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行业研究与中期投资策略报告:景气未止,成长延续

(报告出品方/作者:中泰证券,谢楠)

1 回顾2021H1:周期成长共舞

1.1 疫苗接种推进,全球经济复苏

全球新冠疫苗接种推进,有利经济复苏。Wind数据显示,截止2021年6月30日,全球和中国平均每百人新冠疫苗接种量 分别为40剂次和86剂次。中国接种速度从2021年5月之后迅速攀升,如果保持现在的接种速度,将有助于提升消费增速, 改善亚洲乃至全球新兴市场的经济复苏预期。

全球主要经济体PMI指数已基本恢复至疫情前水平。疫苗的接种使得经济体逐步恢复商业活动,需求增长。伴随着全球 经济和制造业的持续修复,基础化工行业整体延续2020 年下半年起呈现出的景气修复趋势。

1.2 化工行业景气延续

2021H1化工PPI当月同比增速不断升高。化工PPI指数自2021年年初回正以来持续保持同比正增长,Wind数据显示,6月 份,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当月同比增速20.3%,纤维制造业当月同比增速17.0%。上半年制造业复苏进程推进,叠加 去年同期受疫情影响PPI基数较小,化工行业PPI同比增速突破2014年以来最高水平。

疫情防控形势好转,下游需求复苏,拉动化工品价格持续上涨。6月30日,化工产品价格指数涨至5100,WTI原油现货 价涨至73.47美元/桶。伴随着国内与海外的先后复产,经济活动的增加,原油价格中枢上行,拉动化工产品价格上涨。

1.3 A股市场:景气向上,百花齐放

年初至今(2021/1/1-2021/06/30),申万化工指数涨幅为18.51%,沪深300涨幅为-0.83%,化工板块领先大盘19.34%。 化工板块整体大幅走高,个股表现强势。作为电池级溶剂行业龙头企业,石大胜华上半年涨幅超200%,全产业链布局 优势明显。

二、周期未止:外需牵引,成本支撑,便宜是硬道理

2.1 农化行业:单质肥景气,复合肥待起

全球农产品价格走高,利好上游农化产品需求。据Wind资讯,2021年7月2日,CBOT玉米和CBOT小麦价格分别为579.75 美分/蒲式耳、652.75美分/蒲式耳,同比上涨68.77%、32.67%。粮价上行提振农民种植收益预期,来年种植面积有望 扩大,带动化肥整体需求上行。从种植成本角度,机械作业费和化肥费占玉米生产成本大头,2018年占比分别为 41.98%和35.79%。粮价上涨时,农户的成本压力相对降低,可能增加施肥量或使用价格更高的复合肥,刺激农资需求。

印度、中国化肥库存低位,全球化肥价格预计走强。据卓创资讯,目前全球主要的化肥进口国印度磷酸二铵(DAP)、 氯化钾(MOP)库存处于历史低位,2021年5月总库存约为206万吨,同比下降53.72%。DAP国际需求旺盛,4月份中国出 口到印度的数量仅为56吨,且中国市场库存亦偏低,叠加硫磺、磷矿石等原材料价格支撑,印度(6-10月份)、巴西 (8-10月份)、阿根廷(9-11月份)等国陆续进入用肥集中期,后期中国对印度、孟加拉、巴基斯坦的二铵出口量或 将增加,这也将挤占部分秋季DAP的国内供应,秋季用肥期市场或出现供应紧张的情况。

2.2 化纤行业:氨纶景气延续,涤纶粘胶改善

长期氨纶涨价难以避免,供不应求格局今年显现。根据浙江省纺织印染协会,全国氨纶产能从2004年的16.5万吨增加 到2019年的85万吨,CAGR=11.55%,维持稳定增长态势,2020年氨纶产量为87.2万吨,仅增加2.2万吨,同比增长2.59%; 而近年来我国氨纶表观消费量增速逐年上升,2020年增长至78.29万吨,同比增长为14.97%,大幅超于供给端增速,氨 纶步入供不应求局面,2020H1氨纶均价为56945元/吨,同比上涨了94.7%,环比上涨了78.5%;从价差来看,2020H1氨 纶价差为25410元/吨,同比上涨了96.9%,环比上涨了85.3%,氨纶盈利大幅改善,进入景气周期。

超低位库存支撑价格,新增产能年底才释放。二季度为织造业的传统累库周期,三季度开始将进入旺季,当前氨纶行 业库存维持在10天左右,表现出“淡季不淡”的行情,仅为历史同期库存的1/5-1/4水平。近期的新增产能需等到年底, 氨纶供应短缺的情况仍难免,随“金九银十”的到来,氨纶需求或更加紧俏,存在进一步上涨动能。

2.3 氯碱行业:“双控”约束扩产,需求稳步增长

我国生产PVC以电石法为主,近5年PVC产能不断提升。国外氯碱行业一般采用乙烯法 工艺生产PVC,而我国由于“富煤贫油少气”的资源特征,PVC 生产主流工艺是电石法。 根据氯碱工业协会的数据,2019年电石法生产PVC产能占比81.3%。据卓创资讯,2020 年我国PVC产能2712.5万吨,2020年我国PVC产量2074万吨,开工率76.47%。

PVC资源属性日渐增强,供给约束较强。伴随着全球经济恢复以及环保政策对上游供 给端的约束,PVC行业步入景气阶段。上半年PVC供应端增量有限,仅16万吨新增产能 投产,而且新增产能均未达到完全满产,供需偏紧带动价格上升。展望下半年,考虑 到电石主产区之一内蒙古的能耗双控目标,高耗电行业的电石或将因限电停掉部分供 给。作为PVC原料的电石供给偏紧状态或将常态化,氯碱行业“资源属性”逐渐显现, 而下游整体需求仍保持较强韧性,预计未来价格仍将维持强势。

2.4 聚氨酯行业:价格已触底反弹,静待需求旺季到来

国内MDI需求略显疲软,海外需求带来增量。2021年上半年国内MDI市场价格呈现倒V走势,一季度因春节前库存低位及 美国装置不可抗力,MDI价格在2月快速上涨,在3月初达到高点后因贸易商获利了结及需求偏弱,价格进入下行通道后 于6月中旬触底。根据Wind,聚合MDI、纯MDIH1 均价分别为19606、22469元/吨,同比+62.4%、+52.8%,Q2均价分别 18219、20797 元/吨,同比+56.9%、+51.5%,环比-13.6%、-13.6%。国内价格虽显疲软,但海外装置不可抗力频发与需 求旺盛拉动上半年出口量价屡创新高,2021年1-5月,中国聚合MDI累计出口量为45.68万吨,同比增长93%。其中,美国 当地下游PU系统料厂家的需求出现上升趋势,对中国MDI进口依赖增强,据海关数据,5月聚合MDI出口美国量达3.46万 吨,环比增长74.7%,同比增长217%,

不可抗力叠加检修季,需求旺季到来价格具弹性。根据天天化工,科思创宣布德国布伦斯比特40万吨MDI装置自2021年7 月2日起不可抗力生效,且无法确定持续时间;位于德克萨斯33万吨的装置2月至今仍处于不可抗力中;万华烟台110万 吨装置7月也进入检修期,供给端整体趋紧,我们认为随着三季度传统旺季的到来,MDI价格有望出现加速反弹。

3 成长延续:需求爆发,产业切入,空间指明方向

3.1 半导体材料:持续质变,扩产迎接高景气

产业链质变进行时,半导体材料是核心突破环节。纵观历史,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半导体行业发展壮大与产业链转移 密切相关,而且均是由低端向高端的拓展。目前受益于我国庞大市场需求,半导体产业链逐步向中国内陆转移。根据国 际半导体产业协会(SEMI)数据,2020年中国大陆晶圆产能占全球总量的22.8%(以28nm以下为主)。而半导体材料在半 导体产业链中起到核心支撑作用,成为我国未来重点突破环节。

3.2 显示材料:OLED行业快速发展,成品材料替代可期

OLED市场高速增长。OLED显示技术是新一代平板显示技术,具备省电、轻薄、可视角度大、柔性等优点,逐渐成为中小 尺寸显示面板主流方案,表现为三星、小米、华硕均有配备了OLED面板的笔记产品陆续推出;IHS预测2021年全球OLED 显示面板市场规模收益将达到680亿美元。前瞻产业研究院预测,2026年我国OLED市场规模有望达到879亿美元;随着 OLED渗透率的提高,未来OLED市场有望高速增长。

3.3 环保材料:尾气催化确定性高,可降解触底回暖

尾气催化材料有望量价齐升,放量高确 定性。国六标准是全球最严的汽车排放法 规之一,比如一氧化碳国六b上限降幅达 到50%。未来随着政策持续推进,尾气催 化材料产业链有望持续升级。载体、催化 剂等环节将迎来量价齐升。从政策推进力 度看,我们认为在环保与绿色大趋势下, 国六推进力度有望持续加大。

4 重点企业分析

4.1 万华化学:由聚氨酯龙头向化工新材料公司迈进

聚氨酯:业已形成的竞争力,持续发挥“现金牛”作用

MDI:2月份烟台基地通过技改扩产50万吨,公司当前拥有 MDI产能260万吨(占全球约27%),稳坐全球第一。未来公 司拟于宁波、福建分别扩建30、40万吨产能,同时正在重 估美国MDI工厂项目的建设范围和选址,长期计划在美国 拥有MDI生产能力。未来三年,全球范围内MDI产能增量主 要由万华贡献,公司MDI业务有望稳健增长。

TDI:公司现有TDI产能65万吨/年,计划将东南电化TDI装置 扩能至25万吨/年。凭借一体化产业链竞争优势,成本与质 量控制达到行业领先水平,公司已成为全球主流的TDI巨头。

聚醚:聚醚多元醇是聚氨酯产业另一关键原料,与异氰酸 酯有极强的协同效应,据2020年年报,公司已拥聚醚60.5 万吨/年,未来将重点提升聚醚产能,做大做强聚氨酯产业 链。

4.2 华鲁恒升:“一头多线”优势明显,荆州基地打开成长空间

煤化工龙头企业, “一头多线”柔性多联产模式优势 明显。

华鲁恒升成立于2000年,2002年6月在上交所 挂牌上市。公司为国内煤化工龙头企业,主要产品包 括肥料、有机胺、醋酸及衍生品、多元醇、己二酸及 中间品。公司拥有尿素产能180万吨/年,三聚氰胺产 能10万吨/年,DMF产能33万吨/年,醋酸产能50万吨/ 年,多元醇产能75万吨/年。

“一头多线”循环经济柔性多联产运营模式为公司未 来发展奠定基础。公司上市之初主营尿素、甲醇的生 产与销售,多年来公司通过不断引进、消化、吸收、 再创新,掌握了洁净煤气化技术。洁净煤气化是以煤 为原料,以空分、煤气化、净化、氨合成、甲醇、一 氧化碳、尿素等的生产工艺技术和装备为中心,采用 国内先进生产合成氨、甲醇及CO的合成和净化技术, 形成具有公司特色的“一头多线”联合化工生产工艺, 实现了多种工艺根据产品的市场需求进行任意调节。 依托洁净煤气化技术,公司打造了可持续发展的技术 和产业平台,同时持续进行技术升级、系统优化、节 能降耗、产品调整和产业链延伸,为企业未来发展奠 定了良好基础。

报告节选: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精选报告来源:【未来智库官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