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的呼唤

王淑贞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真的教育是心心相映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先生的这一番话,我们不难领会,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那么,作为一个班主任,就更要做一个有心人,时时处处的去观察学生,关心学生,帮助学生,与他们建立深厚的友谊,达到心灵的沟通。这时,你会感到异常的愉悦。这份愉悦的感受来自学生带给你的感动,它如蒙蒙细雨,湿漉漉地滋润种子的梦境;如融融春意,暖洋洋地慰藉着心灵。

班主任的爱不仅是个人之间的一种态度,一种积极的情感,它还是一种评价。班主任对学生的态度常常反映学生所在集体,甚至是社会对他的某种评价。因此,学生往往把班主任对自己的关怀、爱护、信任等与班主任对自己的评价联系在一起,同自己的集体中的地位和人格价值联系在一起。班主任一句话有时能改变一个学生的一生。于是班主任的这种情感实际上就转化为一种社会环境因素在每个学生心目中具有不同寻常的心理份量。由此可见,班主任对学生的爱对教育好学生是多么重要啊!因为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既是老师作用的对象,又随时显示一种“反作用”,这种反作用表现在:班主任的教导和要求,都要经过他们情感的过滤或催化。如果师生没有达成信任,学生面对班主任教师的教导就无动于衷,严惩的还会产生抵触情绪和对抗行为。这种感情上的相悖,怎能教育好学生?

从我担任班主任至今的并不长的时间里,却让我深深地体会到用“心”去爱一个学生来得是多么的重要!我曾碰到过这样一个学生。当时正面临紧张的期中复习阶段,她的情绪很不稳定,成绩也时好时坏。为此我找她谈过,但收效甚微。后来经了解得知,她父母离异,跟随母亲,而母亲则在服装厂工作,平时经常一个人在家,无人关爱。针对这种情况,我先与她母亲作了交流,然后又找到与她关系较好的两个外班学生,经常了解该生的一些情况,同时在她座位周围营造一种良好的互助氛围,在她生病时多关心她,在她犯错时及时予以纠正。经过一段时间细致入微的工作,当我再次与她谈心时,她哭了,因为她真真正正感受到了老师对她的那份爱。而我也认识到,要想让每个学生能够健康成长,老师是需要不断付出自己的爱心的,特别是对那些家庭生活困难,父母离异,以及平时老师 较少注意到的中等生,更应该采取多种方式,予以积极关注,让他们时刻感受到老师的爱。有位六年级的学生在一篇题为《周记》的随笔中就说,希望老师能与他谈谈心,因为他有许多人生的困惑,包括对父母的感受,与同学相处的矛盾。我认为,这样的谈话恐怕不是这一个学生的心愿,而是大多数学生的心愿。人们常说老师是“灵魂的工程师”,关注学生心灵的成长,使他具有健全的人格,是需要我们老师在随时随地的关爱之中去实现的。其次,我们在关心学生、尊重学生的同时,自身更要具备“学生的心灵”,了解他的所思所想。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就曾这样告诫师生们:“未来的先生们!忘了你们的年纪,变个十足的小孩子,加入在小孩子的队伍里去吧!” 我们必须会变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也就是说要有一种换位意识,充分的去理解学生。在一次批改日记时,我班的高红同学把她的苦恼写在了日记上。原来,她对父母经常偷看她的日记行为很不理解,于是好长时间都不理她的父母。我思考了一下,便写下了这样几句话:玉龙,老师也有过相同的经历,有些事不能随便的说它对还是错,要看它的出发点,如果只因为爱和关心,那就应该被原谅。在以后的日子里,他像变了一个人,性格开朗了,学习更勤奋了,而且他还主动告诉我,他已经与妈妈谈好,允许他们定期检查日记,但要指定时间。在现代这个社会,谈论"爱"似乎是个很时髦的话题,但具体做起来,却并不容易,特别是对我们这些班主任而言,如何让你对学生的爱能够真正体现出来,并做到用“心”去爱学生,适应当前教育教学的特征,为他的一生负责,还需要我们去做更深入的思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