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娥:那年的端午

不遗余力地去做你热爱的事情,别总为一些零碎的声音而去质疑自己。你很好,会越来越好。请坚定不移!

那年的端午

李云娥

五月,悠悠粽香总会如期飘荡在端午那天,激越铿锵的锣鼓声也会如期在江上擂响,勾起游子一缕舌尖上的乡愁,一份美好的回忆。

临近端午,节日气氛已经被酝酿得发酵。大街小巷里就传来“卖粽子,豆沙粽,肉粽子……”的吆喝,吆喝声里孕育着浓浓的粽香。超市里各种各样档次不一的粽子粉墨登场,北方的枣粽;南方的绿豆、五花肉、火腿、冬菇、蛋黄等粽子漂漂亮亮占据柜台,配合着各种精美的包装,不但诱惑你的味觉还刺激你的视觉,成为一种诱人的粽子艺术。乡村老百姓的端午节朴实又实在,包粽子,看龙舟赛,送端午。我最难忘的是我高考那年的端午节。

月上柳梢头,我和妈妈、弟弟坐在屋前的枣树下,围着一盆泡好的胖子糯米、花生和绿豆,我负责用勺子舀糯米,弟弟负责递粽叶,妈妈负责包粽子。月亮在云层里时隐时现,星星像成群游动的鱼在云层里闪烁,凉风拂过,枣树上淡黄色的枣花散发出的甜香早被粽叶的清香笼罩。我们一边包粽子,一边咽口水,妈妈唱起了古老的民谣:“尖尖脚,粽子脚,走得少,扭得多。”还说起了“粽子脚”的典故,原来“粽子脚”就是传说中的三寸金莲。封建社会为了束缚妇女,女人的脚从小被裹起来,长成畸形的“粽子脚”,走起路来摇摇摆摆,袅袅婷婷,别有一番风味。我摸着一个个粽子仿佛摸着古代女人的脚,不禁大笑不止,给妈妈和弟弟背起了古诗词:

节分端午自谁言,

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

不能洗得直臣冤。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忧国忧民含恨投江的屈原而设立的节日。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古人过端午节要更衣沐浴,缠彩线戴灵符驱鬼辟邪,和我们用蛇不过洗澡插艾叶差不多。

说说笑笑中,粽子包完了。妈妈温柔地看着我:“粽——中,你等一下多吃几个粽子,今年高考一定高中。”晚上的梦里,浸满了悠悠粽香,也浸满了高中的喜悦。

端午的龙舟赛,那是很有节日气氛的。你看,龙舟如巨龙跃出水面,鼓声一擂,号子一喊,血在血管里就澎湃起来。看龙舟赛的人里三层外三层,加油声,呐喊声,嬉笑声,喝彩声此起彼伏。划船的勇士们,手握船桨,好像拿着冲锋枪,随着鼓点的节奏,桨片在水里飞舞起来,河里水花飞溅,铿锵的号子,飞舞的船桨,疾驶的龙舟,那是一种力量的美,那是一种节奏的美,那是一种团结的美,那是一种男人的美,那是一种震撼人心的美。岸上,河上人声鼎沸,热闹非凡,紧张激烈中夹杂着喜悦满足。

随着夕阳的谢幕,龙舟赛也结束了,人群开始退潮,河面上渐渐安静下来,远处却传来清晰的歌声,乡俗俚语的山歌粗犷野性,带着浓浓的泥土气息,在江面上荡漾,听得人如醉如痴,别有风味:

五月初五姑娘多,岸上岸下窠嘎窠。

想讨婆娘告诉我,帮你港个好老婆。

五月初五后生多,屋里屋外桌嘎桌。

想嫁老公告诉我,帮你港个大帅哥。

五月初五粽子多,屋里堆起钵嘎钵。

想呷粽子告诉我,塞你一杂空钵钵。

五月初五桃子多,街上排起箩嘎箩。

想呷桃子告诉我,塞你一杂空箩箩。

五月初五龙舟多,龙尾龙身龙脑壳。

要赛龙舟告诉我,赛得你成抱鸡婆。

五月初五山歌多,满船满岸满江河。

要比山歌告诉我,比得你成哑巴婆。

一年又一年,多少个五月悄然过去,而那藏在岁月深处的时光,总在无声无息中融化生活所有的累和苦,成为心灵最熨贴的慰藉。

【作者简介】李云娥,女,数学高级教师,邵阳市作协会员,湖南省诗词学会会员。在几十家报刊杂志发表文章200多篇,偶尔获奖。喜欢随心随性,读书写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