崧舟观课 | 林珊:“这一篇”的人物、情节、环境(下)
崧 / 舟 / 观 / 课
“这一篇”的
人物、情节、环境
六上第13课
《穷人》
教学
作者简介
林珊:正高级职称,福建省特级教师,教育部中小学名师领航工程林珊名师工作室领衔,中国教育学会小学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全国课堂教学现场赛一等奖获得者。
课堂实录
(二)读好人物对话,发现表达秘妙
1. 秘妙一:以对话代替叙述,推动情节发展
师:小说里还有一个重要人物——
生:渔夫。
师:渔夫是怎样一个人?请大家浏览课文12-29自然段。看看这个部分在推动故事情节、刻画人物形象上,与前面部分有什么不同?
生:快速浏览。
生:这个部分几乎是人物的对话。前面主要是作者的叙述。
师:这个发现很重要。这个部分正是以人物的对话代替叙述,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2. 秘妙二:以精准生动的语言,刻画人物形象
师:默读对话,在你心弦为之一颤的地方写批注。
生:默读,批注。
师:哪些地方让你的心弦为之一颤?
生1:第十六自然段渔夫的话,把我惊到了。渔夫连说了“糟糕,真糟糕!”“倒霉,倒霉”,一下子让我们感受到他的沮丧,不仅什么也没打到,还把网撕破了, “总算活着回来啦”,有一种劫后余生的感觉,这让我仿佛看到他在狂风呼啸的海面上,充满了恐惧,死神随时都可能把他抓走。但是,为了一家人活下去,即使这样的恶劣天气,他也必须出海。
生2:第19自然段中渔夫的话“这天气真是活见鬼,可是有什么办法呢?”这个反问的语气让我感到渔夫的无奈,为了生计渔夫不顾惜身体,甚至不顾惜生命,暗示穷人穷到极致。
生3:渔夫得知西蒙去世留下两个孩子后说的话,特别让我动容。他甚至一点犹豫都没有,要桑娜快去抱孩子,别等孩子醒来。“快去!”两个字以及感叹号,语言简洁,语气坚决。
师:(出示第二十四自然段)请你读一读这段中渔夫的话,读出这种毫不犹豫。
生3:(朗读)“渔夫皱起眉……别等他们醒来。”
师:渔夫的这段话的确值得细细揣摩。还有哪些同学也关注到这一段,有不一样的发现?
生4:这里又有一个反问句,“同死人待在一起怎么行!”这里的反问本来就表示非常肯定,再加上感叹号,让我觉得渔夫收养西蒙孩子没有一丝丝犹豫。读到这里,我真的很感动,渔夫和桑娜一样善良。
生5:这段中“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这里两个“我们”,渔夫说完第一个“我们”停顿了一下,让我感到他内心也闪过跟桑娜同样的顾虑,但是这种顾虑一闪而过,不管生活多艰难,也要收养两个孤儿,所以他马上接着说“我们总能熬过去的!”
师:你真是个优秀的读者!你懂渔夫!你看这个“熬”,组个词。
生:煎熬。
师:篆书的“煎”与“熬”是这样写的,有什么发现?
生:两个字下半部分都像“火”,上半部分被火烤着。
师:“煎”本意是指用火苗舔着烧,“熬”本义是久煮,都比喻受折磨、痛苦。现在,我们再看渔夫说“我们总能熬过去的!”,你有什么新的体会?
生1:我感受到渔夫做好了承受更大生活压力的心理准备。
生2:渔夫明知收养西蒙的孩子后,生活会更加艰难,但他觉得不能弃孤儿不顾,必须收养。他够男人!(笑声)
师:是的,“我们总能熬过去的”,“熬”出的是人性的光辉!小说家就是用这样极其恰切的语言刻画人物形象,展示人物的特点。
3. 秘妙三:以客观的对话,产生可视化效果
师:现在,请两位同学分角色读读桑娜与渔夫的对话。对话挺长,我们节选一部分来读。大家看屏幕。我读加点的部分。屏幕出示:
“哦,是你!” 桑娜站起来,不敢抬起眼睛看他。“瞧,这样的夜晚!真可怕!!”“是啊,是啊,天气坏透了!哦,鱼打得怎么样?”“糟糕,真糟糕!什么也没有打到,还把网给撕破了。倒霉,倒霉!天气可真厉害!我简直记不起几时有过这样的夜晚了,还谈得上什么打鱼!还好,总算活着回来啦。……我不在,你在家里做些什么呢?
师生:(合作读对话)
师:有什么发现?
生:这里的对话只有一个动作神态描写。其他都是直接出现人物的语言。
师:没错。除了一处简单的动作神情描写,其他几句对话连“他说”这样的导入语都没有。不过,不少作家在写对话时,喜欢频繁使用导入性词语和解释说明性的词语,交代人物说话的神情之类,并且常常会在对话前加上一连串的修饰性的语言。按照这样的规则,我把这段话改一改。看屏幕,再请两位同学读对话,我还读加点的部分。大家听听看。屏幕出示:
“哦,是你!” 桑娜站起来,不敢抬起眼睛看他。渔夫一副惊魂未定的样子,他叹了一口气,说:“瞧,这样的夜晚!真可怕!!”“是啊,是啊,天气坏透了!哦,鱼打得怎么样?”桑娜连忙应到,可是心里紧张极了,她想开口把收养西蒙两个孩子的事告诉渔夫,可又不敢说。渔夫抖了抖撕破的渔网,又看了看屋外,只听见风还在呼啸,海涛的声音令人恐惧。“糟糕,真糟糕!什么也没有打到,还把网给撕破了。倒霉,倒霉!天气可真厉害!我简直记不起几时有过这样的夜晚了,还谈得上什么打鱼!还好,总算活着回来啦。……我不在,你在家里做些什么呢?”
师生:(合作读对话)
师:于是问题来了。这样改了以后,不是更具体了吗?你们觉得呢?
生:具体是具体了,可觉得没有原文精彩,我也说不上为什么。
师:没关系,有这种感觉已经很不错了。
生1:我也觉得不如原文,总觉得加上这些语言有点多此一举。
师:有道理。现在,请大家闭上眼睛。假如你们正在电影院看这段影片,你再听听,哪一种对话更有画面感?
师生:指名两对学生与老师合作读。
师:有感觉了吗?
生:我感觉到了,原文的对话比较少修饰语提示语,让我们感觉就像看电影,正在听男女主人公的对话,有身临其境的真实感。
生1:没错,加上提示语修饰语,就觉得作者的叙述把我们和主人公隔开了,就没有看电影那种画面感。
师:体会得好。读这样的对话,仿佛小说中的主人公带领我们一步一步进入故事的情境。画面感最容易产生真实感,真实才能动人。来,同桌合作分角色,读一读12-27自然段,体会托尔斯泰笔下的人物对话带给我们的画面感。
生:分角色读。
(三)品读典型环境,体会审美意义
师:同学们,小说是时间的艺术,也是空间的艺术。通过《桥》这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离开了典型环境,就不可能塑造出典型人物,而离开了典型人物,环境描写也就失去了意义。下面请同学们再快速默读课文,找找环境描写的语句。
生:在第一自然段,“屋外寒风呼啸……安静地睡着。”
师:出示语段“屋外寒风呼啸……安静地睡着。” 请大家讨论:小说家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环境描写?
生:(讨论)
师:可以交流了吗?
生1:我认为关于屋外的环境描写很关键,为后面体现穷人有多穷做了铺垫,比如,渔夫在这么恶劣的天气还出海捕鱼,就是因为生活所迫。
生2:我补充一下,这个义无反顾收养孩子的故事,正因为发生在如此贫穷的人身上,才无比感人。而这里的环境描写就是意在写“穷”。
师:是的,小说家选择这样的环境描写,可谓用心良苦。那么为什么还写屋内的环境呢?
生3:作者选择了干干净净的地板、闪闪发亮的食具、还没有熄的炉火来写,让我们感受到桑娜是一个非常能干勤劳的主妇。如果桑娜不够能干又不勤快的话,那下面收养孩子的故事就不那么可信了。
生4:我觉得屋内的“温暖而舒适”正好与屋外形成鲜明对比,作家是不是暗示我们,人性的美好可以改变某些东西,带来心灵的温暖舒适。(掌声)
师:好一个“心灵的温暖舒适”!深刻!正如同学们刚才所说,这样的环境描写渲染了气氛,给人物提供了真实、具体的活动背景,使人物获得真实感,同时对推动情节发展,塑造人物形象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再读一读,男生读写屋外部分,女生读写屋内部分。
生:读语段。
师:如果请你模仿这个片段,给故事结尾添加一个环境描写,你会怎么写?回去后试试看。下课。
专家点评
林珊老师执教的《穷人》第一课时,课堂节奏自然、畅达,如行云流水一般;师生对话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教学氛围灵动不失深刻,率性而有秩序。可以说,这堂课本身就像一篇精致的小说,耐听。
通常,语文老师都会从本单元的语文要素“读小说,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切入,将此课的教学内容划分为“人物”“情节”“环境”三大块。这样做的好处是目标精准、框架清晰,便于抓住小说学习的要素集中精力、各个击破。但是,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因为这样的教学框架和思路适合于所有小说的教学。如果每一篇小说都依着这样一个模子学习,那么,第一,不同小说的个性特征就容易被遮蔽,教学就很难深入“这一篇”的精髓之地;第二,每篇小说都用相同套路学习,固然提高了阅读效率,也容易导致认知惰性,产生审美疲劳,不利于学生的深度阅读。
执教者对此有着极为清醒的认知。所以,《穷人》的教学,执教者并没有依循传统的“三要素”套路,而是着力开掘这篇小说的独到之处、传神之处:一是聚焦桑娜的心理变化过程,以此为载体,引导学生深入领会小说的叙事节奏、深刻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深情体悟作者的人文精神;二是眷注人物的对话描写,以此为抓手,从“取代叙述、推动情节”“抓住性格、刻画人物”“强化可视、带入现场”三个方面深入理解对话的作用。
事实上,这样的设计与实施,并未忽视小说的三要素学习。相反,聚焦桑娜的心理变化过程,既是一种角度独特的情节梳理,也是一种力度精深的人物感受,比起泛泛的三要素阅读,这样的视角和脉络反而更能体现小说文体的共性特征,也更能凸显这篇小说的个性气质。
(王崧舟 点评)
扫二维码
关注我们
用诗意的语文照亮彼此 让完整的教育成全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