟庸挟医视,遂以毒中之“。

意思是:刘伯温曾向朱元璋禀明胡惟庸的缺点。后来刘伯温生病后,朱元璋派胡惟庸带着医生前去诊视,胡惟庸于是趁机毒害刘伯温。

言外之意是:胡惟庸对刘伯温怀恨在心,挟私报复。

朱元璋的调查结论与上述记载很可能一致,因此,听到汪广洋的答复后,朱元璋勃然大怒,认为汪广洋欺君罔上,当即下旨,令汪广洋“贬居海南”(《明太祖实录》)。

当汪广洋行至太平时,朱元璋又下令赐死。

《明史·汪广洋列传》是这样记载的:帝追怒其在江西曲庇文正,在中书不发杨宪奸,赐敕诛之。

意思是:汪广洋以前到江西辅佐大都督朱文正,对他的不法行为曲意包庇,后来在中书省未曾揭发杨宪的罪状,朱元璋将往日罪责一并追究,下诏赐死。

汪广洋有些像职场中的老好人:随和,厚道,不愿得罪人。

朱文正是朱元璋的亲侄子,后来被朱元璋失手鞭打致死,让朱元璋心痛不已,或许,在朱元璋眼里,汪广洋对朱文正的包庇曾一度是加分项:不忍离间亲骨肉的憨厚之人。

汪广洋面对职场争斗时毫无锋芒,缺乏原则,没少吃亏、受气。

洪武三年,李善长生病,中书省无人主持政务,朱元璋任命汪广洋为左丞,当时杨宪担任右丞,擅权专断,汪广洋对杨宪的态度模棱两可,却仍被杨宪所不容,杨宪唆使御史弹劾汪广洋“奉母无状”(《明史·汪广洋列传》)。

朱元璋一向注重孝道,严厉斥责后,让汪广洋还乡。杨宪再次上奏,请求严惩,朱元璋将汪广洋流放至海南。

不久,杨宪获罪被诛,朱元璋把汪广洋召回京师,这年十一月,朱元璋大封功臣,汪广洋与刘伯温同时被封为伯爵,食禄三百六十石,比刘伯温多一百二十石。

在诰词中,朱元璋把汪广洋比作张良、诸葛亮,“诰词称其专剸繁治剧,屡献忠谋,比之子房、孔明”(《明史·汪广洋列传》)。

洪武三年正月,朱元璋令李善长致仕,任命汪广洋为中书省右丞相,胡惟庸为左丞。胡惟庸与杨宪一样,性格强势,想在中书省大展拳脚,有一番作为,他想尽办法,百般逢迎朱元璋。

对于胡惟庸这段时间的职场表现,《献征录》是这样记载的:晨朝举止便辟,即上所问,能强记专对,少所遗,上遂大幸爱之。

意思是:早朝时胡惟庸巧言善辩,朱元璋所问之事,他记忆力超群,对答如流,很少疏漏。

那么,汪广洋是否吃一堑长一智,改变处事风格了呢?

《明太祖实录》是这样记载的:“然颇耽酒色,荒于政事,以故事多稽违,又与胡惟庸同在相位,惟庸所为不法,广洋知而不言,但浮沉守位而已”

《明史·汪广洋列传》是这样记载的:“广洋无所建白”。

意思是:汪广洋沉溺于酒色,随波逐流,消极懈怠,既没提出建议、主张,又未检举胡惟庸的不法行为。

或许,汪广洋不想与胡惟庸争斗,不想与他发生剧烈冲突,然而他却忽略了上司的感受。

汪广洋相形见绌,与世无争,处理政事的权力实际上全落入了胡惟庸的手中,缺乏必要的制衡和监督。

朱元璋对汪广洋十分不满,于洪武六月年正月,将其贬为广东行省参政。

后来,朱元璋重新启用汪广洋,任命他为御史台左御史大夫,御史台是监察机构,代表皇帝对百官实行监督,检举、弹劾官员的不法行为。

洪武十年,朱元璋再次任命汪广洋为右丞相,位于胡惟庸之下。不过,汪广洋仍旧没有起到实际的制衡作用,让朱元璋大失所望。

当时中书省负责处理全国政务,需要面对纷繁复杂的各种关系,汪广洋比较文弱的性格或许不太适合当丞相。

明朝实际主持过中书省政务的文臣李善长、杨宪、汪广洋、胡惟庸无一获得善终,或许说明,其中的“度”很难把握。朱元璋后来废除中书省,或许也有这方面的考虑,因为很难找到一位合适的中书省丞相。

在职场适当保持锋芒,不是为了以牙还牙,针锋相对地回击,而是为了自保,保护自己不受伤害,学会说不,学会拒绝,别让他人不惮于“得罪你”。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