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评价:刘伯温为何不及孔明?

2020-07-04 13:41:50 来源: 恋爱长生                            

拙见以为,伯温之所以在历史上的评价不及孔明,其原因至少有以下几点,兹分别论述之。

(一)一般人都存“贵古贱今”的心理

伯温的历史评价之所以不及孔明,第一个原因可能是:一般人都存“贵古贱今”的心理。都会认为:古代人的人格较为崇高;古代人的人品较为高贵;古代人的智慧较为深邃;古代人的识见较为通透,以及古代人的才华较为卓越等。因此,在西方,希腊三哲之后,就没有人在学问深广与教育理念上,再比得上希腊三哲了;古希腊艺术之后,就没有人在建筑与雕塑上,再比得上古希腊艺术了。而在东方,在孔、孟、老、庄之后,就没有人在道德与智慧上再比得上孔、孟、老、庄了;在李、杜、韩、苏之后,就没有人在诗歌与文章上再比得上李、杜、韩、苏了;在左丘明与司马迁之后,就没有人在史册撰写上再比得上左丘明与司马迁了;而在二王父子之后,也鲜少有人能在书法艺术上再比得上二王父子了。凡此种种,都是常人“贵古贱今”的心理表现。

而“贵古贱今”既然是一般人心理的正常表现,那么放在伯温与孔明的历史评价上,当然也是极其自然与十分适用的。试想:孔明的年代距今约有一千八百年之久,而伯温的年代距今才六百多年而已,亦即:孔明远于伯温有千余年之久。在这样的情况下,虽然孔明与伯温二人,(传说中)都具有神机妙算、未卜先知、博古通今、观星望斗与呼风唤雨的惊人神通,但众人在历史评价上,认为孔明高于伯温,不也是很正常的事吗?!更何况长期影响人们的《三国演义》之作者罗贯中,根本就是与伯温同年代——元末明初——的人,而且他实际上才小伯温九岁,因此,在他眼里,孔明的地位高于伯温,根本就是不证自明之事,根本就是极其合理之事——因罗贯中的心理与常人一样,也是“贵古贱今”的。

(二)儒家“忠”(于君、国)观念之影响

对伯温的历史评价之所以不及孔明,第二个原因可能是:儒家“忠”——忠于君、忠于国——观念之影响。

众所公认:儒家思想乃是中华文化与东亚文化的主流,它对历来的华人与东亚人民的影响极为深远。而儒家核心观念的“仁”,其最重要表现,在“私”领域,乃是“孝”;在公领域,则是“忠”。而孔明对刘备、刘禅与蜀汉,正彻底表现出儒家“忠”的精神。他一生对刘备与蜀汉,可说是忠心耿耿、从一而终。即使在白帝托孤、刘备过世之后,他虽然是蜀汉权力最大的人,但还是对后主刘禅呵护备至、十分效忠。他最后并因“忠”于刘备、刘禅与蜀汉的关系,而在五丈原的军旅之中劳累至死。我们可以这么说:孔明一生的行为,其实就是儒家忠君爱国精神的极致体现,他就是我国历朝历代“忠臣”的最高代表与典范。

至于伯温,则他虽然也是一位充满儒家理想的传统士大夫,但毕竟他在青壮年即四十多岁以前,乃是先任职于、效忠于元朝的;其后在中晚年时期才改为效忠朱元璋与大明王朝。虽说他在仕元与仕明时,也都对君王与朝廷忠心耿耿,但衡诸史实,伯温在政治上与宦海上,确实是前后有二心的。我们可以这么说:若与孔明相比较,则孔明才、德均备;至于伯温,则才高,但在“忠”之德行上却显然有所亏损。也因为这样的缘故,所以伯温的历史评价自然就比不上孔明了。

(三)人类的同情之心与悲悯之情的影响

对伯温的历史评价之所以不及孔明,第三个原因可能是:人类的同情之心与悲悯之情的影响,尤其华人社会总是同情弱者、失败者与悲剧英雄。

凡人皆有同情之心与悲悯之情,尤其深受儒家恻隐之心与佛教慈悲之情(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影响的中国人更是如此。可以说: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一个特别同情弱者、失败者与悲剧英雄的民族。比如在中国历史上,我们都高度评价项羽、关公、岳飞、文天祥与郑成功等——就世俗建功立业的角度看,他们皆为失败之悲剧英雄,而反倒贬抑许多历代帝王——就世俗建功立业的角度看,他们乃是成功的英雄豪杰。其实连中国与东亚人民最崇仰的孔孟二圣,他们一生的情况也是如此,他们都是在周游列国,拟从政济世失败了之后才返乡投身于教育事业。所以若就世俗建功立业的角度来看,则不只上述英雄是失败者,即连孔孟二圣也是失败者。

既然人皆有同情之心与悲悯之情,既然华人的心理总是同情弱者、失败者与悲剧英雄,那对于只是“三分天下”,且于公务与军务中累死、病死的悲剧英雄孔明,评价自然就会高于“一统江山”的伟大军师伯温了。

(四)孔明文章以“情”胜,感人肺腑程度超过以“理”胜的启人哲思的伯温文章

对伯温的历史评价之所以不及孔明,第四个原因可能是:孔明文章以“情”胜,感人肺腑;伯温文章以“理”胜,启人哲思。而偏偏人是情感的动物,情感对人的影响常超过理性。

我们知道:孔明与伯温二人除了是知名的政治家、军事(谋略)家与学问家之外,他们同时也是卓越的文学家,尤其伯温,在我国文学史上,更是明初三大家之一,而在文坛享有崇高的地位。既是如此,则就作品对后世的影响程度来说,按理伯温应该高于与大于孔明才是!但实际的情况则并非如此,而反倒是孔明的文章——尤其是前后《出师表》,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而这也是对孔明的历史评价之所以高于伯温的一个原因。

为何会如此呢?拙见以为:这是因为孔明的文章以“情”胜,感人肺腑,而伯温的文章,则以“理”胜,启人哲思,但偏偏人是情感的动物,情感对人的影响常常是超过理性的缘故。伯温善于说“理”,尤其是善于借寓言、故事等来说“理”,因而读其文常能启发哲思、扩大视野与增长智慧。而孔明虽然也会说“理”,但他的笔锋常带真“情”实“感”,故其文在说“理”中常常是蕴含深“情”的。而且这样的真情是很容易打动读者的,是很容易令人热泪盈眶与激情澎湃的。笔者自己在读他们两人的文章时,就有这样的感受。而由于孔明在其文章中,常显露出浓烈的忠诚之情,因此,他的名篇《出师表》,便不知感动了多少忠臣义士。南宋谢枋得的《文章轨范》即引用安子顺之说:“读《出师表》不哭者不忠;读《陈情表》不哭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哭者不慈”,高度评价了孔明文章的忠诚精神与感人程度——孔明至“忠”才使人哭。

综上,两人的文章一以“情”胜,一以“理”长,这正是伯温历史评价不及孔明的又一原因。

(五)刘备、孔明君臣相待以诚,感动人心远超过朱元璋对待伯温之颇多心机与算计

伯温的历史评价之所以不及孔明,第五个原因可能是:差一个真心相待的主子:刘备、孔明君臣相待以诚,感动人心;朱元璋则对伯温颇多心机与算计,且没把伯温当成自己人。

就笔者自己对三国史与明史粗浅的认知,拙意以为:不管就正史《三国志》或章回小说《三国演义》的记载来说,刘备与孔明这对君臣,乃是相待以“诚”的。此点我们只要从刘备的“三顾茅庐”去恳请孔明出山相助,孔明辅佐刘备后,刘备的充分信任与授权,以及刘备临终前对孔明的“白帝托孤”,便可知:刘备对孔明确实是非常真心诚意的。换言之,对孔明来说,刘备真的是一位真心相待的主子,同时他们二人相待以“诚”的事迹,也颇令人动容。由于孔明有一位真心相待的主子,他们君臣二人相处会感动人,而伯温则没有,因此,对伯温的历史评价自然就不及孔明了。

(六)孔明之“出师未捷身先死”感人肺腑,伯温的可能被国君所毒害则仅令人唏嘘

伯温的历史评价之所以不及孔明,第六个原因可能是:孔明最后累死与病死于军旅之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而伯温则可能被国君朱元璋所毒害,两人逝世的方式差很多,孔明感人肺腑,而伯温则令人不胜唏嘘,甚至于觉得冤枉不值得。世人皆晓:孔明在刘备于白帝城托孤与过世后,便总揽蜀汉内外与军政庶务。他为了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也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于是夙兴夜寐,宵肝忧勤。他除了与孙吴重修旧好,致力于农田、水利与盐政的建设,以及往南征抚少数民族之外,也曾五出歧山、北伐曹魏,希冀恢复汉室。而就在第五次北伐曹魏,驻军于五丈原时,孔明终于劳累过度,以至于病重而辞世了。可以这么说:孔明的过世是可歌可泣的,是令人钦佩的,是感人肺腑的。因为他充分体现了忠君爱国的伟大情操,以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可贵精神。正因如此,孔明才博得了当世及后代人们的高度敬重与赞扬。

至于伯温,他在投效朱元璋之后,也是尽心尽力、呕心沥血地效忠与辅助朱元璋,举凡各种战略与战策,他都细心谋划与执行,同时也获得极佳的成效,而终能襄赞朱元璋一统江山,建立大明王朝。而在明朝建立之后,他也继续担任监察与弹劾百官的工作,对其职务兢兢业业、尽忠职守,只可惜其主子朱元璋兔死狗烹、鸟尽弓藏,为了确保其朱氏王朝能传之久远,于是便大肆屠杀开国功臣。而伯温的死,当然真正的主谋者,笔者亦以为可能是朱元璋。而若真是朱元璋,则伯温便是“真心换绝情”,而死得令人感到不值也不胜唏嘘了。

由于孔明与伯温两人逝世的方式差别很大,孔明感人肺腑,伯温则令人不胜唏嘘,而人是情感的动物,因此,对伯温的历史评价不及孔明,不也是很自然的事吗?

(七)孔明有一感动人心与赚人热泪的托孤史,而伯温则无

伯温的历史评价之所以不及孔明,第七个原因可能是:孔明有一感动人心与赚人热泪的托孤史,而伯温则无。

众所周知,刘备为了夺回荆州以及报关羽被杀之仇,于是亲率蜀汉大军对东吴发动了战争。而在夷陵大战失利,汉军覆没,损失惨重后,刘备忧思成疾,到最后在白帝城病逝而魂归离恨天。病逝前刘备急召其子刘禅以及孔明与李严等人在白帝城交代后事,刘备并将蜀汉的军政大权等委由孔明负责,并交代刘禅要视孔明如父如师,而将扶持后主与兴复汉室的重任交予孔明,同时孔明也含泪答应,这就是三国史上著名的“白帝托孤”情事。我们由“白帝托孤”一事,可知:一、刘备与孔明的君臣之“义”;二、刘备待孔明之“诚”;三、也是最重要的,孔明对刘备之“忠”——于刘备生前,忠于刘备;于刘备身后,忠于刘备遗嘱与忠于后主。而这样的表现,乃是可歌可泣的,乃是可以感动人心与赚人热泪的。

相对于孔明有一感动人心与赚人热泪的托孤史,伯温则无。伯温诚然也对朱元璋忠心耿耿,但朱元璋的生命力实在太过旺盛,活得也够久。在伯温过世之后,他竟然还足足活了23年才去世。而且在这23年之中,他还不断地诛杀开国功臣与屠戮文武百官,让人觉得他简直是一个精神病患与杀人魔王,因而令人深感厌恶。这样的情况对比刘备对孔明的“白帝托孤”,我们只能说:“白帝托孤”对孔明的历史评价,实在有许多正面加分的效果——因感动人心;而伯温,则因缺少对读者与民众催泪的“托孤史”或类似事迹,故在历史评价上,失分不少。

(八)民众对汉末三国时期的关注程度远远超过对元末明初时期的关注

伯温的历史评价之所以不及孔明,第八个原因可能是:因众人对汉末三国时期的关注程度远远超过对元末明初时期的关注,故对于孔明的关注与评价自然就超过伯温了。

在中国历史上,汉末三国时期可说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它仅短短不到百年,但却在不到百年的历史中,突然间冒出一大批第一流的仁人志士、文臣武将、英雄豪杰与名人雅士,像文坛的三曹父子及建安七子,沙场的吕布、关公、张飞、赵子龙,以及集政治、军事与谋略家于一身的曹操、孔明、周瑜与司马懿等,都是一等一的不凡人物。我们简直可以这么说:汉末三国时期简直就是春秋战国(先秦)时期的再现,或者说:汉末三国时期根本就是一个小春秋战国(先秦)时期;相形之下,元末明初虽然中国南方(长江流域)也是三雄鼎立,但该时期的仁人志士、文臣武将、英雄豪杰与名人雅士们,不仅在“质”与“量”上均不如汉末三国时期,同时,他们之间竞争与互斗的精彩度也不及汉末三国时期。 由于汉末三国时期历史的特殊,一流菁英人才的涌现,以及他们之间的明争暗斗与争妍斗艳,实在过于精彩、扣人心弦,因此,后世对此时期及其人物之兴趣与关注,实在远远超过元末明初时期及其人物。在这样的情况下,众人对孔明的正面评价超过伯温,不也是很自然的事吗?

(九)对各自所处天下局势之通透了解,孔明早慧于伯温

伯温的历史评价之所以不及孔明,第九个原因可能是:对当时天下局势的通透了解,孔明应该早慧于伯温。

刘备三顾茅庐时,孔明才27岁,可是他对当时的天下局势,却早已了然于胸,并有整体的大战略思考,他实在是一位相当早熟、早慧的军事战略家,诚无愧其“卧龙”之美名也。若非后来关公躁进北伐曹魏,以致大意失荆州,以及刘备执意攻取东吴,以致有夷陵之役大败一事,则孔明或许可以带领蜀汉一统三国;至于伯温,则他虽然也是一位早慧的天才——23岁即考中元朝之进士,但他在未遇朱元璋前的青壮年时期,却是十分忠于元朝与忠于良心,以至于有“四进”(四次入朝为官)、“四出”(四次辞官下野)之事,而当他看清天下局势,对一统江山有整体的战略思考,则已经是年近半百了。由于伯温遇到朱元璋时已年近半百,其学问、器识皆已成熟,故他后来表现出辅佐之功,亦属较为合理与当然之事。我们可以这么说:对各自所处的天下局势的通透了解,孔明应该是早慧于伯温的。因此对伯温的历史评价不及孔明,由此点来看也算是相当合理的事了。

(十)孔明“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观念影响中国人“大一统”观念至为深远

对伯温的历史评价之所以不及孔明,第十个原因可能是:孔明《后出师表》中的“汉贼不两立”与“王业不偏安”等观念,影响后世中国人“大一统”观念至为深远。

大家都知道:欧洲历史以分裂或分立为常态,而中国历史却以统一或归一为常态。中国历朝历代政治军事上的英雄豪杰,均视江山一统为当然,皆以追求天下统一为其毕生职志。当然,影响与形塑中国人大一统观念的因素有很多,如西周的封建大一统,秦朝的郡县大一统与中央集权制,以及董仲舒公羊学的“春秋大一统”思想等,其中,两汉的四百年统治以及孔明在《后出师表》中所提及的“汉贼不两立”与“王业不偏安”等观念,对后世中国人“大一统”观念的形塑,也有深远的影响:汉朝的四百年统治,影响了中国人的统一观(视统一为常态),以及中国人的汉王朝、汉民族与汉文化意识;而孔明的“汉贼不两立”与“王业不偏安”等观念,则是汉王朝、汉民族、汉文化意识正统化的代表。汉朝及孔明之后,争汉王朝、汉民族、汉文化之正统,以及不能偏安、寻求统一变成中国人的共同意识、愿望与表现。其影响从孔明身后一直延续下来,如岳飞的“还我河山”、郑成功的“反清复明”、孙中山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等,都是深受其影响所提出的政治军事主张。

由于孔明《后出师表》中的“汉贼不两立”与“王业不偏安”等观念,影响后世中国人“大一统”观念相当深远,对伯温的历史评价不及孔明,也就不足为奇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