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东方之日:彼姝者子,在我室兮
国风·齐风·东方之日
东方之日兮
彼姝shū者子 在我室兮
在我室兮 履我即兮
东方之月兮
彼姝者子 在我闼tà兮
在我闼兮 履我发兮
日与月既是起兴,应该是实言。红日与明月挂于东方,交代的是时间背景。兴也是为了言女子的美貌如东方之日皎洁亮丽。
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曰:“古人言颜色之美,多取譬如日月”。宋玉《神女赋》:“其始来也,耀乎若日月初出照屋梁:其少
进也,皎若明月舒其光。”
曹植《洛神赋》写洛神“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而远处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
月的朦胧把女子映衬得更加妩媚动人,月的忽隐忽现恰似新婚女子的几分羞涩。
“彼姝者子”,姝,美好;
邶风·静女: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室”字。古代房屋,前面的一间大厅叫堂,后面的中间一间叫室,室的东西两间叫房。
《论语 先进》:
子曰:“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门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孔门十哲之一的子路性格刚直,好勇尚武,因此,他的鼓瑟的声音中有杀伐之声,所以孔子说:由在我门中,如何弹出这样的音调。本意是担心子路性刚而不得寿终,故加以抑制。门人不解孔子语意,因此不敬子路,孔子再用比喻加以解释,说子路的修养造诣已经升堂,但尚未入室而已。“升堂入堂”也是这样来的。
“闼”字是“门内”之义,古人住宅可分为大门和二门(又叫寝门)内宅。我们刚学过的《著》也是讲新婚夫婿“俟我于堂乎而”,还是在厅堂之中,未曾进入内室。内室通常是唯有夫妇可以共处的地方,
复沓赋“在我室兮”“在我闼兮”,男子喜不自禁的情感跃然纸上,因为他朝思暮想的女子此时真真切切就在其室,就在其旁!
履我即兮(履我发兮)
履:踩
“ 即 ”“ 发”三字的解释历来众说纷纭。
即(xī): 膝盖。于鬯《香草校书》:“即”即“卩”,亦即“膝”。杨树达《积微居小学述林》亦有此说。古代跪坐在席上,所以能踩到膝。
发: 脚,足。于鬯《香草校书》:“发”即“足”,古人席地跪坐,两足在后,脚心朝上,成八字状,此即“发”。杨树达《积微居小学述林》说同。
履我即兮(履我发兮)看来,似乎是这种美女与诗人亲昵动作。所以李山解读中,认为这是齐地闹洞房的戏谑。
另:高亨《诗经今注》 认为:”即“借为笫, 席子。古人无病不设床,就地铺上席子,人坐卧在席上。
《诗经今注》云:“发(發),借为 ( ) , 苇席。”
“即”和“发”都解释为“席子”,我觉得,这样似乎更合理些,诗中男子(新郎)对于这种如东方之日的美女,进入他的内房,甚至踏上其席,似梦非梦般的感觉使得男子反复地歌咏, 反复地确认,于是情不自禁地发于声而赋之于诗, 倾泻其狂热的爱恋与欣喜。
如此来看,我认为《东方之日》大概既不象现代大多认为的幽会诗,也不是闹洞房,当是这位男子光明正大的得到了”彼姝者子“的新婚燕尔诗。他望着东方升起红日,看着眼前如红日般皎洁亮丽的美女,幸福的吟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