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牛年旧事:欧阳予倩为何难忘大连除夕夜?
牛年大吉
1906年冬,李叔同等留日学生在东京组织发起文艺剧团春柳社,主要是想借此做爱国宣传。因为春柳社的推动,产生了上海文明新戏。据欧阳予倩后来回忆,文明新戏是仿效日本的志士剧又掺入些旧戏的成分拼凑而成的东西。
1906年,长江淮河流域发生水灾,10万多灾民无家可归。春柳社于1907年2月11日在东京演出《茶花女》,为受难同胞募捐——这是中国人演西方话剧的首次尝试。
当时在现场看演出的欧阳予倩受到启发,惊叹道:“戏剧原来有这样一个办法!”因为喜欢戏剧,经朋友的介绍,他也加入了春柳社。
1907年5月31日,春柳社第二次公演的话剧是曾孝谷根据《汤姆叔叔的小屋》改编的《黑奴吁天录》。
牛年大吉
抵达大连 遭遇别样的接风洗尘
话说回来,早年从日本回国之后,欧阳予倩一度在上海表演新剧,后来开始表演京剧。当时,他与梅兰芳南北齐名,有“南欧北梅”之誉。
1924年冬天,齐燮元、卢永祥军阀混战。欧阳予倩所在的新舞台老板夏月珊已死,后台无人负责,只好由欧阳予倩等人暂时维持现状。本来他们不想继续表演了,可是当地的警察却不同意。
由于欧阳予倩与同在新舞台演出的刘汉森、刘汉臣兄弟交情颇深,又恰逢刘汉臣的岳父刘凤祥在大连起班,欧阳予倩和刘汉臣等便被约请前去助威。欧阳予倩经过慎重考虑,答应下来。
1925年1月23日,欧阳予倩一行乘船抵达大连。刘凤祥亲自来码头迎接。欧阳予倩对大连的第一印象还算不错,根据他的记录:“登岸见马路及一切建筑都很整齐,也不觉得甚冷。”
接风洗尘是中国人自古传下来的规矩。欧阳予倩到大连的第一件事,便是被刘凤祥拉着去洗澡。南方与北方在洗浴方面差距很大,南方因湿热,几乎天天洗澡,所以很少见搓澡。欧阳予倩对大连的澡堂子极不感冒,尤为让他奇怪的是,浴客互相擦背——这是他生平从未见过的。
洗完澡,他们就到戏馆里去。戏馆破陋不堪,脏不可言。账房是两个套间,他们坐在里面,房中生着火炉,上面炖着一锅牛肉,一丝丝香气飘溢出来。刘凤祥抱歉地说:“明天过新年,什么都没买,对不起,改天再请吧。”
欧阳予倩客套了几句,便跟着入席了。席间,他看见每人面前都放着两个又高又大的馒头。一会儿菜来了,就是那炖在炉子上的牛肉。欧阳予倩因饮食不习惯,心中暗暗感慨,“牛肉之咸,馒头之硬,又是生平所未见。”因为没有汤,他只好用茶水往下咽,勉强吃完了一个馒头。而刘汉森吃一口,叫一句好,欧阳予倩无奈,也只能跟着说好。
大连演出 拜完码头开锣唱戏
吃完早餐,刘凤祥便带着欧阳予倩拜码头。
他们拜会的第一个人就是人称“朱三爷”的朱春山。朱春山是当时大连最有势力的人,经营着近百家妓馆、烟馆。朱春山的势力不仅限于大连,东北三省到处都有生意。接着,刘凤祥又带着欧阳予倩拜见了人称“张三爷”的张三官和一位王姓的拳术家。
拜完码头,大戏正式开始。今大连宏济大舞台是按照1934年原建筑重新复制。1934年之前系永善茶园,非常简陋。欧阳予倩当时演出的地方就是永善茶园,后台极脏,大冬天仅有一个小破脸盆里烧着几块木炭取暖。习惯了南方舒适气候的欧阳予倩无可奈何,只得脱掉皮袄、棉袄,换上两件薄绸的古装匆匆上台。
当时,欧阳予倩在大连一连演了七天,生意都不怎么好。他便和刘汉森商量,想退了钱回上海。谁知一周之后,生意忽然好转起来。
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当时大连有13万人(不含日本人),其中9万是苦力,大都不看戏。剩下的4万中90%是商人,知识分子占最少数。最初,欧阳予倩演的戏多少偏于知识分子,所以不符合大连市民的口味。后来,刘汉森翻出诸如《济公活佛》等连台戏,便接连几个满堂。
恭喜发财,大吉大利
偶然翻起旧稿
2014年2月9日刊发《半岛晨报》。
天作巧合,讲述牛年故事。
这是当时创作《名人与大连》其中一篇
祝福所有读者,牛年大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