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与六便士》② | 你愿意放弃所有,忍饥挨饿,也要追逐梦想吗?

昨天我们读到斯特里克兰本来在伦敦过着优渥的生活,却在40岁那年扔下太太只身一人跑到巴黎学画画。

那么,他在巴黎的生活会怎样,学画画过程中会遇到什么人什么事呢?让我们继续今天的阅读。

1

大概过了五年,我因为在伦敦呆腻烦了,决定到巴黎去暂住。

来到巴黎安居后不久,我就去看望在巴黎的朋友---德克·斯特罗伊夫。

斯特罗伊夫是个不入流的画家,画作非常糟糕。他非常热衷描绘平凡的人物和景象,笔下表现的是一种可怜的平庸的理想。

但不可否认,他的画符合大多数人的市井口味,所以很畅销,在巴黎赚了不少钱,尽管要忍受同行的各种取笑和鄙视。

他为人善良热情、慷慨大方,很重感情。他不断地被人伤害,但他善良的心产生不出怨恨。

他虽然是个糟糕的画家,鉴赏艺术的眼光却十分独到,和他去逛画廊绝对是难得的享受。

我来巴黎之前就已经得知他已经结婚了,娶了个英国女人,叫布兰奇,在蒙马特区开了个画室。

这次亲自到他家拜访,终于见到他的太太了。

她虽然没有丈夫所说的那么倾城倾国,但也算得上风姿绰约,正安静地坐在炉边做针线活,说起话来声音很动听,举止也很自然。

我看得出斯特罗伊夫很爱他的妻子,嘴里满是她的好,眼光根本无法离开她,一脸幸福的样子。

和他聊了一会儿,我问他认识不认识一个叫斯特里克兰的,他居然惊喜地说认识。

2

得知我也是斯特里克兰的朋友后,他更高兴了,非得拉我去见他们共同的朋友。

在上次来巴黎和斯特里克兰一起喝艾酒的同家咖啡馆里,我见到了斯特里克兰。

斯特里克兰留了红胡子,头发乱蓬蓬的,瘦得不行,身架形销骨立,还穿着五年前穿过的外衣,又破又脏,手脏兮兮的,手骨头凸显,青筋毕露。

当他抬头看到斯特罗伊夫的时候,脸上露出了厌恶的表情,又转头看到了我,只是淡淡地点了点头。

斯特罗伊夫自顾自地唠个不停,见斯特里克兰不大搭理他,半小时后,便无趣地走了。

我看得出他过得很潦倒,于是请他到一家餐馆吃饭。

吃饭过程中,我故意装着对他的遭际漠不关心,吃完后,他开始用很蹩脚的话语谈论起他自己。

来巴黎不久,从伦敦随身带来的少量钱财就耗光了,但他并没有垂头丧气。

每天只靠着一块面包和一瓶牛奶维持,对贫困坦然处之,过着一种完全依靠灵魂的生活。

没钱时,他就在巴黎做各种小工,但从未停止过锤炼他的技艺。

他总在画画,闭紧房门,独自摸索,浪费了大量的时间亲自去解决技术上的难题,其实这些难题前人都已经解决。

他好像被邪魅缠身,神智失常,好似生活在梦境里,不在意现实人生的一切。

3

他不大愿意把自己的画作拿给别人看,是因为他真的对那些画毫无兴趣。

每一次创作对他来说,都像是在燃烧体内旺盛的激情,等到这个过程结束,手中的画即使没有完成,或者画得好不好,他都漠然置之了。

他从没有想过像一般画者一样,费尽心思地推销、售卖自己的画作,或是将作品送去展览,以此换来果腹的食物和名气。

因为在他看来,画画只是为了把他那种强烈的个性彻底地倾倒在画布上,物我俱忘地把自己看到的景象画下来,毫不在意他人的看法。

即便眼光独到的斯特罗伊夫评价他是“非常伟大的艺术家”时,他脱口而出的却是:这他妈的关我屁事啊?

当我问他,“你认为你这么做值得吗?”的时候,他表示:

如果时光倒流,他依然会放弃舒适的家和作为普通人的快乐生活,哪怕在巴黎的日子看起来是如此艰难和落魄。

因为绘画对他来说,是一种表达和创造美与痛苦的过程,他不仅不以之为苦,甚至在灵魂深处感到快乐和自在。

斯特里克兰就是这样在巴黎我行我素地活着,画着自己的画,偶尔坐下来和朋友嘲讽一下时事。

更多的时候是自己一个人安静地坐着,魂不守舍的样子,对谁都不理不睬。

4

斯特罗伊夫对他很友善,多次提携他,帮他推销画作。可是斯特里克兰对他很粗鲁和无礼,常常在聚会时用刻薄的话猛烈地抨击这个老好人。

有一回,斯特罗伊夫请斯特里克兰到家中来看画作,把所有作品都搬出来后,正等待着评价。

不料斯特里克兰什么也没说,反倒是向他借了20法郎,说了声“谢谢”后就离开了。

为此,脾气温和、容易害羞的布兰奇对斯特里克兰的粗鲁和无礼却一反常态,愤愤不平地抱怨他的没有教养的行为。

斯特里克兰经常十分刻毒地冒犯斯特罗伊夫,斯特罗伊夫每次被气得甩手离开,但过不了多久,还会回到他身边,像一只笨狗一样摇尾乞怜。

有一次,我正跟他得聊得正欢,斯特罗伊夫走进来坐在我们身边之后,他就开始用刻薄的话猛烈地对其进行攻击。

这次他没有使用嘲讽的长剑,却抡起了漫骂的大棒,这顿突如其来的攻击来得毫无理由,以致斯特罗伊夫措手不及,完全失去了抵抗能力。

最后惊骇莫名、不知所以,泪水滚滚而下,仓皇而逃。

尽管这样,,好心肠的斯特罗伊夫也没有因此怀恨在心,依然大力赞美他的作品:

“美是一种玄妙而奇异的东西,只有灵魂饱受折磨的艺术家才能从混乱的世界中将其提炼出来。

当艺术家把美提炼出来之后,这种美也不是所有人都能认识的。要认识它,你必须重复艺术家的痛苦历程。”

(0)

相关推荐

  • 从《月亮与六便士》看女人的敏感性

    毛姆的小说<月亮与六便士>以法国后印象派画家高更的生平为蓝本,用第一人称"我"为叙述手法,描写了原是证券经纪人的查尔斯·斯特里克兰德为了追求绘画的梦想放弃了令人艳羡的工 ...

  • 法国女艺术家玛利.洛朗森,她的人体画作,具有抒情诗的韵味

    玛利.洛朗森,在20世纪上半叶,是一位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女艺术家! 在她年轻时,与很多在巴黎落魄的画家和诗人交往密切,如马蒂斯.毕加索.阿波利奈尔等,因此她的画风也深受他们的影响!但在绘画过程中,经过 ...

  • 《月亮与六便士》:如果只看到理想与现实,说明你没读懂这本书

    我觉得你像那种永不停歇的香客,走向一座也许根本不存在的神坛.--<月亮与六便士> 无论走到哪儿,我们身边都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半生汲汲营营,为碎银几两,沿着一条没有风景的道路庸碌奋斗,待到他 ...

  • 他是圣罗兰背后的男人,散尽家财,只为永远铭记爱人

    在您的生命中,犯下最严重的一个错误是什么? 有很多,非常多. 对我来说最大的错误就是爱上伊夫. 我的生命因此改变. 但这一切都是必须如此成就的宿命. ▼ 伊夫.圣罗兰和皮埃尔.博格 2017年9月8日 ...

  • 21天的阅读打卡能改变什么?

    21天的阅读打卡,能改变我什么?让我更加地热爱阅读,更加地爱上文字,更加地喜欢写写了,发现自己在进步~ 前段时间购买了当当阅读器,加入21天阅读打卡群,21天读三本书.打卡满21天,不仅有奖励,如再加 ...

  • 胡一一:《月亮和六便士》梦想,究竟有多大的力量|书评

    陈猷华:响箭喋血(下)父子情断|小说 文/胡一一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网上有句话很有名: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要实现了呢? 平凡如你我,在红尘辗转,为衣食奔波.心中是否还记得年少轻狂的英雄梦想啊. ...

  • 会演戏的人

    毛姆的小说<月亮和六便士>主人公是查尔斯·斯特里克兰,一个股票经纪人,生活也算富有,一双儿女长得也非常好,妻子艾美知书达礼,把家庭打理得井井有条.可是有一天斯特里克兰抛妻弃子,连工作都不要 ...

  • Soul的月亮与六便士

    Soul要做"社交元宇宙第一股". 作者 | 佳璇 编辑 | 园长 Soul真的要上市了.   就在2个月前,业内多家媒体报道,主打"不看脸"的社交平台Soul ...

  • 月亮和六便士

    <月亮和六便士>随感 周末.终于翻完了<月亮和六便士>最后的章节.本来很薄的一本书,却读了数日. 一直不怎么喜欢英国文学,除却文化差异的隔阂,其行文遣词总是难以讨喜. 尤其上了 ...

  • 《月亮与六便士》:理想与现实,孰轻孰重?

    毛姆的这篇小说主人公是以画家高更为原型的,故视频中用了大量与高更有关的图片.

  • 《月亮与六便士》:人生怎么过,才能不后悔

    生活中的你我,是一个光芒万丈的人?还是一个普通的上班族? 我想大多数人都是一个平凡的上班族吧. 人至中年,已婚,育有一两个孩子,脚踏实地追寻六便士,糊口饭吃. 这样的生活,并没有什么错. 但偶尔还是会 ...

  • 书籍荐读—月亮与六便士

    AI研习图书馆,发现不一样的世界 好书 荐读 月亮与六便士 蒋方舟说: "这个世界对小有才华的人是特别残酷的." 因为一方面他小有才华,看到了月亮的一点点光芒,他觉得现实太难以忍受 ...

  • ​《月亮与六便士》最经典的6句话,句句精华

    人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种生活. 作者:洞见·江徐 英国作家毛姆喜欢绘画艺术,尤其崇拜印象派画家高更. 当他前往高更生活过的塔希提岛旅行,亲见画作中的风景,深受震撼. 回来后,便以高更为 ...

  • 《月亮与六便士》经典语录:谁说的话也不能最终成为定论

    独具人气的语文杂志 <月亮和六便士>是英国小说家毛姆的三大长篇力作之一,成书于1919年.在这部小说里,毛姆用第一人称叙述了整个故事-- 一个英国证券交易所的经纪人,本已有牢靠的职业和地位 ...

  • 月亮与六便士 | 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

    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毛姆 01 - 第一次读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记得是在高中的时候,很显然,那个年纪,即使读懂了,也是一知半解,那个年纪,不需要月亮,也不需要六便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