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梦工坊】一中众智,我们来采风了!

圆梦工坊写作实验班一中众智采风团大合影

小编的话

“圆梦工坊”组织的第二场采风活动于5月26日在揭阳一中众智外国语学校成功举行。半天的采风,让孩子们感受了揭阳275周年名校的历史底蕴,从小学生视角描述年轻的众智外国语学校靓丽身姿,这对依然在选择学校中的学生或许有某种借鉴价值。

众智采风,另一视角看名校

圆梦工坊自建立以来一直坚持走出去写作文的理念,以克服学生作文素材来源枯竭、见识狭隘、想象力不足的缺憾,使学生从“想无写无”“想有写无”到“想有写有”“想有写好”转变,并以林壬栋为对象实验了一年,取得了预期效果。

圆梦工坊第一场集体采风在5月12~13日进行,采风地点在玉湖新寮村。第一场采风选点坚持可写、能写、有激励意义 。第二场采风,则要达到让学员学习目的明确,并且有可见、可试、可及的实实在在的目标才行。因此,小学学员选择揭阳一中众智外国语学校(老一中)校园,初中学员选择揭阳第一中学校园,让学员从自己的角度来看名校的内在想,发现宣传资料未涉及的内容,从内因激起对名校的向往而努力学习。这个思路从已经递交来的作文,完全可以看出效果了。

一中众智选择了有代表性的点,如:校门、招生办(学校介绍)、志英园、学生食堂、学生宿舍、小牛顿科学课堂、西斋(一中校史馆)、国学馆等地方。一中则选择校门、教学楼、师表园、图书馆、院士园、芬芳园、体育馆、师陶园、校史馆等地。

后续将逐期推出采风的相关作文、作文节选,公开接受挑刺、评议与监督。

(文:谢少伟)

学员作文

我要读众智

炮台竞智小学

五年一班林童

今天下午,我们“圆梦工坊”写作实验班再一次出去采风,这次的采风地点是揭阳一中众智外国语学校。

来到学校,映入眼帘的是大门,上面写着“揭阳第一中学”,左右两边还有“年年桃李,岁岁芬芳”八个大字。

走进校门,我们走到虽小却满目翠绿的志英园。园中央是个大花坛,种满了花花草草,还有一棵垂满长长气根、枝繁叶茂的大榕树。中间竖着一块写着“揭阳第一中学”的大石头。

谢老师带我们到了食堂。哇!小巧的椅子,五颜六色的桌子,格状天花板上挂满了手工制作的白云、太阳、花朵等。我们还参观了摆满小木床的学生宿舍。小学生宿舍漂亮极了!

随后,我们参观西斋展览馆。西斋里面记载了从建校到现在辉煌揭阳一中校史、重要模型,择要介绍了揭阳一中的历史沿革、重要事件、杰出人物以及其他相关的情况。谢老师说:“寻宝一下,谁在西斋里面找到俺名字,有奖!”此时,大家为了奖品而兴奋起来了,各个展室看得很认真,生怕漏掉一个字。我也不例外,边用手机拍照,边找谢老师的名字。其实,在最后,每位学员都得到奖品——揭阳一中众智外国语学校的校徽,学员们个个高兴极了,有的当即就佩戴起来,还拍照留念哩。

在西斋,两座人物雕塑吸住了我的眼球。

第一座是一位叫杨石魂的革命英烈,他于1902年出生到1929年壮烈牺牲,生命不长,革命精神却永存。望着雕塑,他手里拿着书卷举向前,右脚向前跨出一大步,身子微微向前倾斜,眉毛翘起来,张大着嘴,带着身后的群众,仿佛在喊:“冲啊!”像是要反抗敌人一样。我虽不知他是做什么的,但从这个动作可以看出他的勇敢和正义感。

第二座是一位叫许涤新的人,他是经济学家、汕大第一任校长。他于1906年10月出生,1985年11月逝世。他的塑像戴着眼镜,微笑坐着,旁边还放着稿子,像是他坚持做完全部工作后,才坐下来休息一样,这种精神令我感动。

这座展览馆,反映了揭阳一中博大精深的爱国主义情怀和勇于拼搏、敢为人先、无私无畏、甘于奉献的优良传统,谢老师鼓励学员们“努力学习,让自己也成为这里的一员,以后报效祖国。”

一中众智采风的最后,是林老师给我们上了一堂小牛顿科学课。她先以谜语引出潜水艇,再一人发一包手工制作材料包,让我们做出潜水艇的眼睛——潜望镜。打开材料包,我先把两块纸板按照印刷好的虚线对折,在纸板的最左边贴上双面胶纸,再把纸板粘紧起来,围成长方体,最后把镜子按45°方向插进长方体去,把两个长方体按相反方向插在一起,便完成了。我从下方的开口看镜子,便可以看到前方的景物,太神奇了!这是什么原理呢?林老师说,潜望镜内部上下拐角处各安装一个平面镜,两块平面镜互相平行,都跟水平方向成45°角,影像通过两次反射便可从下面看到上面前方的影像。这节课使我又懂得了一个新知识点。

一中众智外国语学校的环境、设备、人文,让我想要在这里读书的愿望越来越强烈!

一中众智

家长感概

生命在绽放

今天下午,两位老师带着“圆梦工坊”写作实验班众学生及家长到揭阳一中众智外国语学校采风写作。

因工作关系,不能陪儿子同行,深感遗憾。但令人欣喜的事,圆梦群发了许多珍贵的图片与视频,或多或少知道了采风行的点点滴滴。更感谢老师们为儿子与老公留下了珍贵的像片,为我们家父与子营造了另一份和谐之风。老公平时在家待孩子比较严厉,儿子一听到今天采风是爸爸随行,从昨晚就万般不情愿,嘴嘟得都可以挂吊篮了。

下班时分,儿子打电话来欢呼雀跃地说着下午的采风活动,激动得不得了,说得到一枚众智校徽的奖赏。电话中再没提到爸爸的不是,看来父子在老师的带领下,合作愉快。感谢两位老师,感谢圆梦工坊。看到谢老师连遮阳帽子都没戴,烈日当空为学生们讲解的照片时,心中满是震撼与感动。这哪是在教学,根本就是用生命在影响,用生命在创造,用生命在付出。学校的老师何曾这样过?一个镜头,已看出老师真情实意的教学。老师待学员无私得像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我们做家长的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不积极?我不由得再次想起谢老师曾经引用过的话: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父母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位老师,师者,传道,授业,解惑,更要“身教”!再次向老师致敬!

老师,你在烈日中流下的汗水,熬夜思索修改作文的身影,都将在孩子迈向成功的旗帜上留下辉煌的篇章。

再次感恩,感谢两位老师!

楷哲妈妈2018.5.26

楷哲父子

同堂作文

走进一中众智

楷哲爸爸

今天是人生第一次走进揭阳百年名校——老一中。老一中现为众智外国语学校。平时都只是从门口经过而已,并没有刻意去观察,经过谢老师的讲解,才知道大门口那八个金光闪闪的大字是“年年桃李,岁岁芬芳”。从这八个字就能感受到百年名校的底蕴。

随着老师的步伐与孩子们一同来到了志英园,烈日当空,老师带领着,我也只能硬着头皮边晒边走边学,连续参观了食堂、行政楼、宿舍、教学楼、西斋、国学堂。

走进西斋(一中校史馆)大门就能体会到揭阳古邑人才辈出。从一中走出来的经济学家、是汕头大学第一任校长许涤新、革命先辈杨石魂等,都是我们后人学习的榜样。今天的参观,让我再一次对揭阳的人文有了一个新的认识。感谢两位辛勤付出的老师,他们的汗水,也让我体会到了什么叫耕耘无声,也明白了老师带“圆梦工坊”学员来采风的良苦用心。

今天的参观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让我一下子找回了童年时读书的记忆,百年名校的气氛让我有了新目标——争取做一名合格家长。

楷哲爸爸与学员们同堂作文照片

烈日下陪同采风的家长

小牛顿课堂的家长

国学馆内陪同写作的家长

学生作文

志英园

乔南中心小学六年级

林壬栋

又到了我的文墨爆发季了,务必不能让谢老师失望。

今天我到众智外国语学校采风,第一眼见到志英园。不错,我就写志英园的作文,估计没有人敢选这个园来写。

从学校大门进来,第一眼就是满目翠绿,眼角不剩一点其它色彩,翠绿之外则是荫。我心情由无心采风变得激动起来。第二眼则是刻有“揭阳第一中学”的小泰山石。字体似柳不柳,风采独特,很有力也很和谐,以我的功力还无法准确表达出这种独特来。左右一样都是花圃,仅留狭窄的路。我走进来,凉快极了,心舒神爽。正中的大榕树更有趣,垂下气根让大树似一位长须飘逸的老人,是否在暗示一中极长极长的办学历史?气根在风中摇动,像嫦娥的舞衣,婀娜多姿,或许就是现在众智外国语学校的写照,妙不可言。

我的心深深被震撼了,不知下面的采风是不是也如此富有活力?我非常期待。

众智采风之

——校门

二年  洪成楷

今天,我去揭阳第一中学老校区参观。

一进大门便有很多美景。从校园里往外看,大门正上方写有“揭阳一中众智外国语学校”校名,从马路往学校里面看,则是“揭阳第一中学”。老师问:“谁知道校门两侧的八个字?全知道的,有奖品!”好多人兴高采烈抢答。有的知道一个字,有的知道三个字,有的知道两个字。有一位叫林壬林的同学,他说他知道四个字并念了出来“岁岁芳芳”。老师说“快对了,加油!要是等我说出来你们就没奖品了。”但是,还是没人能全部正确回答。经请教老师才知道是“年年桃李,岁岁芬芳”。哦,以后可得认真学习,不然连字都不认识,就难堪了。

随后,我们在大门外拍了“圆梦工坊”采风团的集体照。

拍照时老师本来是站在离我们不远的地方,感觉到角度不太好,又玩命跑到马路中间拍,老师多敬业!以后我们要学习老师认真做好每件事情的态度。

玩命的拍摄

起飞

一中众智大门

榕城区实验学校 五年级 郑炯

我们匆匆跑到大门前照全体照,我边跑还边估测这个大门到底有多高。

我们在门前排好了队,谢老师竟为了找个好角度而跑到大马路中间!这让我哭笑不得,老师置安全于不顾来为我们照相,行吗?照完了相,谢老师问我们:“大家认不认得这大门上面写的字?”大家都抓耳挠腮地思考着,谁也没有给出一个谢老师满意的答案来。这时,我才知道上面写的是古代的文字,连忙拿出手机,想从手机上寻找答案。也不知这古文太深奥,手机也破解不了!接着壬栋同学指着左边的字喊“我知道了,有两个字我知道了。芬芳!”还真有点像!

谢老师点了点头,示意答对了,可他还是不满意:“对了,但谁知道上面全部字?我要给他个大奖!”大家瞬间都沸腾起来了,都纷纷议论,有的说:岁岁、岁岁芬芳......可谁都没能说出全部字来!

谢老师终于说出来让我们疑惑不解的答案:“是'年年桃李,岁岁芬芳’,我说出来答案你们就没有奖了!”

大家长叹一声:“哎,没有奖咯!”

一中众智采风行

揭阳市实验中学七年12班,卢梓鸿

听说“揭阳一中众智”是集众多教学模式于一体的学习好地方,曾经是自己梦想中的学校,只因考试失利与他失之交臂。如今,再次踏进这所学校,已是另一番景象。

进入校园,不再是去年来参加考试时的人山人海,而是一片安静祥和。诺大的校园,只寥寥数人。校门两旁的“年年桃李,岁岁芬芳”给我一种丰收的感觉,加上我们“圆梦工访”实验班团的参观,一中众智校园一下子就来了气氛。

虽然,烈日当头,汗水浸湿了上衣,大家还是热情高涨。谢老师挥舞相机,找各个点抓拍。肖老师生动的讲解,吸引同行伙伴,他们不辞辛苦的工作,再次激发我们的欲望。

通过一番参观,到了最后一个活动点,一群人一拥而上来到三楼开始小牛顿科学课学习。大家走进教室,授课老师已等候多时,待我们全体坐下,老师开始讲课。起初,老师提了一个问题:谁知道有什么科技是由动物的特性制造岀来的?同学们纷纷抢答。紧接着,老师拿岀一个潜望镜,问我们其中的原理。又经过一番讲解过后,老师让我们自己制作一个望远镜并探索其中奥秘。

大约十多分钟,望远镜终于折腾岀来了。“呼”!看到还有很多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我不由得心生一股喜悦和成就感来。虽自己早已明白这个道理,但还积极参与其中。

一个愉快的采风活动即将结束,大家都到“国学堂”写下自己的体会。

这次之行,我还是梦回“揭阳一中众智”。

学生作文

洪可莹在众智采风中

你好,一中众智

一中众智采风

洪可莹

今天下午我们“圆梦工坊”作文班又再一次出去采风。这次去揭阳一中众智外国语学校。

到校门前,门上方“揭阳第一中学”六个金光闪闪的大字格外醒目,左右两边还有“年年桃李,岁岁芬芳”八个篆字。老师贴心,帮我们在校门外拍集体照,可是找了好几个地方都觉得不满意,又玩命跑到马路中间拍。

进了大门,向左拐,便到了志英园。志英园正中间的大榕树十分有趣。枝繁叶茂,垂下气根让大树似一位长满胡须的老人。气根在风中飘动,像仙女的舞衣。婀娜多姿,格外有趣。

老师带我们参观了食堂。那里有小巧的椅子、五颜六色的桌子、小格子天花板还有一些手工制作的折纸挂着,十分有趣。我们还参观宿舍,里面摆满小木床,这些小木床看起来,也显得十分照顾孩子们的心理。

参观的重头戏是西斋楼。西斋楼介绍了揭阳一中自古到今275年的历史。采风的最后一站是小牛顿科学课堂。林老师先从一则谜语引出潜水艇,又以潜水艇引出潜望镜,再一人做一个手工潜望镜。我打开袋子先把两片纸板按印刷好的纸条对折好,再围着长方体形状贴好,然后在每个镜口45°的方向上插入一片镜子,最后把两个插在一起就好了。

老师还给我们讲了潜水艇的原理。我们上次的采风,有核潜艇的模型,可我们却没有去特别关注潜望镜,有点遗憾。

一次难忘的参观

乔南学校五年级

林瑾峤

今天下午,我怀着好奇的心情参观了揭阳一中众智外国语学校。

刚到大门,就有映人眼帘的八个金字“年年桃李、岁岁芬芳”。一中众智外语学校,就是历史悠久的揭阳第一中学南校区。

走进大门,左边是一棵枝叶繁茂的大榕树,像一把绿绒大伞,在炎热的夏天,大家可以在树下乘凉。榕树下面还有一块大石头,雕刻着“揭阳第一中学”六个大字。谢老师还给我们介绍这块大石的历史,同学们都听得津津有味。

大家一起参观学校的行政楼、可爱的食堂、学生寝室、国学堂和西斋(校史馆)。西斋里面分为“辉煌校史”“难忘往事”“风流人物”和“美好未来”等四部分,这些内容让我知道揭阳一中造就的大批优秀人才,值得我们去参观和学习。

最后,林老师给我们上了一节有趣的科学课,这节科学课是我平时学不到的小牛顿课,带给我更多精彩,受益匪浅!

革命!革命!

每当想起毛主席的相片,想起革命胜利时阳光照耀脸庞的辉煌时刻,联想到今天走进揭阳一中众智外国语学校参观的过程,历史上一中校友曾为革命人士提供学习、生活和帮助的情节让我印象深刻。让我从众智校园内的西斋说起吧。

中午,天气酷热。我们采风班顶着烈日,迈着大步在一中众智的校园里来回奔走,在谢老师的带领下,一行人走进了西斋。

走进西斋, 感觉好似名人馆。来看第一名人馆,里面都是为一中事业提供帮助的人,他们个个笑容满面,却都已离去,那是为了和平,为了我们的幸福而牺牲的。我既感到伟大,又感到悲愤。

继续向里走,看着一位位因革命而牺性的战土,甚至是书生,使我对战争又多了一层憎恶。

走了好久,我们看见了某某某(忘了是谁)的雕像。只见他手举扇子,好像在呼唤着正义、和平!可是最后却英勇地战死在血泊中,永远永远地消失了、离开了。

看到这儿,我心里不止有恨,还有痛,更有悲。可是,如果没有死亡,没有革命,哪来我们的和平,更没有幸福,没有下一代。于是,我便深深地向他们鞠了一躬。

我痛恨战争,但为了和平,为了子孙万代,革命烈士为国捐躯,今后,我们一定要更加珍惜生活,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报答祖国,守卫幸福!

三年级 石霄麒

点评:

选材角度很独特,却不准确。西斋所要表达的,及所要达到的效果,并非作者所写的内容。以作者三年级的阅历来写西斋里面的革命人物,明显是力不从心的,阅读起来很艰难,辅导修改更艰难——因为霄麒文中描写的革命连老师都看不懂的缘故。

众智小牛顿课

奎地小学四年级  黄婉琳

今天下午,谢老师带我们参观了揭阳第一中学老校区,也就是揭阳一中众智外国语学校。

一下车,一眼见到的就是校门上“年年桃李,岁岁芬芳”八个金光闪闪的大字。走进校门,高大的教学楼耸立在眼前,我们循着楼梯登上三楼进入303教室,漂亮的美女老师林老师己经在门口微笑迎接我们了。教室宽敞明亮,坐位都很整齐,后面黑板上是大哥哥、大姐姐们的“作品”,黑板旁边挂着一面流动红旗。

林老师告诉我们,要在这里给我们上一堂“小牛顿实验”课。林老师提问:有谁知道潜水艇是怎样看到海面上的物体的?教室里一片沉寂,学员们个个都摇摇头说不知道。紧接着,林老师拿出了一个模型说“就是通过这个'东西’来看的”这个东西叫“潜望镜”。然后再告诉我们潜水艇潜在海里时通过它就能看到海面上的物体了。

接着,林老师给我们每人发了一个袋子,里面装着两片镜片和两张有划线并剪成长方形的卡纸。我很纳闷,这些东西就能做成一个“潜望镜”吗?我们看了老师的示范,并学着老师先把卡纸折成一个长方形,多余的一张用双面胶粘好,围成一个长方体,再把两张镜片分别插进两个长方体的斜缝里,一片卡反,一片卡正,没一会功夫我就做好了。我望了下方的孔,竟然看到了上面同学的脸!这时,林老师在黑板上画起了图形,讲解了潜望镜的原理来了。老师告诉我们:“我们之所以能看到相反的物体,是因为光的作用,光有两种不同的射法,一种叫反射,一种叫折射,我们在镜子能看到自己,是光的反射,潜望镜也是光的反射,当反射角度到45度时(这个表述是错误的),便能看到相反的东西或物体了。”

通过这次实验,我认识了“潜望镜”能看到海面物体的原理,这真是一堂既长知识又有趣的实验课。

一中众智国学堂

三年级 林楷哲

今天我们在两位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众智外国语学校,参观学校的大门,志英园,食堂,行政楼等等......

我最深刻的地方是国学堂。一眼看到的是整齐的桌椅,闻到的是淡淡的墨香。讲台边一个柜子里面摆放了毛笔、墨水、纸,还有装墨水的盘子。墙上挂着几幅字。我记得有一幅“言忠信笃敬惩,忿室欲迁善改过”,我第一眼看见就爱上它。

我爱你,众智国学堂,你太美了!我情不自禁地感叹起来。

众智国学馆

一中众智国学

榕城区北门小学

五年(2)班许铭阳

今天我们原本是准备来一中众智参加小牛顿科学课堂学习的,可补习老师却以课程重要为由拒绝我们请假。无法,等到补习完成后我们在4点才赶到了一中众智,但心仪的小牛顿实验课却已在3点开始,我们到达的时候同学们都在写作文了。我看着同学们都神采奕奕,已经非常清楚我们错过了很多精彩。

我们写作文是在国学馆完成的。国学馆里四面墙的窗户边都有一围用红木雕刻的窗格,窗帘上面是清明上河图,在阳光的映照下,清明上河图变得更加惟妙惟肖!在墙上的四个角都有三个小正方形,有一电灯、有一大黑板,黑板上有一面五星红旗。哈哈,最重点的是我们在仿古的书桌上写作文,别有一番韵味。

虽然今天我们没能赶上实验课,但还是很开心。谢谢老师们又给了我一次现场习作的机会。

众智的校门

许伟豪

今天,谢老师带一群来自“圆梦工坊”实验班的我们到众智学校参观。

站在门口,哇,众智的校门好壮观啊!校门上面写了“揭阳第一中学”几个大字,左右两边还有八个古篆字。谢老师就让我们猜,猜对有重奖。这引起了我们的思考及猜测。结果却没有一个人猜对,那份重奖则由谢老师自己独吞了。谢老师给我们讲这八个字到底念什么。“年年桃李,岁岁芬芳”从谢老师嘴里流利地说了出来。我心想:有文化就是厉害!这几个字根据我的理解应该是这样的:希望学校能桃里满门、誉满天下吧!

我的心深深地被众智校门给震撼到了。最后,谢老师布置我们写作文,就印象最深的校园见闻来写,我就写校门了。

众智大门

几个小伙伴在老师的带领下又跑又跳地来到众智外国语学校大门前。大门的左右边写着几个不认识的字。

“同学们,谁能说出校门这几个大字,我就奖励谁。”老师爽快地说。同学们欣喜若狂,都在绞尽脑汁思考,我也不例外,但一时半会都想不出来。忽然,机灵的小壬栋说:“左下二字是芬芳。”老师笑着说:“对了,哪个同学能认出其他的字呢?”我细细地琢磨那几个字,却百思不得其解。这时小刘说:“右下二字是桃李吧!”“不错,值得表扬!”老师笑着说。但其他同学也想不出其他什么字来了,于是老师说:“门前的八个大字是'年年桃李,岁岁芬芳’。”

同学们这才恍然大悟。老师又给我们拍了一张照片后又向下一站走去......

袁锐涵

12

众智采风

今天,我们来到了揭阳一中众智外国语学校,我与谢老师及小伙伴们一起来到学校门口,站在校门前谢老师指着校门上的字问:你们知道上面写的是什么吗?同学们都说上面的“揭阳第一中学”就认识,左右两边的字都不认识。谢老师跟我们说,左右两边写的是“年年桃李,岁月芬芳”。

进入大门,我们又到了志英园。园里有一块大石头写着“揭阳第一中学”,我们在大石头前面拍照。谢老师提醒大家别挡住那些字。

拍完照后我们便向下一个采风点走去。

六年级 林戊元

有趣的实验课

乔西小学三年级(3)班何梓弘

今天太阳非常辣毒,晒得地面要冒烟,连空气都快要忘记流动了。因为要去一中众智外国语学校采风,尤其是其中还有安排到小牛顿实验室参观学习,这是我的最爱,也就没有感觉到热了。

我们进了小牛顿实验室,空调开着,凉爽极了。老师来后就开始上课了。

老师先为我们示范制作潜望镜。首先教我们做两个小长方形,然后照着材料包里面纸板印刷的条纹折起来,再贴上双面胶纸。

我按照老师教的方法,先照里面的线条折,再轻轻贴上双面胶纸,做成了一个小长方体。这个小长方体与平时见过的类似牙膏盒那种长方体不一样,它的头部两边都有一条缝。我把镜片从缝口插进去,再把两个长方形的尾部连接在一起,这样,一个潜望镜就完工了!我拿着潜望镜往后面看,竟然看见了远处的妈妈。

这是一次有趣的采风,我学习了很多知识。

众智小学生食堂

一堂课(片段)

卢前小学四年二班卢若彤

肖老师和谢老师一路带领我们进了一间教室,刚进门,立刻发现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很乐意去闻的书香味。上课了,一位老师直着腰站在讲台上,温柔地对我们说:“大家好,我姓林,大家可以叫我林老师。”有的人认真地听林老师介绍自己,有的人还未进入状态,还在与同学谈笑风生,还有人则在做小动作。

不知林老师是碍着肖老师和谢老师的面子呢,还是因为我们是第一来,林老师见同学们这样,居然只是笑眯眯地看着我们,并没有批评我们。只是轻轻说:“同学们,上课了。上课的时候必须安静!”大家都被这声音给吓到了。我想:“这个林老师生气了么?呵呵。”老师看见我们都老实了,就开始了她那滔滔不绝的讲解。当老师全讲完后,我大致才知道要做望远镜。你不会说我有多蠢吧?开始,我粘个胶带还粘错边!然后,当要把望远镜的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合在一起的时候,我右合左合都合不上。这时,偏偏坐在我右边的男孩对我说:“那个,你要帮忙吗?”我点了点头,那个男孩双手接过我那望远镜的上半部和下半部后,左等右等,见到他拿已经合好的望远镜递给了我时,我微笑地说:“谢啦!”男孩笑道:“不谢!”过了一会,老师对我们说,这个望远镜可以带回家时,我们高呼:“耶!”

肖老师和谢老师又带着我们走出了教室。

一中众智新校区沙盘

潜水艇的眼睛

今天,我们到一中众智听林老师讲科学课。

林老师的课程是“潜水艇的眼睛”,是一节动手制作课,要我们完成眼睛的制作。林老师先做一个“眼睛”给我们示范。只见老师先把一个纸盒合起来,然后用双面胶纸贴起来,再把镜子塞进去,以同样的方法再做一个后,把两个合起来,潜水艇的眼睛就做好了。林老师示范后就给我们一人发一份材料,让我们自己按照她的示范做起来。我先把盒子合好,然后用双面胶贴起来,再把镜子塞进去,就完成了。可是,却看不到别人,只看到了自己!我问林老师,为什么我看到的是自己而不是别人?老师检查后说“你弄反了,所以只看到自己”。我把镜子调换了一下,果然看见别人了。潜水艇的眼睛就这样制作完成!

下课的时候林老师把我们制造的眼睛送给了我们自己,大家欢呼起来。我们开心极了。

三(1)班  刘同庆

揭阳产业园卓豪小学

有趣的小牛顿实验课

今天,“圆梦工坊”学员在一中众智参加了一次小牛顿课堂。

上课了,老师走上讲台,随着一声“起立”,全班同学齐喊“老师好!”,“请坐下”,随着老师的声音同学们立刻坐了下来。老师先提出一个问题——潜水艇在水下如何看见海面上的敌人呢?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回答。有的说它有透明的窗子;有的说它有一个望远镜,可以清楚地看见海面上的敌人。老师让我们先来做一个小实验。她把一张厚纸板折成一个长方体的纸筒,在纸筒一端的正面开了一个窗口,在窗口的侧面,按45°角卡入一片镜片,接着用同样的方法再做一个长方体纸筒,最后把两个纸筒相对插入,使纸筒两端的窗口方向相反,就形成了“潜水艇的眼睛”了。这个望远镜的特殊之处就是你从下一个“窗口”向里望,见到的却是上一个“窗口”向外望的情景,真神奇!后来,经过老师的讲解,我才知道“潜水艇的眼睛”是利用光反射的原理,即物体经过光反射到第一个镜面,光线再沿空气传播,直射到第二个镜面,最后反射到我们的眼睛。这样就看到上一个“窗口”向外望的景色了,也就观察到水面上的敌人。

这堂小牛顿实验课真有趣啊!

————刘奕畅

有趣的一节科学课

今天,我们随“圆梦工坊”来到一中众智采风。虽然我因迟到错过了部分精彩,感觉有点遗憾,但庆幸收获了一节有趣的实验课——小牛顿科学课。

早就听说小牛顿科学课是一中众智的特色课程,我满怀好奇走进了小牛顿课堂。同学们井然有序坐着,静静地望着老师,期待老师带来精彩的内容。只见老师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微笑着告诉我们今天这节课的主题是制作“潜水艇的眼睛”。正当我们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之时,老师已经开始分发实验材料包并开始讲解制作要领了。只是,可惜我听不懂老师讲的内容,依然毫无头绪,不知如何下手,不得不硬着头皮发挥想象力回忆老师刚才讲的每一个细节,一步步摸索着。

终于,我做出了一个像样的东西,我尝试着从“小窗口”看了一下,咦,好像看到了别人的头!耶,我的实验制作成功了!我心里十分高兴,但是此时脑海里却又打出了一个问号——潜望镜潜入水中后到底是如何观察水面上的情况的?到底是什么原理呢?我带着疑惑想要请教老师,这时同学们也纷纷完成实验,开始七嘴八舌议论起来了。老师清了清嗓子为大家讲解起来:“同学们,这是物理知识的应用。主要是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原来如此,我顿时恍然大悟,不由得感叹科学的奇妙!

与平时枯燥乏味的课堂相比,这节课是多么有趣呀,正如老师所说:我们要善于观察,善于发现问题,有时候司空见惯的现象也隐藏了很多科学道理。这一节有趣的科学实验课真是让我受益匪浅!

——林依泓

众智采风

今天,我来到一中众智,参加圆梦工坊采风活动。接下来,就让我来说说采风的过程吧!

我到众智,晚了一步,采风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了。我来的时候,刚好小牛顿科学课堂正要进行。我们走进教室,一位美女老师在讲些有趣的知识。我坐在座位上,看老师拿着一个奇怪的盒子在比划着,听了一会儿,才知道,原来这是“潜水艇的眼睛”。在海里,战士们可以利用它来观察外面的情况,完成袭击,打倒敌人!老师从一个篮子里拿出一个袋子,里面装着两块硬纸板和两块平面镜,她将这两块硬纸板折几下,再用双面胶粘好。另一个也同样,再将平面镜朝着45度卡在硬纸板里面。最后再往反方向拼接起来,小型“潜水艇眼睛”就做好了。

课堂上有的同学还将3个“眼睛”串在一起,能看得更远。

今天的采风可真是有趣啊!

林博豪,揭阳市榕城区实验学校   六年(3)班

手工实验课

一上楼,我来到一间教室,进去后,有一种很凉爽的感觉。开始上课了。老师先发给我们一个材料包,里面有两面镜子和两张手工纸。然后让我们开始做手工。老师先让我们把它折成长方形盒子,再贴上双面胶纸,卡上镜片,最后把两个长方形盒子合在一起,这样一来这个手工就做完了。

三年级 许熙烨

黄徐灏

四年级

小牛顿实验课

在老师带领下,我们到了“小牛顿”教室。迈进教室,一股凉气扑面而来,刚才的炎热一下真子无影无踪了。实验课开始了,上这节课的是一位美女老师。她先做示范教我们怎么做潜望镜,接着我们就按照老师教的方法一步一步地折、贴,遇到不会的同学,老师则走过去手把手指导他们。在我正思考着将一块镜片夹在那条缝隙时,突然脑子一片空白,什么法子都想不出来了。此时,老师走了过来,教我怎么做。不一会儿,潜望镜就做好了。其他同学的潜望镜也全完成了。此时,老师通过教室的多媒体系列向我们讲解光的反射和折射,并在黑板上画出原理图来,我们都听入迷了。

小牛顿科学课

今天,我们“圆梦工坊”一行人来到了揭阳一中众智外语学校采风。我们欣赏了许多美丽的校园风景后便到小牛顿科学课堂,。在这里我们上了一节有趣又充满疑问的课程。

我们来到教室,同学们按顺序坐下后,就开始上课了。老师讲的内容是“潜水艇的眼睛”。首先,老师问我们人类是怎么来的?同学们都踊跃举手,其中一位同学说:“是由动物进化,然后变成人类的”。紧接着,老师又问了一个问题:“什么东西是从动物身上得到启示而发明的”?一位同学则说:“雷达,它在蝙蝠身上得到启示,从而发明了雷达。”接着,老师话锋一转讲起了潜水艇的眼睛——潜望镜的光学原理,并教我们制作潜望镜。我们先亲手动手示范制作一个潜望镜,然后给我们每个人都发了一个手工实验工具包。一开始,我们都不知道怎么做,绞尽了脑汁。突然我有了灵感,便做了起来。不一会儿,精美的手工潜望镜就都做好了。老师还给我们讲解了很多光学原理:一、光的反射,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的界面时,一部分光返回原来介质中,使光的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这种现象称作光的反射。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二、潜望镜的成像条件,潜望镜里两面与镜筒壁程45度角相对平行摆放的平面镜可以让人从上方或远处障碍物后边的景物。

美好的时光总是过得那么快,这节生动的科学课就结束了。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揭阳一中学校。

林佳欣

揭阳市运通小学四年

6

今天下午按原计划圆梦工坊的老师带领我们到众智小牛顿课堂学习。小牛顿课堂的林老师首先让我们猜了一个谜语,谜底是潜水艇。林老师告诉我们潜水艇有一只眼睛,那就是潜望镜。老师告诉我们潜望镜可以观察水上的情形,便于战斗。

过了一会儿,林老师给我们发了科学制作材料包,里面装着一些硬纸板和两块镜片。老师边讲边告诉我们怎么组装潜望镜。每个小组还发了一把剪刀和一圈双面胶带纸。我们先把硬纸板拼接成两个长方体,两个长方体的一个侧面和一个底面都有一个小正方体的口,我们又把两块镜片插在长方体的侧面,最后再把两个长方体的下半部分插在一起,这样潜望镜便做好了。

做好不久,便下课。老师还把潜望镜送给了我们,真高兴。

————六年级黄楚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