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最好的修行是,断舍离

作者:李思圆

来源:温暖的女子(ID:wennuan-312)

摄影:AK47

在《庄子》里有一句话:“其奢欲深者,其天机浅也。”

生活,从来都是越朴素,越高贵;越简单,越幸福。

如一代圣人曾国藩,从立德,立功和立言的“三不朽”功绩中,给我们做了最好的垂身示范。

让我们在人生道路上,学会更好地去修正和完善自我。

断绝惰性

曾国藩说过一句话:“百种弊病,皆从懒生。”

一个人身上存在的缺点也好,弊病也罢,都跟懒惰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曾国藩身上曾有诸多不足,比如妄言,傲慢,好色,为此,他给自己定下了严格的戒律。

他坚持每天早起,无论刮风下雨,无论严寒酷暑,都能做到闻鸡起舞。

他坚持做反省,每日以楷书写日记,每日读史十页,每日记“茶余偶谈”一则。

这些好习惯,他几乎终身未间断。

正因他的勤奋和坚持,他变得越来越优秀,也成就了他一代晚清名臣的美誉。

每个人都有惰性,区别在于,你是否可以战胜它。

如果任其肆意滋长,只会让自己耽溺下去。

若肯发奋改进,则可以更好地去克己和修身。

听过这样一个故事。

从前有一个晋国人叫陶侃,他老来罢官闲居,找不到什么事做,也没什么可做的,于是便主动去搬砖。

晨间他把一百块砖,由斋里搬到斋外,暮间把一百块砖,由斋外搬到斋里。

邻里看了不解,于是问他为什么要多此一举。

他回答说,我搬砖,是为了不让身体倦怠,不让思想松懈,身心皆受益。

在《劝民》中有一句话:“不见闲人精力长,但见劳人筋骨实。”

人一旦懒惰,会招来许多弊病。

不锻炼,身体就会出毛病;不读书,脑子就会生锈;不进步,就有被淘汰的可能。

生活中,有太多的问题,都是从懒惰中滋生出来的。

只有克服惰性,做到自律,不断去规范和约束自己,才能改过自新,甚至重获新生。

舍弃贪欲

《史记》有一句话说:“欲而不知止,失其所以欲;有而不知足,失其所以有。”

每个人活在这个世上,大抵都有对名利的贪求和执着。

但要在欲壑难填的深渊中,学会明哲保身,学会抽身而退,需要极大的智慧。

作为晚清大臣的曾国藩,虽位高权重,却也身处危机之中。

为此,他选择了以退为进,以让取和的态度。

于名,曾国藩在平时不仅从不独占功劳,还时常把功名让给下属,在镇压太平天国,立下第一功劳后,甚至却主动提出,解散湘军,并递交辞呈。

于利,曾国藩虽然做大官,却一辈子坚守清廉,不仅未借机发财,并把俸禄分给众湘军,在将领们都盖房置地时,他却甘愿只得55亩地和一座小宅院。

正因为他的不贪,所以即便身居高位,也并没有引起皇帝的疑心和众臣的嫉妒,反而得到了赏识和尊敬。

曾国藩曾说过一句话:“久利之事勿为,众争之地勿往。”

一个人懂得急流勇退,更易避风头,藏锋芒。

懂得财散人聚,反而更易得人心,躲祸患。

《让王篇》中,有这样一则故事。

楚国有一个屠夫叫屠羊,楚昭王在外逃难时,他立下了很大功劳,但在楚昭王复国后,打算给他官做时,他却拒绝了。

他说,“楚王失去他的故国,我跟着失去了卖羊肉的摊位。现在楚王恢复了王土,我也恢复了羊肉摊,生意仍很红火,还要什么赏赐呢?”

试想如果屠羊真接受了,此份功大于劳的官职,只会为自己带来更多的嫉妒,甚至为自己埋下不可预知的祸患。

老子在《道德经》中写道:“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毕竟,你若搅入众人都想得的利和争的益当中,肯定会招来诸多的明枪暗箭。

人一旦得了太多德不配位,或名不副实的好处,只会让自己陷入众矢之的的困境中。

争强好胜,只会招来冤家路窄。争名夺利,只会造成反目成仇。

唯有保持清心寡欲和淡泊名利,才能给自己带来真正的平静和自在。

扫除杂念

看过这样一段对话。

曾有人问曾国藩:“你平时日理万机,政务繁忙,还要做学问,写家书,究竟是如何做到的?”

他说:“当读书,则读书,心无着于见客也;当见客,则见客,心无着于读书也。”

物来顺应,未来不迎,当时不杂,即过不恋。

一个人想要成事,就不能心猿意马,要专注在当下。

杂念越多,只会消耗你的时间和精力。思绪太繁,只会扰乱你的节奏和秩序。

有一则佛学故事。

有一天,一个禅师刚刚用完午餐,一位商人来请求禅师为他除惑解疑,指点迷津。

禅师将他带入一间静室中,十分耐心地听,商人诉说自己的苦恼和疑惑。

商人诉说了很久,有对往事的追悔,也有对未来的担忧。

最后,禅师示意他停下来,问他:“你可吃过午餐?”

商人点头说:“已吃过。”

禅师又问:“炊具和餐具可都收拾干净了?”

商人忙说:“是啊,都已收拾好了。”

接着商人急切地问禅师:“您怎么总问我不相关的事情呢?请您给我的问题一个答案吧!”

但是,禅师却只对他微微一笑,说:“你的问题你自己已经回答过了。”接着就让他离开静室。

过了几天之后,那位商人终于醒悟了,明白了禅师话语中的道理,来向禅师致谢。

禅师这才对他及众弟子说:“谁若对昨天的事念念不忘,追悔烦恼,或者对明天的事忧愁妄想,他将无法获得真正的快乐!”

许多时刻,我们的烦恼,皆因杂念太多。

毕竟过去的已过去,想再多都是白费力气。明天的归明天,想再多也都是徒劳无益。

只有活在此刻和当下,不被太多意念困住,不被过多妄想缠住,才能得到解脱和自在。

老子说过一句话:“万物之始,大道至简,衍化至繁。”

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场断舍离的修行。

想要活得从容达观,只有不断去努力和精进。

惰性,当断,以弥补和完善自身的不足。

贪欲,当舍,还自己内在的平静和安宁。

杂念,当离,让人生回归到简单和纯粹。

与朋友们共勉。

(0)

相关推荐

  • 一句古语 | 百种弊病,皆从懒生。

    曾国藩曾说:"百种弊病,皆从懒生."意思是说,各种坏毛病都是由懒惰开始的. 曾国藩一生最强调就是治懒:"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百 ...

  • 烧结砖有着优异的热惰性指标

    热惰性是指建筑物外墙体围护结构材料抵抗温度变化的能力.热惰性指标是用D值表示的,是表征围护结构材料对周期性温度波动在其材料内部衰减快慢程度的一个无量纲指标,单层材料结构D=R·S:多层材料结构D=∑R ...

  • 闲话镇国寺塔

    镇国寺塔亦称西塔,2014年被列为世界遗产(是我国第46个世界遗产的京杭大运河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国的古塔中,四方形古塔仅有两座,一座是西安的大雁塔,一座是高邮的镇国寺塔.镇国寺塔留存唐代古塔的建筑风 ...

  • 《素书》:如果浅薄是人生的弊病,那贪欲就是导致浅薄的根源

    一.浅薄,是人生处事之中极大的弊病.如果说善良与厚道,是奉养德行.修养心性的根本,那么浅薄就是对应着善良与厚道,完全相反的人生态度.浅薄的人会带着自己极其偏执而又狭隘的认知与人处事,他们在与人发生利益 ...

  • 为什么说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老禅师一句话说出原因!

    日常生活中总有些亲朋好友破坏你的好事,遇到这样的人再好的关系也不要忍,你的忍耐就是对他们的纵容,只会愈演愈烈!

  • 成年人最高级的修行,是断舍离

    洞见 不是每一种观点,都可以叫洞见 1306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作者:洞见·辞愚 物来顺应,未来不迎,当时不杂,既过不恋. ♬ 点上方绿标可收听洞见主播简宁朗读音频 人生是一场漫长的跋涉. 驮负的太多 ...

  • 断舍离,是一个人最高级的修行

      <道德经>中有言:"万物之始,大道至简,衍化至繁."   生活从来都是,越简单,越幸福.   多余的物欲,当断:无用的交际,当舍:消耗你的人,当离.   因为,你只 ...

  • 修行的最高境界,无非就是“断舍离”

    修行居   老子说:大道至简. 一个人的层次越高,越简单. 修行的过程,就是不断舍掉一些东西,卸掉心上的负累. 让生命保持一份简单,轻装上阵,才能不负当下,拥抱未来.   一.无能为力的事,当断! 古 ...

  • 红薯教我断舍离——来一场饮食的修行

    本篇文章是一位网名叫"只生欢喜不生忧"的女生写的.她的名字已经非常清楚地表明了本文的宗旨:只吃红薯的人,只生欢喜不生忧. 红薯餐,不仅能调理身体,带来健康,更重要的,它还是一种心灵 ...

  • 王阳明:最好的修行是,断舍离。

    ZAKER生活 2020-10-31 21:11 人活到极致,一定是素与简. 生活,从来都是越朴素,越高贵:越简单,越幸福.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最好的修行,是断舍离. 01 断绝贪欲 王阳明说:& ...

  • 一半江湖、一半山林:生活中最好的修行,是断舍离

     在断舍离的主张里 深藏着人间清欢的美好 作者:鸿雁 | 图片:网络 点击下方绿标 主播韩枫朗读 雨声渐渐住了,银白色的月光重新从云层里钻出来,透过薄薄的纱帘,洒在书案上.一杯茶,一卷书,一个人,简单 ...

  • 《断舍离》~放下执念

    远离执着即是净土 很多时候,人们不肯放手只是因为等待太久,付出太多,余下的那一点点坚持只是为了证明自己曾经的付出和等待并非徒劳. 其实这样的执着是过去的执着,这样的等待是过去的等待. 当生活陷入等待的 ...

  • ”断舍离“!用这6个办法,清理下你的大脑吧!

    ”断舍离“!用这6个办法,清理下你的大脑吧!

  • 断舍离,才算是最佳的余生

    人自呱呱落地就在不停地做着加法.学各种各样生存技能,不停累积各种各样常识,不断扩展自身的社交圈.这种过程使我们产生自身的人格,得到必要的能力,让心灵更加丰富多彩,格局更加开阔,生命更加厚实. 但伴随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