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最好的修行是,断舍离
作者:李思圆
来源:温暖的女子(ID:wennuan-312)
摄影:AK47
在《庄子》里有一句话:“其奢欲深者,其天机浅也。”
生活,从来都是越朴素,越高贵;越简单,越幸福。
如一代圣人曾国藩,从立德,立功和立言的“三不朽”功绩中,给我们做了最好的垂身示范。
让我们在人生道路上,学会更好地去修正和完善自我。
断绝惰性
曾国藩说过一句话:“百种弊病,皆从懒生。”
一个人身上存在的缺点也好,弊病也罢,都跟懒惰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曾国藩身上曾有诸多不足,比如妄言,傲慢,好色,为此,他给自己定下了严格的戒律。
他坚持每天早起,无论刮风下雨,无论严寒酷暑,都能做到闻鸡起舞。
他坚持做反省,每日以楷书写日记,每日读史十页,每日记“茶余偶谈”一则。
这些好习惯,他几乎终身未间断。
正因他的勤奋和坚持,他变得越来越优秀,也成就了他一代晚清名臣的美誉。
每个人都有惰性,区别在于,你是否可以战胜它。
如果任其肆意滋长,只会让自己耽溺下去。
若肯发奋改进,则可以更好地去克己和修身。
听过这样一个故事。
从前有一个晋国人叫陶侃,他老来罢官闲居,找不到什么事做,也没什么可做的,于是便主动去搬砖。
晨间他把一百块砖,由斋里搬到斋外,暮间把一百块砖,由斋外搬到斋里。
邻里看了不解,于是问他为什么要多此一举。
他回答说,我搬砖,是为了不让身体倦怠,不让思想松懈,身心皆受益。
在《劝民》中有一句话:“不见闲人精力长,但见劳人筋骨实。”
人一旦懒惰,会招来许多弊病。
不锻炼,身体就会出毛病;不读书,脑子就会生锈;不进步,就有被淘汰的可能。
生活中,有太多的问题,都是从懒惰中滋生出来的。
只有克服惰性,做到自律,不断去规范和约束自己,才能改过自新,甚至重获新生。
舍弃贪欲
《史记》有一句话说:“欲而不知止,失其所以欲;有而不知足,失其所以有。”
每个人活在这个世上,大抵都有对名利的贪求和执着。
但要在欲壑难填的深渊中,学会明哲保身,学会抽身而退,需要极大的智慧。
作为晚清大臣的曾国藩,虽位高权重,却也身处危机之中。
为此,他选择了以退为进,以让取和的态度。
于名,曾国藩在平时不仅从不独占功劳,还时常把功名让给下属,在镇压太平天国,立下第一功劳后,甚至却主动提出,解散湘军,并递交辞呈。
于利,曾国藩虽然做大官,却一辈子坚守清廉,不仅未借机发财,并把俸禄分给众湘军,在将领们都盖房置地时,他却甘愿只得55亩地和一座小宅院。
正因为他的不贪,所以即便身居高位,也并没有引起皇帝的疑心和众臣的嫉妒,反而得到了赏识和尊敬。
曾国藩曾说过一句话:“久利之事勿为,众争之地勿往。”
一个人懂得急流勇退,更易避风头,藏锋芒。
懂得财散人聚,反而更易得人心,躲祸患。
《让王篇》中,有这样一则故事。
楚国有一个屠夫叫屠羊,楚昭王在外逃难时,他立下了很大功劳,但在楚昭王复国后,打算给他官做时,他却拒绝了。
他说,“楚王失去他的故国,我跟着失去了卖羊肉的摊位。现在楚王恢复了王土,我也恢复了羊肉摊,生意仍很红火,还要什么赏赐呢?”
试想如果屠羊真接受了,此份功大于劳的官职,只会为自己带来更多的嫉妒,甚至为自己埋下不可预知的祸患。
老子在《道德经》中写道:“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毕竟,你若搅入众人都想得的利和争的益当中,肯定会招来诸多的明枪暗箭。
人一旦得了太多德不配位,或名不副实的好处,只会让自己陷入众矢之的的困境中。
争强好胜,只会招来冤家路窄。争名夺利,只会造成反目成仇。
唯有保持清心寡欲和淡泊名利,才能给自己带来真正的平静和自在。
扫除杂念
看过这样一段对话。
曾有人问曾国藩:“你平时日理万机,政务繁忙,还要做学问,写家书,究竟是如何做到的?”
他说:“当读书,则读书,心无着于见客也;当见客,则见客,心无着于读书也。”
物来顺应,未来不迎,当时不杂,即过不恋。
一个人想要成事,就不能心猿意马,要专注在当下。
杂念越多,只会消耗你的时间和精力。思绪太繁,只会扰乱你的节奏和秩序。
有一则佛学故事。
有一天,一个禅师刚刚用完午餐,一位商人来请求禅师为他除惑解疑,指点迷津。
禅师将他带入一间静室中,十分耐心地听,商人诉说自己的苦恼和疑惑。
商人诉说了很久,有对往事的追悔,也有对未来的担忧。
最后,禅师示意他停下来,问他:“你可吃过午餐?”
商人点头说:“已吃过。”
禅师又问:“炊具和餐具可都收拾干净了?”
商人忙说:“是啊,都已收拾好了。”
接着商人急切地问禅师:“您怎么总问我不相关的事情呢?请您给我的问题一个答案吧!”
但是,禅师却只对他微微一笑,说:“你的问题你自己已经回答过了。”接着就让他离开静室。
过了几天之后,那位商人终于醒悟了,明白了禅师话语中的道理,来向禅师致谢。
禅师这才对他及众弟子说:“谁若对昨天的事念念不忘,追悔烦恼,或者对明天的事忧愁妄想,他将无法获得真正的快乐!”
许多时刻,我们的烦恼,皆因杂念太多。
毕竟过去的已过去,想再多都是白费力气。明天的归明天,想再多也都是徒劳无益。
只有活在此刻和当下,不被太多意念困住,不被过多妄想缠住,才能得到解脱和自在。
老子说过一句话:“万物之始,大道至简,衍化至繁。”
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场断舍离的修行。
想要活得从容达观,只有不断去努力和精进。
惰性,当断,以弥补和完善自身的不足。
贪欲,当舍,还自己内在的平静和安宁。
杂念,当离,让人生回归到简单和纯粹。
与朋友们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