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就像吃饭

读书跟吃饭是一样的道理,各种养分都要汲取,营养才能均衡,体格才能强健。

这些天我在读王小波的书。我发现这家伙其实是一个特别有趣的人。——但以前不是这样认为的。

去年的时候,好多朋友推荐我去看看王小波的书,《黄金时代》《白银时代》和《青铜时代》。他们说,“他的书最近比较火,很值得一读,真的!”

为了说服我动心,还给我转发了一段关于他接受采访的视频。视频拍摄的时间应该是很早了,画面不是很清晰,声音也有点混杂。

那是在他一个逼仄的书房里,空间狭小,光线昏暗。一张书桌,书散乱的堆在各处,应该是夏天,桌角放着一个小台扇,呼呼呼地摇着头吹着。

视频里王小波的个头儿很大,但很瘦很邋遢。头发长而凌乱,白衬衫袖子随意的展着,也没有扎在皮带里。裤管空荡荡地摇晃着,脚上应该是一双质地不咋样的凉鞋,一走路,裤管就像两只风扇呼呼啦啦地狂扇。看上去嘴唇比较厚,说话随意,但语速比较快,一开口的时候先是笑,眼睛眯眯的,嘴唇会有轻微的侧咧。

——为什么不把衬衫袖子挽起来呢?为什么不把衬衫装进皮带站起来呢?那样不是显精神吗?我当时很纳闷。

那视频时长约30多分钟,谈的问题比较宽泛。我看完后,觉得可以接受。就赶去鄠邑区图书馆借到了《青铜时代》。好家伙,这本书把我读的,云里雾里的,里面出现了很多数学方面的东西,夹杂在小说里,让我纳闷:这是小说吗?

那一阵我正在专心研读余华的小说,还有一个关于余华的研究的书。后面还有一本阎连科的书排在后面,也要看看。所以,草草翻看了《青铜时代》,便还给图书馆了。我以为,王小波不会再进入我的阅读圈子了。——关于读书,我给自己设定了目标,现当代作家严格遴选,以免耽误时间。

八月底,我去图书馆还书再借书。蹲在书架下选书的时候,无意间发现了王小波的杂文《沉默的大多数》《我的精神家园》。我选书习惯首先看作者自序,那里能看到作者的文笔功夫和行文风格。

这两本杂文集,让我读懂了王小波,——1978年上大学,1982年中国人民大学理学学士,1986年美国匹兹堡大学文科学士。此前插过队,下过乡,做过民办教师,当过街道工人。这样复杂的经历凝聚在他的作品里,就成了睿智的黑色幽默风格。他很推崇杜拉斯的《情人》(王道乾译本),受卡夫卡的写作手法影响很大,对于罗素的研究应该很细致。

我把这两本书看得很细致很快,笔记也做了不少。我告诉自己:很有必要重新认识他,把他自认为很得意的“时代三部曲”重读一遍,尤其是《黄金时代》,他曾说过:“《黄金时代》是我的宠儿。”还有杜拉斯的《情人》,要么借到,要么买到,一定要读一读。

我的阅读习惯一如我的饮食习惯,专注于农家味:手擀面、搅团、麦饭,这些都已经被我吃出了境界,写入了自己的文章。我读的书,基本都选取“现实主义”类型的,趋于乡土文学。我以为自己一辈子也就这样的胃口了。——真的,我吃其他东西就不适应,就闹肚子。

如果说胃拖拽了我远行的脚步,那么对于饮食的挑剔也禁锢了我的读书范围。直到遇到王小波的作品,我幡然顿悟:吃的越杂,营养越丰富。这话说洋气点儿文雅点儿,就是“兼收并蓄”。

读书就像吃饭,口要杂。蜂采百花蜜更甜。阅读的触角应更伸向更加宽泛的地方。

叔本华说,“每当人远航归来,他总有故事可说。”读书也是一次远行,也能收获很多故事。

(作者简介:陈启, 教师,乒乓球爱好者。文风力求散淡,干净。2008年,歌曲《因为有你,因为有我》(词曲)发表于《中国音乐报》;散文《酸汤挂面》、《一件棉袄》、《吃搅团》、《吃麦饭》等发表于《教师报》。诗歌《船夫之歌》、《向往北方》等发表于文学陕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