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心裁(193)栀子豉汤(附:栀子甘草豉汤、栀子生姜豉汤、枳实栀子豉汤)
【原文】
1.发汗后,水药不得入口为逆。若更发汗,必吐下不止。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zaozi003,栀子豉汤主之。若少气者,栀子甘草豉汤主之;若呕者,栀子生姜豉汤主之。《伤寒论》(76)
2.发汗若下之,而烦热胸中窒者,栀子豉汤主之。《伤寒论》(77)
3.伤寒五六日,大下之后,身热不去,心中结痛者,未欲解也,栀子豉汤主之。《伤寒论》(78)
4.阳明病,脉浮而紧,咽燥口苦,腹满而喘,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身重。若发汗则躁,心愦愦,反谵语。若加温针,必怵惕烦躁不得眠。若下之,遇胃中空虚,客气动膈,心中懊zaozi003,舌上胎者,栀子豉汤主之。《伤寒论》(226)
5.阳明病下之,其外有热,手足温,不结胸,心中懊zaozi003,饥不能食,但头汗出者,栀子豉汤主之。《伤寒论》(228)
6.下利后,更烦,按之心下濡者,为虚烦也,栀子豉汤主之。《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
7.《伤寒论》(374)文字与上相近。
【组成与用法】
栀子十四个,擘 香豉四合,绵裹
上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得二升半,内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为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功效】清宣郁热。
【医案】
1.经期过长
初诊:2005年9月2日。胡某,35岁,月经7月28日来潮,至今近月余未净,经量少色黑,无块,倦怠嗜睡,无腰腹疼痛,平时月经3天净。生育史:2-0-2-2,输卵管已经结扎。舌稍红,苔薄白,脉细。
治法:清热泻火止血。
方剂:栀子豉汤合白虎汤加减。
炒栀子15g 豆豉15g 石膏15g 知母10g 生甘草6g 侧柏10g 贯众炭20g 阿胶(烊冲)10g,3剂。
二诊:2005年9月5日。进药一剂,阴道出血即净,舌脉如上。妇科检查:外阴无殊,阴道通畅,宫颈光滑,宫体后位,大小正常,质地中等,活动可,无压痛,两侧附件压痛。西医诊断:(1)两侧附件炎。(2)功能性子宫出血。
改用清理湿热方剂继续治疗。
2.漏下
初诊:2005年8月30日。陈某,25岁,月经按期于7月20日来潮,经量正常,7天净,经后阴道反复少量出血,血色鲜红,外院诊断为子宫内膜炎、解脲支原体感染,予以抗炎治疗,至今一个多月出血未净,下腹疼痛,纳少,二便正常。平时月经周期基本规则,7天净。生育史:0-0-1-0。B超检查,子宫及两侧附件均未见明显异常。舌淡红,苔薄白,脉细。
治法:清热泻火,凉血止血。
方剂:栀子豉汤合白虎汤加减。
炒栀子15g 豆豉15g 石膏15g 知母10g 炙甘草5g 阿胶(烊冲)10g 侧柏10g 荆芥炭10g 海螵蛸20g,3剂。
二诊:2005年9月2日。阴道出血昨天净,舌脉如上。妇科检查:外阴无殊,阴道通畅,宫颈光滑,宫体前位,大小正常,质地中等,活动可,压痛,两侧附件压痛。西医诊断:慢性盆腔炎。
改用清理湿热方剂治疗。
3.漏下
初诊:2005年8月3日。李某,28岁,月经延期15天于7月23日来潮,至今12天未净,血量不多,色黑,有小血块,无腰腹疼痛,纳便正常。月经史:14岁初潮,36~45天一周期,5~6天净。生育史:0-0-2-0。妇科检查未发现异常。舌淡红,苔薄白,脉细。
治法:清火凉血止血。
方剂:栀子豉汤合白虎汤加减。
炒栀子15g 豆豉15g 石膏20g 知母10g 生甘草6g 侧柏10g 桑叶15g 龟版胶(烊冲)10g,5剂。
二诊:2005年8月13日。月经8月6日净,无不适,舌脉如上。
继续中药调理治疗。
4.子烦
参见“百合鸡子汤”条第2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