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布局,Waymo筹集22.5亿美元扩大自动驾驶汽车业务

Google 母公司 Alphabet 的自动驾驶汽车部门 Waymo 刚刚从一大批投资者那里获得了巨额资金注入。该公司今天宣布,已从银湖,加拿大退休金计划投资委员会和穆巴达拉投资公司(阿布扎比的主权财富基金)以及汽车零部件供应商麦格纳国际公司,安德森·霍洛维茨,汽车零售巨头 AutoNation,以及 Alphabet 本身那里获得 22.5 亿美元的融资。这是该公司第一轮融资的初始募集。

Waymo 首席执行官 John Krafcik 说,Silver Lake 和加拿大养老基金的代表将加入 Waymo 董事会,作为投资的一部分。Krafcik 补充说:“我们一直将团队运动作为我们的使命,与我们的 OEM 和供应商合作伙伴,我们的运营合作伙伴以及我们服务的社区合作,以建立和部署世界上最有经验的自动驾驶技术。”

“今天,我们正在扩展该团队,增加了金融投资者和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他们带来了数十年的经验,投资并支持成功的技术公司构建变革性产品。通过与 Alphabet 一起注入资本和业务敏锐度,我们将加大我们在人员,技术和运营方面的投资,所有这些都将支持在全球范围内部署 Waymo Driver。”

该消息发布之前,《信息》(The Information)的一份报告显示,Waymo 的员工人数从一年前的 800 人几乎增加了一倍,总共有 1,500 名员工,称为 “ Waymonauts”。该公司的年度成本估计约为 10 亿美元,而据报道其自动驾驶出租车业务 Waymo One 的年收入仅为数十万美元。到目前为止,Waymo 尚未分享其 600 余辆车队中的客户数量,但 Waymo 去年 12 月表示,每月有 1,500 多人使用其乘车服务,自 2017 年推出以来,该服务已为超过 100,000 人提供了服务。

Silver Lake 联合首席执行官 Egon Durban 在一份声明中说:“ Waymo 是自动驾驶技术的公认领导者,是唯一一家提供公共乘车服务的自动驾驶汽车公司,并且正在成功地扩展其完全无人驾驶的体验。” “我们与 Waymo 致力于使我们的道路更安全的承诺高度吻合,并期待着携手合作,在美国及其他地区推动和扩大 Waymo Driver 的规模。”

为了提高利润,Waymo 最近宣布将开始在美国两个州的 “有前途的” 商业路线上测试自动驾驶卡车。装有 Waymo 技术栈的克莱斯勒 Pacifica 货车将在无人驾驶的彼得比尔特卡车之前绘制道路图,这是一个名为 Waymo Via 的项目的一部分。Waymo 将 Waymo Via 描述为侧重于 “各种形式的货物交付”。它包括短途和长途交付,从跨州运输到本地交付。

但是 Waymo 面临强大的竞争对手,包括 TuSimple,Thor Trucks,Pronto.ai 和 Aurora,其中最后两家在 2 月吸引了 5.3 亿美元的投资,估值超过 20 亿美元。还有自动驾驶卡车初创公司 Ike,由前 Apple,Google 和 Uber Advanced Technologies Group 工程师创立,已筹集了 5200 万美元。还有获得风险投资支持的瑞典无人驾驶汽车公司 Einride。同时,前 Battery Ventures 副总裁 Paz Eshel 和前 Uber 和 Otto 工程师 Don Burnette 最近为其创业公司 Kodiak Robotics 筹集了 4,000 万美元。更不用说 Embark 了,它将无人驾驶系统集成到了 Semis 中,并与 Amazon 进行了飞行员运输货物的工作。当然,还包括戴姆勒和沃尔沃等老牌自动驾驶卡车解决方案。

- www.AutoNode.cn -

| 特斯拉Cybertruck | 福特野马Mach-E |

小鹏P7 | 宝马IX | 2020电气化

| 法拉第FF91 | 拜腾Byton |

奥迪 e-tron sportback | 现代Vision T |

| 大众 ID | 捷豹驾驶员监控 |

| 宾尼法利纳 Pura Vison | 雷克萨斯 UX 300e |

AutoNode(公众号 ID:autonode99)AutoNode 伴随着这个交通变革的时代而来,除了把最新的新能源汽车资讯推送给读者,我们还会锁定最前沿的技术突破、最具活力的创新交通工具、最具前瞻性的行业信息、包含交通科技、无人驾驶、电池技术、新充电设备、共享交通、材料科技、地图软件、物联技术、人工智能等,带来一手的报道。同时,我们还会把 AutoNode.cn 打造成一个平台。链接制造商(汽车,自行车,公共汽车或卡车等),供应商,公用交通事业,电池制造商,移动或服务提供商,无人驾驶技术团队等,把专业的、对新能源车感兴趣的用户、关心交通科技发展的读者融合进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