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这么吃润肺又止血,但这几类人吃了等于催命符!

关于花生,在很多人的印象里,它不仅营养丰富,价格也实惠。而对于其功效也有很多,而且花生的做法也有很多,对于这样一个物美价廉的食物,大家不妨多吃点。

一、吃花生润肺又生血

花生性味甘、平,可健脾和胃、润肺化痰、益气止血,用于脾虚消瘦、食少乏力、干咳少痰、产后乳汁不足等症。花生中的脂肪可使肝内胆固醇分解为胆汁酸,促进排泄,从而降低血中胆固醇含量,用以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另外,花生含大量的植物固醇,对人的健康十分有益。尤其是β-谷固醇有预防大肠癌、前列腺癌、乳腺癌及心血管病的作用。

然而,花生是最容易感染黄曲霉菌的农作物。专家介绍,花生在生长的全过程中,都有可能感染黄曲霉菌,包括在地里生长期间。花生收获后受气温、气湿及储存条件的影响,更容易招致黄曲霉菌感染。黄曲霉菌在繁殖和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毒素(主要是黄曲菌毒B1),污染花生及其制品。现已查明,在保管不当的花生与花生油、花生饮料、花生酱中,都有可能存在此毒素。那么怎样吃花生才安全有益呢?

首先,要将外观呈黄绿色的花生剔除,然后用流动水浸泡、漂洗,再用干净水煮熟,滤去水而食之。黄曲霉菌毒素有水溶性,经过漂洗、水煮,花生所污染的黄曲霉菌毒素基本上溶到水里去了,吃煮熟的花生就较为安全,且易于消化吸收。

最近一项美国的新研究给爱吃煮花生的人带来了好消息:煮花生中能预防疾病发生的化学物质含量比鲜花生、晒干花生和烘烤花生多出4倍以上。

有人说,水煮花生不香不脆,用油炸行否?经过实验,黄曲霉菌毒素即使加温到200℃,也不能将其破坏,而且经过高温油炸,花生中的蛋白质、脂肪会变成杂环胺、多环胺等芳香类物质,增加其致癌性。因此,常食油炸花生,不宜提倡。

美国阿拉巴马州亨茨维尔市研究小组最近发现,花生中含有的植物化学物质有很强的抗氧化特性,它能够预防细胞退行性疾病伤害,其中包括癌症、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等。

不适宜吃花生的人群

需要注意的是,花生香脆可口、营养丰富、价格便宜,是男女老幼都喜欢的零食,但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吃它,如痛风患者,胆囊切除者,胃溃疡、慢性胃炎、慢性肠炎患者,想减肥的人,糖尿病患者,高脂蛋白血症患者。这些人群吃花生可能会给生命带来危害性,因此不宜乱吃。

花生又叫落花生、长生果。花生被全世界公认为是一种植物性高营养食品,被称为“长生果”、“植物肉”、“绿色牛奶”,名副其实。花生每100克含蛋白质27.6克,脂肪50克左右,且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占80%,钾674毫克,另含维生素C以外的多种维生素、亚油酸、卵磷脂、脑磷脂以及多种矿物质等,钙含量高,是猪肉的11倍,铁比牛奶高25%.

花生因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可以预防心脏病。花生衣含有止血素,有凝血止血的作用,所以吃花生不要弃花生衣。花生含有大量油脂、维生素,浆汁多,对口唇干裂、口角炎有防治作用。花生含有白藜芦醇化合物,有助于降低癌症和心脏病的发病率。中医认为,花生有醒脾开胃、理气补血、润肺利水和健脑抗衰老等作用。

花生食物相克表,和花生相克的食物

花生与毛蟹相克:花生仁与毛蟹相克。这是由于花生仁富含脂肪,毛蟹性寒、冷利,二者同食,多则致腹泻,且二者同食生化反应复杂。

花生与黄瓜相克:黄瓜性味甘寒,生食为多。花生仁多油脂,一般来讲,如寒凉之物与油脂相遇,会增加其滑利之性,因此,同食多食,极易导致腹泻,所以二者不宜同食。

螃蟹与花生仁相克:从食物药性上看,花生仁性味甘平,且脂肪含量高达45%,油腻之物遇冷利之物极易导致腹泻,所以蟹与花生仁不宜同时进食,对于肠胃虚弱的人来说,更应加倍注意。

疾病与花生食物相克,下面这些疾病患者忌食花生

胆囊病与花生相克:花生含有大量脂肪,需胆汁去消化。胆囊切除或胆囊炎患者,贮存胆汁的动能丧失或减弱,如食用花生,没有大量的胆汁帮助消化,常可引起消化不良。另外,由于没有胆汁贮藏,必然会增加肝脏分泌胆汁的负担,日久天长,将损害肝脏功能。

慢性胃炎与花生米相克:慢性胃炎患者消化功能降低,而生花生中所含的脂肪和蛋白251质,未经过高温处理,体内的各种消化酶对它不产生作用,因而易引起严重的消化不良,使胃炎症状加重,应绝对禁食。

骨折与花生相克:花生中含有一种促凝血因子,从花生仁红衣中提取的“血字1号”是治疗各种凝血功能低下和血小板减少疾病的良药,但对于骨折有血淤、血肿的患者,却会使淤血不散,有加重淤肿的作用。所以,骨折有淤肿的患者不宜食花生。

体寒湿淀及肠滑便泄者不宜食用花生。炒花生可助火生热,故阴虚内热及内火素旺者忌食。小儿不宜多食。此外,高脂血症者,胆囊摘除者,跌仆淤肿者均应慎食或忌食花生。

吃花生的坏处

花生的营养价值比粮食高,可与鸡蛋、牛奶、肉类相媲美。花生的脂肪含量是大豆的2倍多,所含蛋白质极易被人体吸收。对老年人和脑力劳动者有独特的好处,因而也得到“长生果”的美称。

花生的吃法很多,如生吃、煮熟、爆炒、油炸,但爆炒、油炸对花生中富含的维生素P和其他营养成分破坏很大,且使花生甘平之性变为燥热之性,食后极易生热上火。

水煮花生是最科学的食用方法,因为,水煮花生不温不火、易于消化、性味平和,还保留了花生中原有的植物活性物质,如植物固醇、皂角甙、白藜芦醇等,对防治营养不良、糖尿病、心血管病具有显著作用。

四类人不宜多吃花生

第一类是脾弱便溏者,因为花生中含有丰富的油脂,有缓泻作用。肠炎、痢疾、消化不良等脾弱者食用花生后,会加重腹泻,不利于疾病恢复。

第二类是高脂血症病人,因为花生中含脂肪较高,高脂血症病人食用后,会使血液中的脂肪升高,而血脂升高,往往又是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等的重要因素之一。

第三类是跌打瘀肿病人,因为花生中含有一种促凝血因子,跌打损伤、血脉瘀滞者食花生过多,会出现血液不散,加重瘀肿。

第四类是胆囊切除的病人,因花生中含有的脂肪需要胆汁去帮助消化,胆囊切除后,胆汁不能贮存,就会增加肝脏分泌胆汁的负担,时间长了,将直接损伤肝脏功能。

中国唐朝段成式《酉阳杂俎》中记载“形如香芋,蔓生”、“花开亦落地结子如香芋,亦名花生”.元朝人贾铭入的《饮食须知》载有“落花生,味甘,微苦、性平,形如香芋,小儿多吃,滞气难消”,“近出一种落花生,诡名长生果,味辛、苦、甘,性冷,形似豆荚,子如莲肉,同生黄瓜及鸭蛋食,往往杀人,多食令精寒阳痿”.明朝人兰茂的《滇南本草》亦有花生的记载。然而现今广泛种植者,则为南美引进无疑。

到明末清初,中国沿海地区花生种植较为普遍,多次从南美洲引种花生品种,当前一次为1887年,《慈黔县志》记载:“落花生,按县境种最广,近有一种自东洋至,粒较大,尤坚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