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牛年旧事:欧阳予倩为何难忘大连除夕夜?

牛年大吉

作为中国现代话剧的创始人之一,欧阳予倩和大连有着一段不解之缘:最初,因躲避军阀混战,他和戏班成员选择避走到大连,在这里生活、演出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可没想到,因被迫为大军阀张作霖表演堂会贺寿,而最终无奈作别滨城。
那么,在大连的这段时间,他又有着怎样的经历和遭遇呢?
清末,西方文化逐渐影响中国,很多劳苦大众不愿去听不易懂的京腔戏白,便给了话剧诞生与发展的土壤。

1906年冬,李叔同等留日学生在东京组织发起文艺剧团春柳社,主要是想借此做爱国宣传。因为春柳社的推动,产生了上海文明新戏。据欧阳予倩后来回忆,文明新戏是仿效日本的志士剧又掺入些旧戏的成分拼凑而成的东西。

1906年,长江淮河流域发生水灾,10万多灾民无家可归。春柳社于1907年2月11日在东京演出《茶花女》,为受难同胞募捐——这是中国人演西方话剧的首次尝试。

当时在现场看演出的欧阳予倩受到启发,惊叹道:“戏剧原来有这样一个办法!”因为喜欢戏剧,经朋友的介绍,他也加入了春柳社。

1907年5月31日,春柳社第二次公演的话剧是曾孝谷根据《汤姆叔叔的小屋》改编的《黑奴吁天录》。

欧阳予倩如愿以偿参加,在剧中扮演美国绅士解尔培的儿子小乔治。后来,这部新剧在国内各地上演。
1910年至1911年间,新剧传播中的一个重要人物——同盟会会员刘艺舟,曾带领其创办的励群新剧社在大连的永善茶园(今宏济大舞台前身)公演《黑奴吁天录》。
10余年后,欧阳予倩也来到永善茶园表演大戏,却不是新剧,而是京剧。
当时,大连《关东报》的副刊“歌舞台”还在1925年2月以《欧阳予倩旅连日志》为题,逐日记述了欧阳予倩在大连期间的文艺活动。
当时,他表演了《徽钦二帝》《卧薪尝胆》《人面桃花》《打渔杀家》《黛玉葬花》等许多新编京剧。

牛年大吉

抵达大连 遭遇别样的接风洗尘

话说回来,早年从日本回国之后,欧阳予倩一度在上海表演新剧,后来开始表演京剧。当时,他与梅兰芳南北齐名,有“南欧北梅”之誉。

1924年冬天,齐燮元、卢永祥军阀混战。欧阳予倩所在的新舞台老板夏月珊已死,后台无人负责,只好由欧阳予倩等人暂时维持现状。本来他们不想继续表演了,可是当地的警察却不同意。

由于欧阳予倩与同在新舞台演出的刘汉森、刘汉臣兄弟交情颇深,又恰逢刘汉臣的岳父刘凤祥在大连起班,欧阳予倩和刘汉臣等便被约请前去助威。欧阳予倩经过慎重考虑,答应下来。

1925年1月23日,欧阳予倩一行乘船抵达大连。刘凤祥亲自来码头迎接。欧阳予倩对大连的第一印象还算不错,根据他的记录:“登岸见马路及一切建筑都很整齐,也不觉得甚冷。”

接风洗尘是中国人自古传下来的规矩。欧阳予倩到大连的第一件事,便是被刘凤祥拉着去洗澡。南方与北方在洗浴方面差距很大,南方因湿热,几乎天天洗澡,所以很少见搓澡。欧阳予倩对大连的澡堂子极不感冒,尤为让他奇怪的是,浴客互相擦背——这是他生平从未见过的。

洗完澡,他们就到戏馆里去。戏馆破陋不堪,脏不可言。账房是两个套间,他们坐在里面,房中生着火炉,上面炖着一锅牛肉,一丝丝香气飘溢出来。刘凤祥抱歉地说:“明天过新年,什么都没买,对不起,改天再请吧。”

欧阳予倩客套了几句,便跟着入席了。席间,他看见每人面前都放着两个又高又大的馒头。一会儿菜来了,就是那炖在炉子上的牛肉。欧阳予倩因饮食不习惯,心中暗暗感慨,“牛肉之咸,馒头之硬,又是生平所未见。”因为没有汤,他只好用茶水往下咽,勉强吃完了一个馒头。而刘汉森吃一口,叫一句好,欧阳予倩无奈,也只能跟着说好。

大连过年 除夕夜被爆竹声惊醒
吃过饭,便排戏单。排好戏单,欧阳予倩等人遂赶往下榻的客栈——连升栈。当时,他们住在客栈的三楼。这里条件极其简陋:房间里没有床铺,只有一个大炕。欧阳予倩见自己住的房间空间狭小,就找人将大炕拆开,搭成一个小床,再勉强支起一个小小桌子,方便自己看书写字。
当晚是大年除夕,因为第二天要演戏,匆忙写完几行日记,他便倒头睡去。结果半夜,外面忽然山崩地裂一般响得异常。欧阳予倩起初莫名其妙,定神一听才知道在放鞭炮。他后来感慨道:“大连除夕和元宵那种爆竹之盛实在是全国第一——时间久,放得又齐,一家放,千家同放。而且到了元宵那晚,马路两边的店铺对放爆竹,烧得满街烟火,交通阻断。”
第二天一大早,欧阳予倩起来出门,满眼都是过年景象:路旁的小摊子摆满了浏阳的鞭炮。不过当时,中国人经营的铺子全关了门,只有日本人的商铺照常营业。因为地方生,不敢走远,他只好又踱步回来。
这时,刘家的跟班已经在屋里生火,煤烟窜得满屋都是。欧阳予倩生平最怕煤烟呛人,一呛嗓子就发炎。而此番一呛,更是影响了他日后的唱戏。新年第一顿饭是韭菜饺子,因为口腔发炎,欧阳予倩无法下咽,就回到栈房继续吃那个大馒头。

大连演出 拜完码头开锣唱戏

吃完早餐,刘凤祥便带着欧阳予倩拜码头。

他们拜会的第一个人就是人称“朱三爷”的朱春山。朱春山是当时大连最有势力的人,经营着近百家妓馆、烟馆。朱春山的势力不仅限于大连,东北三省到处都有生意。接着,刘凤祥又带着欧阳予倩拜见了人称“张三爷”的张三官和一位王姓的拳术家。

拜完码头,大戏正式开始。今大连宏济大舞台是按照1934年原建筑重新复制。1934年之前系永善茶园,非常简陋。欧阳予倩当时演出的地方就是永善茶园,后台极脏,大冬天仅有一个小破脸盆里烧着几块木炭取暖。习惯了南方舒适气候的欧阳予倩无可奈何,只得脱掉皮袄、棉袄,换上两件薄绸的古装匆匆上台。

当时,欧阳予倩在大连一连演了七天,生意都不怎么好。他便和刘汉森商量,想退了钱回上海。谁知一周之后,生意忽然好转起来。

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当时大连有13万人(不含日本人),其中9万是苦力,大都不看戏。剩下的4万中90%是商人,知识分子占最少数。最初,欧阳予倩演的戏多少偏于知识分子,所以不符合大连市民的口味。后来,刘汉森翻出诸如《济公活佛》等连台戏,便接连几个满堂。

恭喜发财,大吉大利

到大连中华青年会演讲
在大连,欧阳予倩遇到了故人孙定臣。孙定臣是个票友,也会唱青衣。其时,孙定臣正在大连海关做事,每天办完公事,就来与欧阳予倩相伴。
当时,大连中华青年会还邀请欧阳予倩到星期讲坛开讲。1925年2月1日,欧阳予倩在大连中华青年会以《中国戏剧改革之途径》为题演讲。同年2月21日,欧阳予倩观剧会在歌舞伎座(民意街2号北向对面即是旧址)举办。
旅顺赏雪围炉夜话
欧阳予倩烦闷时到旅顺游览了两日,并住在时任东北大学汉学教授的许觉园家里。
晚间,月光皎洁,欧阳予倩一个人到旅顺博物馆一带散步。地上铺满厚厚的雪,四周只有他一个人。欧阳予倩觉得雪是那样美丽,喜爱得不忍践踏。回到许家,欧阳予倩和许觉园围炉煮酒纵谈,一直聊到半夜方才歇息。
被逼唱戏做寿无奈告别大连
1925年3月2日,欧阳予倩从旅顺归来,与刘凤祥约定再演三天。不过,刘凤祥不舍得这棵摇钱树,又派人送来300元,要求再演八天。
就在这时,恰遇张作霖生日将到,刘凤祥便去包了一班堂会——于是,大连的人马就变成了其孝敬张作霖的礼品。
欧阳予倩平生最反对唱堂会,所以拒绝参与。刘凤祥急了,作揖说好话苦苦哀求,但欧阳予倩始终不答应。不过,戏班里的其他人却觉得欧阳予倩断了大家的财路,联合起来要求他参与。前台的人还请来几个报馆的记者和熟人帮着相劝。
当晚,中国银行大连分行行员王小纯给欧阳予倩写来一封信:“众怒难犯,止戈宜防。”欧阳予倩立即明白了,马上到码头打听去上海的船,打算第二天离开大连。之后,他又顺路向一个叫龙田长治的日本友人告别。龙田长治听了他的遭遇后,非常激愤,表示要找500个造船工人做其后援。
第二天,天还没亮,欧阳予倩就约了挑夫把行李运上船。人马差不多齐了,就差一个吹笛子的人没来,他们无奈只得在码头等待。谁料,这人怕赶不上队伍,乱吵吵,刘凤祥听到后,便引着众人和一些地痞流氓追到码头,包围住欧阳予倩。此时,龙田长治等人也闻讯赶来。大家看到这个情形,觉得事情紧迫,纷纷劝欧阳予倩以大局为重。欧阳予倩无奈只得同意前往奉天(今沈阳)为张作霖唱戏做寿。
3月4日清晨,戏班乘坐火车前往沈阳。

偶然翻起旧稿

2014年2月9日刊发《半岛晨报》。

天作巧合,讲述牛年故事。

这是当时创作《名人与大连》其中一篇

祝福所有读者,牛年大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