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历史系学生如何成长为学者?
就笔者曾就读的大学而言,历史学的博士生毕业前需要在有审查(referee)制度的期刊如《史学杂志》、《历史学研究》、《东洋学报》、《东方学》等上面发表三篇论文。在这类有审查(referee)制度的期刊上发表文章一般被视作博士生在学界的正式亮相,也是从学生向学者转变的关键一步。而博士论文要求在10万字以上,一般就是若干篇有着内在联系的期刊论文和未刊论文的有机组合。——申斌
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
2. 第二步,如果是二次编纂史料,那就找史源,也就是该史料各部分的出典、依据以及关联史料。比如《旧唐书食货志》的话,史源就找《通典》、《天圣令》、《唐令拾遗》,关联史料就找《册府元龟》。如果是原始史料,那么就找关联史料。比如明人文集中的文章,就找记载相同事件的实录、地方志、相关人的文集中的文章。判牍的话就找律例、相关判牍等。
3. 第三步,解释字词。对于一般的字词,比较粗略的是查《新字源》、《汉语大词典》,而秦汉魏晋南北朝随唐史的学者更多利用的是《段注说文》、《经籍纂诂》等。关于典章制度如官制、名物,去查各种专门词典,如公文用语就查《中国歴史公文書読解辞典》,宋代官名就查《宋代官制词典》,比较粗略的就到此为止了。更细密的是以此为线索去进一步看词典所依据的书证资料。如果引用了十三经、前四史、诸子等典籍,那么就查出典故出处。关于人名、地名、事件名等则根据第二步搜集到的关联资料来把史实考证出来。
4. 第四步,把古汉语史料译成汉文训读文,解通文法结构。
亚洲考古新媒体 出品
仅供学习 侵权即删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