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菜人

经常来老家村里卖菜的,是一个二十七八岁的小伙子。

一辆比正常车辆大一点儿的电动三轮车,车厢里分两层整整齐齐的摆放着日常用品:下层是生姜、土豆、西红柿、黄瓜、豆角、大辣子、豆芽等;上层是豆腐、洋葱、绿葱、韭菜、芹菜、香菜、绿菜苗,还有饺子皮、面条、麻食、棍棍面、凉皮、馒头、凉乔粉等等。下面是筐子,上面是盘子。随带的托盘秤,放在驾驶室旁边座位下,他停下来卖菜的时候就打座椅下面掏出来,放在平整的地方用。

卖菜的车,到我们村来的时候,多停在我家旁边路上,靠近屋后那座石桥的核桃树阴凉处。干喇叭里录着当天车载的菜品、食品名称,像说山东快板儿一样地编成了顺口溜,很响很脆地勾引着家家户户:“土豆、黄瓜、西红柿,豆腐、豆芽手工制。韭菜、芹菜和香菜,保管家家人人爱。凉皮、麻食、棍棍面,要多方便多方便……”

不要看这些年影视文娱水平有趋于低俗的动向,但这些年小商贩的俏皮话越来越有水平了。

我就经常在街道上听小商小贩和街道闲散老人们说话,很别致,很有味道。那一次在钟楼附近,听几个老人说话,就很有意思。

好像他们在谈论村里一个媳妇,前几年没来由的自己跑出去了,好些年没见人了,家里人以为死在外面了。去年村里拆迁,她仿佛从天上掉下来,或者从地里冒出来似的,竖在家门口了。

村里人都指责她对家庭不负责任,不配母亲、妻子这个角色,那样的路是她自己选择的。老人的总结语很有意思,是个歇后语:脚上的水泡——自己走出来的。

我以前没太注意这个卖菜的小伙儿,他来的时候我们都在院子里说话。这个礼拜回家的时候,我在浇菜——父亲在屋旁边一小块空地上,种了四苗西红柿、四苗茄子,两行韭菜,两行葱,还有点绿菜;菜地就在我家路对面。

那天,我留意了一下这个卖菜的小伙儿:个子不高,偏瘦。等他下了车,我才惊奇地发现:他腿脚严重不灵便,看上去像是小儿麻痹后遗症;腰也很厉害的弓着,很难直起来。——以前见到的时候,都是他坐在车上的样子,压根儿看不出来。

应该说,他有一百个理由申请低保,或者贫困户,找点社会救济。可是,每次见到他,脸上都是淡淡的很满足的笑意,完全没有抱怨的迹象。天天开着他载菜的三轮车,一大早出门,中午过后回家。跟一般人比较起来,他的生活肯定不很富裕,但应该能达到他自己觉得还算差不多的水平吧?

他脸上的乐观,深深地吸引了我:人不能跟人比,尤其是像他这样身有残疾的人。他的理想,或许就是能够自己养活自己。——他这不是凭着自己的双手,把自己养活得还算不错么?

来买菜的人很多,把他围得严严实实。他把不大灵便的身子斜倚在车厢上,有说有笑地一一应付,忙而不乱。

日头偏过头顶的时候,他的菜卖的差不多了。他把托盘秤收拾好,放回座位底下;把剩下不多的菜细致整理了一下,然后发动三轮车,掉头而去。

我看着他一路走下去,他脸上的那份淡然平和,深深地刻在我的心里。我想起了瑞卡斯说的那句话:“真正的顺其自然,其实是竭尽所能之后的不强求,而非两手一摊的不作为。”

真实的生活,无所谓公平不公平。你欣然接受了,一切都是公平的,所有努力和付出都是应该的。你拒绝的话,就会处处是障碍,好像人人都跟你过不去。

单就生存而言,他的卖菜和我的教书,没有区别。从幸福感而言,显然他比我更幸福。

(作者简介:陈启,陕西西安户县人。文风力求散淡、干净、质朴。2008年,歌曲《因为有你,因为有我》(词曲)发表于《中国音乐报》;散文《酸汤挂面》、《一件棉袄》《吃搅团》等发表于《教师报》。诗歌《船夫之歌》《向往北方》等发表于文学陕军。散文《吃麦饭》入编《2019年中考冲刺卷陕西语文专版》。)

(公益广告1:龙源香醋 品味生活13186035184)

(公益广告2:书法臻品 品质人生 13991943134)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