秒懂!科学“春捂”捂住健康!——Earls360馨醫堂

春天到了,春暖花开,气温渐渐升高,让大家倍感舒适。但冷空气却时不时地杀个回马枪,让气温忽高忽低。刚脱掉厚重的棉衣,发现降温了;重新穿上御寒的冬衣,却又热得冒汗。

这一冷一热的变化,让人一不留神就会让病菌乘虚而入袭击机体,容易引发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导致感冒、气管炎、关节炎等疾病。
这时候就要“春捂”,就是要根据气温的变化而正确地增减衣被,使机体顺应自然界的变化。
那么,科学“春捂”,都有哪些值得注意的要点呢?
01
春捂,不可过度
春捂”切不可穿衣过多,以身体感觉温暖舒适,并进行轻度劳动时不出汗为最佳,切不可捂出汗来。
中医认为,汗出则毛孔开泄,风寒之邪易侵袭为患,不但无益反而对机体有害。
02
春捂,临界点
是否春捂,要根据天气而定:
一般来说,昼夜温差较大(≥8℃)时,重点捂头颈与双脚;
中午气温在10℃以上时,可以适当减衣;
当气温持续在15℃以上且相对稳定时,就不能“捂”了;
即使气温回升,也得再捂7天左右,体弱者或高龄老人最好捂14天以上。
03
春捂,上薄下厚
“春捂”并非是全身上下捂得严严实实。中医学理论认为,人体的头部及上半身位置属阳,对风寒之邪的抵御能力较强,不需要作为“捂”的重点。而下半身位置属阴,对风寒的抵御能力较差,也就成为捂的重点,尤其是人的双脚更应捂。
因此,春捂要谨记“上薄下厚”的穿衣原则,应重点做好腰部、肚脐、双脚、腿部保暖,厚裤和厚袜不可过早减去,并常用热水烫脚,睡觉时下半身盖厚一点。以养阳收阴,这样防寒保暖,利于维护体内正气,抵御疾病。
春季养生,除了“捂”,还应多喝水补充身体所需的水分,饮食上以清淡,可口为主,多食新鲜蔬菜水果,不要过食寒凉及刺激性食物。

作息上尽量不要熬夜,最好能早睡早起,既要保证足够睡眠,也不可贪睡懒觉。在万物生发的时候,可以经常到室外去散步、踏青,多呼吸呼吸新鲜空气,同时也保持身心愉悦,才是最好的养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