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牛:年关且忆孩提事 /《吾心深远处》系列之五

顾问钟石山 主编何俊良 13517392853 

投稿邮箱 203666763@qq.com

【作者简介】司马牛:湖南邵东牛马司人,祖籍江西丰城。现供职于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

年关且忆孩提事

/《吾心深远处》系列之五

司马牛

不知不觉,又到年关。

上午整理好地方报送的供稿并传到总部后台编辑处后,揉了揉酸涩的眼睛并顺便用手捋了捋头发,对镜自怜,蓬松而稀疏的青丝间,又添了几许白发,于是决定午饭后去理理发。

下楼走过一条街道,就有理发店。

这是一对夫妻俩临街租了个铺面装修成的不是很高端的理发店,我走进去时,发现店里坐满了人,有小孩、有靓妹、有怀抱幼儿的青年妇女、更多的是老太太们。店内较显眼的墙上,贴着一张应是不久前才贴上去的红纸,上面写着:理发35元、洗头20元、染发150元……人们年前扎堆理发,原因可能有几个,一是新年前约半个月,理发店便加价了,到除夕前几天,更会翻番。因此有打算的人不会拖得太迟去理发,一要长时间等候,二要多付钱;三是因生意忙碌,师傅们的手艺会较平时匆忙粗糙一点,担心达不到心要的效果。这大过年的,一年一度,谁都想要扮靓一点。染发如今非常普遍,不仅帅哥靓女们要将本属于东方人自己的黑发染色成红、黄、棕、栗等颜色,赶个时髦,追个时尚,新春时节,到街上去走一走,你同样会发现满街的大妈老婶们的头上也都焕然一新,乌黑油亮的。

而在我很小的时候,记得是本村几个从部队退伍回来的叔叔,提着一个小木箱,里面装着几个手握推剪,几把剃刀,主动走进院落来给大家理发,收费是两毛钱。当然,给毛孩子们理出来的发型,统一是“小兵张嘎”式的“茶壶盖”。

走出理发店,发现隔壁的鞋店生意也是特别的热闹。

记得小时候,过农历新年,父母亲有两件事是要求我们必须去做的,一是理发,二是换双新鞋。长大后才明白,原来这是湖南宝庆府历来就有的迎接新年的一种乡俗。

小时候家里穷,那个年代能到城里去买双新鞋过年似乎是一件难以企及的奢望。所以秋收以后,农村里没有更多的农活时,母亲就会收罗我们穿过的破衣烂衫,洗净整理后,用米汤水禙好在门板上晒干,再根据全家人脚丫子的大小纳好鞋底,上号鞋面,新年将至时,全家人就都可以换上新鞋子了。

如今店铺里女士们的鞋动辄几百上千,男士的鞋亦是种类繁多。记得那时候我们的一双鞋要穿很久,父亲当年下放农村时,就是一个远近有名的补鞋匠。农闲时节,父亲一根担子,走乡串村,给乡人们的鞋底上面“打个掌”,一双鞋的前后掌一齐打好橡胶轮胎底之后,不仅可以让千层底的布鞋在泥水里行走不得浸湿,而且可以多穿许久时间。而那些有皮鞋的户主,会要求父亲给他们的鞋跟上面“掌”一个马蹄型的铁板,尽量减少鞋底与地面的摩擦带来的损耗,而且走起路来隔老远就能听到一阵“嘁嚓嘁嚓”的声音,证明来者是一个穿皮鞋的富裕人家。

时代在变,风尚也在变。回眸过往,俯身细看,闪烁的繁华处,肩挑手提、低头耕作的芸芸众生们以及他们的生活,确实是在很真实的进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