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曹松《己亥岁感事》/《己亥岁二首·僖宗广明元年》名句故事——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己亥岁感事》
唐·曹松
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附:己亥岁二首·僖宗广明元年
其一
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其二
传闻一战百神愁,两岸强兵过未休。
谁道沧江总无事,近来长共血争流。)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此诗题作《己亥岁》,题下注:“僖宗广明元年。”按“己亥”为广明前一年即乾符六年的干支,诗大约是在广明元年追忆去年时事而作 。“己亥岁”这点明了诗中所写的是活生生的社会现实。
安史之乱后 ,战争先在河北,后来蔓延入中原。到唐末又发生大规模农民起义,唐王朝进行穷凶极恶的镇压,大江以南也都成为战场。这就是所谓“泽国江山入战图 ”。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 凭君莫话封侯事 ,一将功成万骨枯 。”这里“封侯”之事,是有针对性的:乾符六年(即“己亥岁 ”)镇海节度使高骈就以在淮南镇压黄巢起义军的“功绩”,受到封赏 ,无非“功在杀人多”而已。令人闻之发指,言之齿冷。无怪诗人闭目摇手道“凭君莫话封侯事 ”了 。一个“ 凭 ”字,意在“请”与 “求”之间,语调比言“请”更软 ,意谓 :行行好吧,可别提封侯的话啦。词苦声酸,全由此一字推敲得来。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曹松,一个骑着毛驴的、瘦削的、脸上写着忧患和疲惫的、身着破旧青布蓝衫的唐朝秀才(有点类似吕洞宾),总在崎岖不平的山道上巅簸跋涉着,从青年、壮年直到老暮衰年。他且走且停,且停且吟,毛驴背上永远驮着一对书箱。因为他虽然一生都在为生计奔波,但也一生都在读书考试并吟诗作赋。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考中了进士,那已是昭宗天复元年(公元901)的事了,也就是说当时他已年逾七旬,真正是考白了头发了。可怪的是,那一榜竟有五位古稀老人,他们是王希羽、刘象、柯崇、郑希颜,因之成为佳话,号曰“五老榜”。
于是他被授任校书郎,后任秘书省正字。可惜的是风烛残年,只做得两年官,便与世长辞了。
也幸好他死于903年,没看到904年的朱温杀昭帝,也没看到907年的朱温叛唐称帝和随之而来的十王乱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