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芗斋:“蓄发如一”

网络文章,纷繁复杂,良莠不齐。既有读之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的真知灼见,亦有牵强附会、东拼西凑的垃圾文章,更有一些如玄幻小说般云山雾罩、故弄玄虚的。我辈习武之人,唯有努力提高自身水平,擦亮一双慧眼,才能在众多的文章中汲取营养。以我之见,通篇文章能够有一句话对自己有用,能够让自己记住就算是好的了。看此文用

秒,分享朋友圈只需3秒!

和美太极

重力是相对于地球引力来说的,是人体本身的重量。感受重力,需要人体与地面之间保持相吸又相斥的关系。这种关系很微妙,把握在浑元桩习者身上,即为人体既松沉向下接受地球引力又提拔向上心存拔地欲飞之念。有松沉而无提拔,不过似一堆泥巴而已,怎能感受到自我重力的存在?一把大锤不拎起来你怎知它的重量?在人与地面的相互争力作用中,地球引力是绝对的,与之相争的斥力是相对的。站桩者立在地上,引力大了易导致身体松懈,斥力大了又容易产生身体僵劲,懈和僵均为站桩者与地面争力失衡的表现,都难以体认自身的重力。长期的浑元桩训练,其首要任务便是通过放松去掉习者超出地面引力的那部分斥力(即身体支撑的多余用力,俗称僵劲),达到引力与斥力的二力争衡,使站桩者从这种争力中体认自身重力,是谓松沉劲。
重力又不单单是相对于地球引力来说的。比如小孩玩的弹弓,左手端弓架前推,右手握内置弹丸的弹兜向后扯。仔细分析,前推之手含有相对于后手的引力,后扯之手也有相对于前手的斥力,也可以说两手之间互有引力和斥力,这二力相争便决定了后手具有向前的重力。将此原理运用至浑元桩训练中,便不难理解习者各部位浑元互争状态下各个点内蕴的重力特性。试看,头部虚领与臀部下坐,其争力两端是互有重力的;两臂之间的开合,其争力两端也是互有重力的;大臂、小臂互为的拧裹,其争力两端更是互有重力的,凡此不胜类举。可否直接的说,引力决定重力,斥力决定争力。在浑元桩着力均衡的桩架上,任何一点与其对应的另一点,都含有相互作用的重力与争力,无数个点相互之间,每个点都能找到与其矛盾对立统一的另一点,最终构成整体力的浑元一争。
从这个意义上说,自身各部位的互为牵挂以及自身与身外的互为牵挂,皆为生成重力与争力的综合体现。
桩架的任何一点存有微许僵劲,马上会引起整个桩架的争力失衡,相应习者作用于体外的就不是浑元一争的整体重力,故拳论曰“拳本无法,有法也空,一法不立,无法不容”。
抡大锤砸一重物,不管用力向前还是向下,但最终力量是向下的,而且呈加速度,这是地球引力的作用,能大大增加大锤砸物的重量。如果大锤的重量为30斤,那你最好用刚好能克服30斤的力度去砸物,用力不及则抡不动大锤,用力过之又会克服大锤重力向下的运动惯性,一来砸不了几下就累了,二来重物的反作用力会震得你手臂生疼。可以这样说,当抡起大锤时,是蓄力的过程,大锤与地面产生争力;大锤落下时,是发力,大锤与地面产生引力,是大锤重力的作用,发力时身上千万不要发紧,一紧砸物反而无力。
由抡大锤之理推想大成拳发力。尽管大成拳有下劈、上钻、远炮、近崩、横削、斜栽等不同方向的发力,但归其一点,发力者的身体重心最终是向下接受地球引力的,为此拳论上讲“蓄力身形为高,发力身形为低”。即使发力向上的钻拳,发力者本身也有一个手钻身沉的互反争力。既为拳技,就要用力,何谈“无力中求有力”呢?须知这种用力是运动机体克服地球引力、克服空气阻力、克服外界物体反作用力的用力,无过之亦无不及。一言以蔽之,拳技的前半段为蓄力,体内充满争力,自身与身外也有争力;后半段为发力,是运动机体与打击目标及地球引力刻意相吸的过程,是重力作用于体外的一种体现。一用力(发紧)即为拙力,拙力势必影响到整体重力作用于外界的功效,此即“无力中求有力”。自身与身外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二力相接,又会产生彼此争力,所以王芗斋先生说“蓄发如一”。。可见,争力与重力始终是不可分割的矛盾统一的两部分。

内容仅作公益性分享、研讨、参考之用,不一定代表公众号意见,亦不一定完全正确,请客观思考,不盲从,不排斥。评论处大家可以补充文章解释不对或欠缺的部分,请勿谩骂。这样下一个看到的人会学到更多,你知道的正是大家需要的……

斯技旁门甚多,虽势有区别,概不外“壮欺弱”、“慢让快”耳,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5)而有也。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观耄耋御众之形,快何能为?

立如枰(6)凖(7),活似车轮,偏沈(8)则随,双重则滞。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欲避此病,须知阴阳,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

本是舍已从人,多误舍近求远,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学者不可不详辨焉!是为论。

(0)

相关推荐

  • 把握太极拳的虚实变幻,这个根本问题还真绕不过去!

    王宗岳说"练拳不谙虚实理,枉费功夫终无成."董英杰曰:"全部太极拳之精华奥妙,尽在虚实二字运用."虚实转换是太极拳的首要机理和第一要义,是太极拳保持中正稳定平衡 ...

  • 《拳禅一味》续 五十三

    41.下肢三角力与跪腿屈膝发力 一般人用劲,都是弯腿为蓄,直腿为发:大成拳却有一种逆常人思维的腿部蓄发,即跪腿屈膝发力,其中下肢的三角支撑起了很大作用. 只有逆向思维,才能卓立于大众,大成拳家正是这样 ...

  • 中考物理典型的40个易错点

    精品物理频道 2021-02-01 中考物理40个易错点 1.密度是物质的特性,和物质的质量.体积无关,但和物态种类有关(冰和水的密度不同),而气体的密度随温度的变化比较明显. 2.平均速度只能是总路 ...

  • 王芗斋先生说“蓄发如一”

    大国崛起 民风尚武  炼拳纪与修行手札 重力是相对于地球引力来说的,是人体本身的重量.感受重力,需要人体与地面之间保持相吸又相斥的关系.这种关系很微妙,把握在浑元桩习者身上,即为人体既松沉向下接受地球 ...

  • 名家解经典 | 曲直蓄发,折叠转换

    曲中求直,蓄而后发.力由脊发,步随身换.收即是放,放即是收. 杨澄甫注: 此三说总而言之,解说容易明了,"曲中求直"即随屈就伸之意."蓄而后发","力 ...

  • 怎样做到筋如弹簧,骨力如针,催动腰脊,蓄发内劲!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善言者,口若悬河.善拳者,气定如山.不言即言,无声胜有声.自古是,三尺龙泉,挥北斗七星.青龙偃月,千里走单骑.功为积累,拳为用.没功,就是废拳.没拳,功不得施展.你有, ...

  • 太极拳大师的心得体会:松沉圆活,调养蓄发

    2009年2月6日 晴 一.昨晚练拳,在做单鞭的时候,方老师指出了一个错误,两只脚不能呈外八字,虚脚要微微向外撇,只有这样,才能使裆圆. 二.今天下午在练习推手时,错误一次次的重演,手臂不能撑圆,腰胯 ...

  • 越南真人版“长发公主”蓄发10多年 秀发长1.35m

    童话故事里的每一位公主都有一头漂亮的长发,相信不少女孩从小就有一个长发梦吧. 小时候看<长发公主>,小鲜妹也曾一度幻想自己就是长发公主,等待着王子的到来,哈哈哈哈. 然鹅!长大后,我才发现 ...

  • 杨斌专稿 | 劲力的蓄发关系

    松是要获得沉.沉下去,为往下,松开来也是往下.其实下就是为了上,这些都是为劲力的形成而做准备.比如要形成劲力时,一松一沉向下,通过加速度沉下来,劲力送给下盘.下盘蹬入地下,地给出一个反作用力,通过两腿 ...

  • 一个魁梧骁勇、正直高傲、包头蓄发的印度少数民族——锡克族

    大家可能还记得,在1984年10月31日,印度女总理英迪拉·甘地被她的两个贴身警卫枪杀的事.枪杀她的这两个贴身警卫就是印度的少数民族锡克族人.那么,锡克族到底是怎样的民族?为什么这两个锡克族警卫要杀害 ...

  • 王芗斋的发力动作仍在我心中成为一个谜

    图片来源:公众号,大脸猫微笑 芗斋先生早年间曾与多个外国拳技高手比试过,如西洋拳世界冠军英格.杰姆士及日本武技高手八田宇作美.泽井健一等均击败对方.芗斋先生在世是,我曾询问过这些往世.我问芗斋先生,在 ...

  • 短发尴尬期如何过渡?赵今麦“一条龙”演示,让你蓄发过程不再丑

    说起赵今麦,现在应该没几个人不认识.作为一个02年出生的小童星最近还真是有点"来势汹汹",2016年出演了<小别离>中的学霸"金琴琴"让她小有名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