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青海回族人的称呼
作者|昆仑(青海)
青海回族人对别人的称呼具有浓浓的乡土气息,招呼人的时候,透着一股子亲切劲儿,非常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
我把青海回民的称呼梳理了一下,大概有以下这几种情况:
1.按职务称呼
如:王阿訇、李学董、韩主任、马队长等等;
2.按工种称呼
如:郑会计、刘出纳、冶保管等等;
3.按外在形象称呼
如:海大个子、穆长腿、张大眼睛等等;青海回民以外在形象称呼人时,都是赞美式的。对于缺陷型形象,比如一些小说中常见的李瘸子、张歪嘴等是绝对不能拿来称呼的。
4.按籍贯称呼
如:民和阿訇、化隆满拉、拉萨阿爷、大通老马等等。
5.如果,一个人,上述的类型一个也归不上,平头百姓一个,怎么称呼呢?那更好办,张巴、韩巴,刘巴等等,不一而足。如果是老一些的,前面再加个老字。不过,对于姓王的,绝不能直呼王巴,而是中间要加个阿字。个中缘由,诸君自行体会。还有对于姓马的,都是直接称呼阿巴的,没有人会称呼马巴,或马阿巴的。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十个回回九个马”,你在回民堆里喊一声马阿巴,有可能在场所有中老年男人都会回应你。
青海回民人的称呼,等级明确,泾渭分明,来不得半点含糊。
一般说来,假定老韩已经到了可以尊称其为“老韩巴”的年龄,但他是个“主任”,不用管他是“主”什么“任”的,那么,按照“就高不就低”的原则,只能称呼他“韩主任”,而绝不能称呼他“老韩巴”!你叫他“老韩巴”,他很可能懒得搭理你!主任,尤其是寺管会主任,虽说是兵头将尾,虽说职务是低了那么一点,但不管咋说,好赖也是“ 母鸡头上的那一点 —— 大小也是个冠(官)呀!”
青海回民,一般把小孩称为“尕娃(音:嘎,唸第二声)”,通常是指男孩,尕娃长大了就是尕小伙儿;有了工作,结婚后,通常就叫经名:“木萨”、“努黑”、“鲁推”;有职务称呼其职务,没有职务称呼其工种,大体上也不会差到哪里去。如果啥也不是,啥也没沾上,可年岁不饶人,岁数倒是上去了,那就离“韩巴”、“张巴”不远了。
我发现,青海回民,一般对年轻人都是“伊思玛利”、“伊利亚塞”的叫着,唯独对经名叫“叶尔孤白”的小伙子叫“古白”,要少叫两个汉字。我寻思,叫“古白”,是不是和厌恶清朝末年入侵我边疆的西域贼寇阿古伯(阿古伯应该就叫叶儿古白)有关呢?不敢妄加评断 —— 待考。
青海回民的女性一生经历着“ 尕- 大 - 尕- 老 ”的过程:
小时候是“尕姑娘”、“尕丫头”;长大了,出落得漂亮了,成了“大姑娘”;出嫁了、结婚后就成了“尕新姐”;生了孩子以后一般就成了 ——“阿嬢”。
附记:尕,西北方言中“小”的意思。阿巴,据昆仑考证应该是从波斯语“巴巴”一词转化而来——青海人为了显示亲切通常把叠词称呼留一个字,然后前面加“阿”字。比如“爷爷”叫“阿爷”,“奶奶”叫“阿奶”。巴巴,波斯语原意是父亲,后引申为对长者或贤者的尊称。
新姐,甘青一带汉、回等族人对嫂子的称谓,具体来源尚无法考证。阿孃,应是从西部方言“嬢嬢”一词转化而来。如前所述,为显亲切,叠词称呼取一字前面加“阿”字。几乎所有回族学者在文章中都把“阿巴”、“阿嬢”写作“阿爸”、“阿娘”。真不知道他们是懒得考证还是自以为是,如此含有歧义的别字却用得如许顺溜。
在汉语当中,若是将某个词语中的一个字用了别字,那么这个新的词语和原词的意思可能就会大相径庭,真可谓差之毫厘,失之千里。若不详加考证,只恐沦为别人笑柄而不自知。
昆仑写于202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