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的儿子竟是蠢死,陶渊明一看穿,便早早溜了,免了杀身之祸

王羲之有一个儿子,叫王凝之。

这人可以说是东晋最幸福的人了。但是老天给他开着一扇门的时候,一定是忘记帮他把窗户打开了。

他有着完美的身份地位,最具才气的美娇娘,但是在心理上终究是过于单纯,以至于死的原因也是蠢得离奇。

王凝之

完美身世

王凝之的父亲是王羲之,王羲之作为当时的书法大家,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更强的是,王凝之所在的王家,在东晋是数一数二的贵族。

晋代四大贵族阀门,王家位列其首。

报出琅琊王氏的名号,就算再能哭闹的孩子也会瞬间安静下来。

到了东晋的时候,从北方跟皇帝一起逃到南方,然后帮着皇帝稳固朝局。

当时称之为“王与马,共天下。”

马,指的是司马家族,就是大家熟知的统一三国,灭曹为晋的司马家族。

王就是琅玡王氏,当时以王导为首,是东晋宰相。

而王羲之是王导的侄子,那王凝之作为王羲之的次子,也是在王家核心成员圈内的。

再然后王凝之还娶了谢家的女儿,谢道韫。

这个谢家是什么来头?王家是四大阀门之首,谢家则排老二。

王凝之的老丈人是安西将军谢奕,

而谢道韫的叔父则是谢安,当时的宰相。

前后两个宰相都是自己人,自己与妻子的家族又是当世顶尖的家族,背后靠着两座大山,试问还有谁能够比他的背景更大?

因此王凝之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平步青云,他当过江州刺史、左将军、最后死在会稽内史任上。

会稽内史,听着名字感觉官不大,在当时会稽是一个郡,差不多统领现在宁波绍兴加杭州萧山部分的面积。

内史相当于一个地区最高长官,会稽内史就相当于会稽郡太守。

王凝之可以说是会稽郡的一把手,但是他的才能不能与他的官职相配,因此才有后来的祸患。

温室的花朵,终究经不起摧残

王凝之从小在温室中长大,没有经历什么困苦磨练,因此为人处世十分单纯。

他信奉五斗米教,也就是道教的一个分支,也称作正一道,因此与他在一起的人大多也是喜爱道教文化的,比如陶渊明,也是深受道家文化影响,才常常有着隐居的念头。

王凝之也是对信奉五斗米教的人信赖有加,认为每个人都会和他一样遵守教义教规。

其中就有一个人叫孙恩,他也是信奉五斗米教,是五斗米道士。

因此当孙恩造反的时候,王凝之是一点也不相信的。

王凝之就觉得,当初大家一起拿出五斗米入教,遵从教义,锄强扶弱,以道育德,如今怎么可能刀剑相向,带头造反呢?

于是王凝之就不听手下的谏言,放纵孙恩肆意妄为,企图他自己有一天良心发现,能够回心转意,以此来消灭叛乱。

但结果却是叛乱起义的人数越来越多,孙恩一直打到了会稽城下。

此时,王凝之才知道,晚了,孙恩是不可能自己醒悟的了。

手下人也纷纷劝诫,快准备城防,还为时不晚,只要能够坚守城池,以待援军,孙贼必败。

但是王凝之却没有这么做。

他开始设坛闭关,开始向上天借神兵天将。

出关之后,他长长松了一口气,告诉身边人,不要怕,自己已经借到了十万兵将。

众人十分诧异,问这么多兵将在哪里?

王凝之婉转一笑,我借的是神兵天将,你们怎么可能看得到,他们此时就在城头帮我打退敌军呢。

但是,很明显,城头的旗帜已经换成了,孙字。

守城将士退败回来禀报,孙恩已经攻入城内,手下听闻都纷纷逃离。

他们劝王凝之也先行撤离,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但是王凝之,又天真了起来,说:我与孙恩同信五斗米教,我知道他一定不会杀我。

于是就留在了府中。

等孙恩攻进府中,作为会稽郡的最高官员,王凝之被抓了起来,二话没说就被杀了,用来纪念这次不费吹灰之力的伟大胜利。

可以说王凝之真的是很单纯,单纯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地步,可以说是被自己蠢死的。

用她妻子的话说;“不意天壤之中,乃有王郎!”

谢道韫是万万没有想到,这天底下竟然还有王凝之这样的人啊!

王凝之作为陶渊明的贵人,是他推举陶渊明当官,按理说是要一心追随王凝之,以报知遇之恩。但是看到王凝之的“天真”,也难怪陶渊明早早离开了王凝之,隐居田园去了。

结语

强扭的瓜不甜

若是王凝之这一辈子都没有踏入官场,想必此生过的也是美满幸福吧。

但王凝之作为首屈一指的门阀子弟,又联姻了另一个强大门阀。

双重压力之下将其推上了不属于自己的舞台。

又生不逢时,适逢乱世,天下群雄并起,而天性纯真的他,一点也不适合这样的舞台,因此也难逃这样的命运。

谁能想到,本该有着幸福生活的贵公子,竟会遭此不幸。可以说是应验了,福兮祸之所伏,这句话。

在官场上表现出来的蠢,也并不能说他是蠢人,他作为王羲之的儿子,善草书、隶书。

后人评价王羲之四个儿子的书法称:“凝之得其韵,操之得其体,徽之得其势,涣之得其貌。”

若是他专心书法,喝点小酒,与妻女开开心心过点小日子,想必将有不少作品流芳百世吧。

(0)

相关推荐

  • 短史记399:孙恩之乱,王凝之和谢道韫截然不同的名士风度

    东晋安帝时,司马道子和司马元显父子掌控朝政,肆意妄为,导致政治日益腐败,一些野心家开始蠢蠢欲动,比如五斗米道的教主孙恩. 公元399年,流窜海外多年的孙恩听闻三吴一带已是民心骚动,于是率领信众反攻大陆 ...

  • 魏晋奇女嫁给书圣的儿子,却嫌弃丈夫窝囊,其夫很无辜又无奈

    作者:鲁速 配图:鲁速 / 编辑:清懿 <吴越春秋>系列第28篇原创 中国的历史上,最让人揪心和难过的就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因为这个时候的中国,是庶人不能翻身的时代,士族把持朝政,最后有了五 ...

  • 老公不能不优秀,有时候也不能太优秀

    在讲究门第的时代,豪门里走出来的世家子弟,多有风流人物,也不乏酒囊饭袋.东晋朝,海内一等一的望族琅琊王氏,出了个震烁古今的"书圣"王羲之,他的儿子们,则是优劣并有. 门阀绵延不绝, ...

  • 王羲之给儿子写的遗书,堪称“古今第一楷书”,现在已经失传了!

    中国的书法与武术以及其他一些门类的传统艺术有着许多的共同点,在武林当中,有非本姓者不传,非男孩者不传,非有缘人不传,非人品佳者不传等等传承仪轨. 而在古代的书法艺术的传承当中,同样也是如此,所以书法的 ...

  • 王羲之留给儿子的“传家之宝”,内含笔法精...

    王羲之留给儿子的"传家之宝",内含笔法精要,只可惜已经失传了! 有多书法经验的朋友都知道,从汉魏以来一直到明清时期,书法仅仅是文人的特有艺术,也可以称之为"贵族艺术&qu ...

  • 流传千年的“王羲之书论”,竟是伪造的!

    文|王呈祥 古人学问无遗力,这点不假,但首先要确保"古人"是真古人,"学问"是真学问.今天是<书谱>的第十六讲,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孙过庭论述古代书论真 ...

  • 父亲叫王羲之,儿子叫王献之,父子之间为何不避讳

    在中国历史上,父子都是书法家的情况并不少见,比如三国时期的钟繇和钟会父子,又比如唐朝时的欧阳询和欧阳通,再比如宋朝的米芾和米友仁父子.但是,最出名的还应是东晋时期的王羲之和王献之父子.王羲之自不待说, ...

  • 王羲之的儿子爽约,只用一句话辩解,就创造了3个成语

    在东晋时期,文人们养成了一个毛病,那就是率性而为,直来直去.按理来说,这应该是真诚坦率的行为,只不过晋人过于极端,根本不考虑他人的感受,让人受不了.当然,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尤其是明清时期的文人受到封建 ...

  • 这可是王羲之拿来启发自己亲儿子的干货

    小编在网上偶得一文,看完觉得很好, 在这分享给各位书友. 王羲之在其<笔势论十二章>并序第八章 观形章讲了十四种笔法,这里做一下分析. 夫临文用笔之法,复有数势,并悉不同.或有藏锋者大,藏 ...

  • 王羲之拿来启发自己亲儿子的干货!收藏

    黑土在网上偶得一文,看完觉得很好, 在这分享给各位书友. 王羲之在其<笔势论十二章>并序第八章 观形章讲了十四种笔法,这里做一下分析. 夫临文用笔之法,复有数势,并悉不同.或有藏锋者大,藏 ...

  • 王羲之:热死我了!

    热 死 啦!!! 夏日溽热难耐 气温直逼四十摄氏度 动辄大汗淋漓 无法外出 只好躲在家中饮茶读帖消暑 <热日帖> 释文:热日更甚.得书,知足下不堪之,同此无赖.早且乘凉,行欲往,迟散也.王 ...

  • 王羲之7个儿子,书法各个有一套!

    王羲之有七子一女,其子女几乎在书法上都有成就. 长子王玄之,字伯远,工草书和隶书.其妻何氏.玄之婚后不久病逝,身后无子,以其弟凝之之子蕴之为嗣.玄之生前曾参与父亲羲之主持的兰亭聚会,有帖传世. 次子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