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企业都困惑:流程分级的3个问题及2个常见误区 || 流程管理实践059

最近,和一个企业流程部门负责人沟通流程工作,他提到一个很多企业常见的几个困惑,流程如何分级?流程分到几级?流程分层与分级的区别?简单总结一下,做一个快分享。

一、流程如何分级

1. 流程分级及一般定义

通常,我们把企业流程分成4级(见上图),0级为流程总图,1级为业务域,2级为子业务域,3级为流程,4级为子流程。

有朋友曾问我一个细节问题,为什么从0级开始,而不是直接从1级开始,你对照组织架构想想,1级部门、2级部门又是从哪里开始的?如果公司组织架构定义为1级部门,那么所有的部门都要从2级部门开始定义,这显然是不对的。

2. 常见误区,所有流程是需要严格遵循流程等级定义的

这里存在一个非常大的误区,很多企业认为,既然上面已经给出了每级流程的定义,是否所有的流程都是按照此严格定义呢,比如所有的2级流程一定就是指业务子域,或者只有业务子域才能称之为2级流程。

这是错误的。我们上面给出的4级流程定义,是指通常情况下,比如在一定企业规模、一定流程管理水平的情况下,大部分情况下可能符合这个层级关系。

但是,这不是绝对的。不一定就4级,比如某一个业务,管理精细化程度比较高,可能会到6级,甚至更多层级。相反,某一个业务,本身就没多少内容,可能到2级已经满足企业现阶段需要了,所以这个业务的2级实际上不是业务子域,而是具体流程。

这个就好像我们说行政级别,一般是国家-省-市-县-镇-村,但基于管理的目的,还存在另外的情况,比如直辖市,再比如中国-广东省-东莞市-虎门镇/南城区-XX村。

有的企业把所有的流程硬性整理成三个级别(其实就是把3级及以下流程直接整合在一个层级上),虽然流程清单看起来很整齐好看,但这样做是错误的。

3.常见误区,高级别流程一定比低级别流程更高阶、更重要

这是错误的,因为流程层级是同一个业务域内相对概念,但从整个公司流程架构上看,有一些业务域2级流程可能已经是一个具体的流程,但有一些业务域4级流程还是业务子域,这种情况下,就不能简单地说,这个4级流程比那个2级流程等级更低,不同业务域没必要作比较。

二、流程分到几级

1.管理精细化程度影响流程层级

大致规律是,精细化管理水平越高,流程层级越多,管理越粗放,流程层级越小。有的企业预算管理就2个流程,有的企业则有近20个流程。这和组织复杂度、业务复杂度、管理模式及精细化程度都有关系。

2.分到几级比较合适

具体到几级,首先没有标准答案,不能为了分级而分级,还是要基于管理的需要,容许不同业务领域不同的层级。

但是,根据我的经验,企业流程一般到6级基本上是足够用了,而且6级流程已经很少了,具体流程大部分都是3、4级。

一般而言,如果6级流程比重过高,就要考虑是否存在整合简化的必要性。相反,如果2、3级流程比重过高,4、5、6级流程很少,就说明很多工作精细化管理水平还不足。

流程管理这件事,也是从无到有,从粗到细,再从细到简,不断循环提升的过程。

三、流程分层和流程分级的关系

狭义上讲,流程分层和流程分级没啥区别。

广义上,我倒是建议可以尝试区分一下这两个概念。

流程分层,更多是基于组织管控模式下的层级,比如公司流程分为1-6级,哪怕是第6级流程,也是定义跨部门协同的工作文件。但如果这家公司有事业部,事业部下面又有复杂的部门设置,这个时候,事业部可以制定事业部1-6级流程,那么这个时候流程这个事情就分层了,分为公司层、事业部层/分公司层/子公司层。

从这个角度讲这两个概念,可以简单理解为流程分层>流程分级,在同一个流程层可以分级。再类比组织架构,集团有自己的1级部门,子公司也可以有自己的1级部门。

当然,如果在管控模式上,完全是运营管控,组织又没那么复杂的话,流程也可以不分层,公司流程文件内容描述可以直接写到事业部下面的部门的具体岗位。就好比,有的公司虽然有事业部设置,但事业部和其他1级部门基本上一样的管理模式,只是在业绩核算上有一定的差异性,这种情况下,此公司的流程体系是没必要分层的。但,如果事业部作为一个独立的经营主体,有充分的经营权,这个时候往往就采取流程分层的模式,事业部是有权利制定内部多层级的流程制度的。

所以,企业流程体系整体建设,首先我会建议分层管理,公司流程、中心流程(各中心对此层级流程有足够的管理权,但要遵循公司流程的相关要求),然后公司流程再分为1-6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