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韩片了不起,受教了

众所周知,隔壁韩国总是隔三差五地跟我们抢文化遗产,很无耻。
韩国人在文化渊源和历史文化上永远赢不了我们,但有一点不得不承认,他们拍的有些电影真是胜过我们。
最近有一部山水画风的黑白电影上映,口碑爆棚,讲的故事让观众不得不服。
《兹山鱼谱》
(자산어보)
上映日期:2021.3.31(韩国) 
片长:126分钟 
豆瓣评分:8.5
十八世纪末,朝鲜半岛。
全球海运日渐兴盛,天主教传入半岛,掀起了一股信仰热潮。
三兄弟丁若铨、丁若钟、丁若镛是信奉天主教的领军人物,也是朝鲜正祖李祘的亲信,他们官运兴隆,风头无量。
但在1800年,正祖突然驾崩,内宫贞纯王后金氏垂帘听政。
为了一揽大权,同时消除异己,天主教就成了贞纯王后重点打击的对象。
大量天主教徒被处死或流配,丁氏三兄弟也光荣地入狱了。
面对屠刀,三兄弟的反应大相径庭。
丁若钟傲骨挺立,宁死维护天主教,最后被斩首。
丁若镛(柳承龙 饰)从容淡定,不卑不亢,但求一死。
而丁若铨(薛景求 饰)立马认怂,正式与天主教划分界线,他给出的理由听起来也很有道理:
此时恐怕连上帝也抛弃了他,还是活命要紧。
丁若铨甚至还放出话,誓死听从指挥,要帮上面扫除邪教,十日之内连根拔起。
最终,朝廷放开一马,免除了丁若铨和丁若镛二人的死罪,将两人分别发配黑山岛与康津县。
黑山,就是片名中“兹山”,“兹”也是“黑”之意,因其“幽暗可怖”故得名“黑山”。
丁若铨、丁若镛兄弟从汉阳出发,同赴流配之地。
他们在罗州城北栗亭店分别,从此再无相见之日。
幸运保住了小命,丁若铨那是相当地开心。
分别时他甚至对兄弟说:“比起恐惧,更多的是激动。”
三兄弟当中,数丁若镛最有才华,他是哲学家、思辨家、文学家,集数门学问于大成者,著书无数。
他记下了自己兄弟丁若铨在这个荒岛上的生活,尤其是丁若铨呕心沥血写下的大作——《兹山鱼谱》。
但你要以为丁若铨只是写了这本书,那就太小看这部电影了。
在常人看来,高级知识分子去了荒山野岭、瘴气弥漫的穷乡僻壤,那该多悲惨。
没有可以高谈阔论的朋友,没有书看没有美人相伴,没有美酒美食,这样的人生该多么孤独凄凉啊,跟死了没啥区别。
但谁也没想到,丁若铨居然过的非!常!幸!福!
真是气死个人了。
他到了岛上,按政府安排,认识了一个胖大妈。
因为他气质儒雅、知书达礼、文质彬彬,大妈很快就看上了他。
大妈主动上门给他做饭,洗衣服,做家务,把丁若铨伺候得跟大爷一样。
丁若铨啥都没有,只能以身相许,一来二去,两人就结婚了。
这也算开了个“两班”知识分子下嫁农妇的先河,破除了高丽阶层分明不能通婚的等级制度。
在所有文化人眼里,实在是“伤风败俗、辣眼睛”。
不过丁若铨根本不在乎,自己早就没什么好名声了,索性破罐子破摔,很快就有了一儿一女。
来到这个荒岛上,那还有一大幸福,就是可以第一时间吃到各种鲜嫩美味的海鲜,这太便宜了吃货丁若铨。
在海边到处追着鱼吃的丁若铨,认识了一个打鱼小哥。
这小哥那对鱼一个门精,没有他不认识的鱼,没有他没切过的鱼肉,甚至公母的器官都分得清楚。
丁若铨对鱼类非常好奇,于是不耻下问,向小哥学习。
但小哥说了,俺可不跟你学,因为你是邪教罪人,我要离你远点。
这位小哥,名叫昌大,他有一个梦想,要读书出人头地,改变自己的私生子身份,让抛弃自己的老爸重新接纳自己。
他一直觉得,只要自己认真学习好四书五经,便能考取功名,出人头地,为人民谋取福利。
因为乡亲们税负太高,他背诵《明心宝鉴》着里的内容,去向政府讨个公道说法。
里长没一句废话,直接把他打了一顿关进了大牢。
昌大从前觉得丁若铨是个罪人,但自从认识到丁若铨的博学之后,他彻底服了,认丁若铨做老师。
丁若铨当然顺水推舟,收了这个弟子,能帮自己打鱼,还能认识各种鱼类,这种好事实在不可多得。
因为太好奇,丁若铨不停地提问题,让昌大都招架不住:“哎呀妈呀,你怎么那么多问题呢?”
丁若铨很认真说:“提问就是学习的过程,只会背诵的学习会误了国。”
昌大当时并不明白丁若铨的话,你说的是个啥,我根本听不明白。
后来,昌大踏入仕途,成为张进士。
他充满抱负,带着政治理想,决心铲除贪赃枉法的官员,真正给老百姓幸福。
结果,分分钟被教做人。
那些官场的老油子们,根本不用太费力,轻松设一个小绊子,就把昌大整得死去活来。
最后,昌大不得不黯然辞官回乡。
另一边,看透官场的丁若铨早已放下了对权力、名声的追求,只追求心灵的宁静。
长期固化的阶级秩序让他窒息,他看见“百姓以土地为田地,官府以百姓为田地”,看过政府的虚伪,看过统治阶级的剥削,所以他宁愿做一个自由的捕鱼人。
他把目光投向大海,那里最为纯净,在海洋里只有鲜活的、神奇的、平等的生命。
佐君王,救万民,救苍生,多么伟大但又难以实现的梦想啊。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实现不了梦想,那就按我的性情活着好了。
我只是想保全性命回家捕鱼,这有什么错呢?
与《思悼》探讨三纲五常、禁锢伦理的君臣父子关系不同,《兹山鱼谱》的立意显然更高。
它跳出了墨守成规的儒家学说范畴,讲述西学东渐背景下文化与文化、文化与信仰、信仰与信仰的碰撞。
学习的初心,是为了学以致用,如果不能用,死学问到底有什么用?
在这部电影里,可以看到韩国人对传统文化的推崇,承继了自己民族的传统思想,融汇了西方的先进学说,兼收并蓄,学以致用。
它也记录了韩国知识分子们的逐渐开化,从打破儒家文明次元壁,到融入现代文明的艰辛历程。
正如网友所说,看完以后心情复杂:
“我们有《论语》、我们有古诗·绝句、我们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但这样内容精彩令人回味无穷的电影,又是人家隔壁的......”
任谁看到这里,也都会想起,我们宋代,也有苏氏三兄弟。
苏东坡年轻时热衷于时政,经常针砭时弊,立志做一个精力旺盛、永不停歇的大愤青。
后来,苏东坡被流放南方,他写下“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还有“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往岭南做诗人”。
他做叫花鸡、东坡肉,写诗喝酒小发明,种菜斗嘴泡村姑,把日子过出了花来。
世间从此少了个政客,多了个美食家,一碗东坡肉,经典永流传。
苏东坡看到好吃的,看到好玩的,都会无比惊喜地记下来。
比如《猪肉颂》的“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面对人生起伏,很简单,“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这种坦荡豁达的士大夫精神,是多么的难得,我们在国产电影里没看过,《兹山鱼谱》拍出来了。
我们历史上有那么多好故事,偏偏我们拍不好士大夫精神,在浮躁的时代里,很难沉下心来拍一部好电影。
在文化的反思和创新上,我们真的需要向韩国电影人学习,也希望这样越来越少见的山水画风,出现在国产电影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