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北解词︱举仲, 鸾火, 老堂屋

举仲

方言读音:jǘ  zhòng

简明释义:为故去的人抬棺下葬。

颍淮乡间,为故去的人抬棺下葬,称之为“举重”。这是人所共知的。但“举重”源于“举仲”,为颍淮独有的方言,可能知道的人就不多了。

公元前723年,管仲出生于今颍上县北的管谷村。从颍淮之滨走出去的管仲,在齐鲁大地建功立业。齐桓公任他为相,尊称他为“仲父”;后世则称他为“管子”。他治齐40年,全面改革内政、经济、军事,制定实施了一系列富国强兵方略,“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使齐桓公成为春秋首霸。

清颍长淮孕育了管仲这样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他的功业受到世代尊崇,家乡人尤甚。颍淮大地,就把给丧家抬棺下葬称为“举仲”,抬棺的人尊为“仲上”,邀请亲邻抬棺需要孝子“跪求”。

丧事期间,“举仲”是最为隆重的事项,“仲上”是最为尊贵的人。由于棺木在运往墓地途中,一定要平稳前进,绝不允许有上下颤动、左右摇摆的情况,所以要“仲上”步调一致,稳步前进。这对“仲上”是很高的要求:有体力,还要有团队精神、协作意识。

“仲上”的人数,一般是8个人。官宦富豪之家,有的用16个人,少数也有32个人(16人为一组,轮班倒)。他们都是由孝子披麻戴孝,挨家挨户“求”来的。孝子到一户人家,给你磕了头,你就是有天大的事,都不能推辞。“仲上”的职责主要包括在墓地挖坑,为故人入殓,抬棺,下葬,封土。这些都是丧事中的核心事项。因此,他们在丧期中的一日三餐,跟一般前来吊唁的人比起来,特殊不少:要在孝东家的堂屋里吃饭,而且每一样菜都是双份。

通常,故人入殓后,抬棺前,孝子要逐个向他们磕头。在墓地下葬前,孝子还要逐个向他们磕头。丧事已毕,客人散尽,孝子还需请他们在附近集市上澡堂子洗澡。这些,都是孝东家必须考虑周全的。

鸾火

方言读音:luān  huó

简明释义:颍淮丧俗之一.

作为颍淮丧俗之一,“luān火”是少不得的。但写起来,我非常纠结,不知道这个“luān”字,究竟该用哪个字。查字典,找到了“鸾”字。就用它了。

故去的人下葬之后,第三天,家人要到坟地或者墓地去“鸾火”,俗称“三天鸾火”,也就是为逝者烧些纸钱,至亲者再哭一场。我一直觉得,这多少有些“补哭”的意思。因为整个丧事期间,人多事乱,自家人很难表达死亡离别的痛苦。“鸾火”,不失为一个“补偿”的机会。

我为什么最终选择了这个“鸾”字?因为这是个好字,吉祥字。字典上说,“鸾”是古代神话传说中凤凰一类的鸟。凤凰有多种异名,“鸾”可能是最为人们熟知的一种。汉、晋小说中,常把鸾鸟——玄鸟——青鸟视为春神的使者,以及东王公与西王母的象征。《山海经》载,“女床之山,有鸟,其状如翟,名曰鸾鸟,见则天下安宁。”《说文》云,“鸾,神灵之精也赤色五彩,鸡形,鸣中五音。”《禽经》说,“鸾,瑞鸟,一名鸡趣,首翼赤,曰丹凤。”颍淮所谓“鸾火”,抑或寄托了人们对逝者的一种美好情感?

而听乡间上了年纪的人说,“鸾火”其实是“暖火”的谐音。但几乎没人知道,其中有着怎么样的说道。

当然,颍淮的“三天鸾火”,已是旧俗了。随着人们生活节奏加快,今天很少有人等“三天”。更多的则是下葬之后,立即“鸾火”。至此,丧事结束,人们的生活随即回归常态。

老堂屋

方言读音:láo  tāng  wǔ

简明释义:棺材的代称.

字面上,“老堂屋”就是年代久远一些的堂屋。但旧时颍淮乡间上了年纪的人口中,“老堂屋”则是别有所指的。他们之间,说起“老堂屋”,完全是一副“你懂的”神情。

堂屋是颍淮农家最为重要的居所。上首(左侧卧室)通常由老人居住;儿子成家,娶了媳妇,小两口住在另一侧的卧室。中间的“当门子”,既是日常的客厅,也用来招待尊贵的客人。比如办理丧喜事宜,“老姥娘家”也就是一家之主的姥娘家来的人,都在堂屋看座。

但旧时老人之间所说的“老堂屋”,则是棺材的代称。我估摸着,一个活生生的人说棺材不吉利,而用“老堂屋”,有些避讳的意思,而且又极为形象。

一般而言,颍淮人到了五六十岁的年纪,就该为自己的“后事”盘算了。其中之一,就是念念不忘“老堂屋”。此时,儿女都已成家立业,老人也一步步走向人生的暮年。为了给自己置办体面一点的“老堂屋”,老人们都是越老越节俭,越老越抠门。衣食起居上,一分半毫都舍不得浪费的。他们就是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减轻儿孙后代办理他的“后事”时的负担。

(0)

相关推荐

  • 上榜作家:赵小强◆父亲曾是抬棺人(散文)‖主编仝仲堡

    ⿻◎作家赵小强作品精选◎⿻ ◎父亲曾是抬棺人 作者/赵小强(山西绛县)  主编/仝仲堡(山西) 加入到村中抬棺人的"行列",父亲刚进入而立之年.虽然常年在地里劳作,他的身板还算不得 ...

  • 鲁西风俗——白事(丧事)

    也许提起丧事很多人比较忌讳,不愿再叙述,但是这也是无法逃避的现实.生老病死乃人生之常事,死亡是人生的自然规律,也是人生的最后一站.人活着不管干出多少惊天动地的大事,还是默默无闻的小事:做了多少好事,还 ...

  • 皖北解词︱粮饭, 白脖, 老杠子

    粮饭 方言读音:liāng  fan 简明释义:杂粮的代称. 按说,粮是粮,饭是饭.从工序上说,粮该是饭的原材料:饭呢,则是粮加工后的成品. 但在旧时颍淮人的语义中,"粮饭"则单指 ...

  • 皖北解词︱皮儿, 老红人, 乘悠

    皮儿 方言读音:pī  ēr 简明释义:养子. 颍淮人说的"皮儿"中,那个"儿"不是轻飘飘的儿化音,而是"儿子"的意思. 纂修于20世纪三四 ...

  • 皖北解词︱老谱,写酒,打秋荒

    老谱 颍淮读音:láo  pǔ 简明释义:老家老屋的一应事项. 小二姐割豆子,一谱归一谱.颍淮乡间,人们在调解邻里纠纷的时候,总少不了这句话. 这里,"一谱归一谱",其实就是今天常 ...

  • 皖北解词︱不见得,掉舵,老掫

    不见得 方言读音:bū  jiàn  dāi 简明释义:不一定.也含某种委婉的贬义. 表述不一定.不确定的意思,很多地方的人都常说"不见得".它也在皖北颍淮人的语言体系中,若隐若现 ...

  • 皖北解词︱老榜,拽套,泚劲

    老榜 方言读音:láo bang 简明释义:成熟.稳重. 嘴上没毛,办事不牢.这是几辈子颍淮人传下来的经验之谈.年轻人有活力,有文化,见多识广.但缺点也明显:很容易由着性子横冲直撞,行有余,思不足:想 ...

  • 皖北解词︱坐局,老门老户,知道啥

    坐局 方言读音:zuò  jǜ 简明释义:有了某种风光的身份. 坐局没有丢人的多. 这是过去颍淮乡间,一句批评人的话,长辈对晚辈的批评,老人对青年的批评.而且就批评的程度来说,分量很重.有点儿类似于打 ...

  • 皖北解词︱老巴本,门嵌子,老公堆

    老巴本 方言读音:láo  bǎ  bén 简明释义:树之根,人之本. 去年夏末,我随本县一个研究会组织的调查组,到几个乡镇,搞农村空心化的调查.听上了年纪的农民说,"土地是俺的老巴本&qu ...

  • 皖北解词︱卞老玉,接下颏子,黏牙

    皖北解词︱卞老玉,接下颏子,黏牙 卞老玉 方言读音:biàn  láo  yù 简明释义:子虚乌有. 民国时期纂辑的<颍上县志>,收录了几个已经失传了方言.前面的"徐连" ...

  • 皖北解词︱精巴子,攒火,大抹头

    皖北解词︱精巴子,攒火,大抹头 精巴子 方言读音:jǐng  bǎ  zi 简明释义:光膀子. 电视剧<水浒传>中,常有这样的镜头:梁山泊的好汉们,一个个光着膀子,手举火把,即将开始一场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