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缁衣》:教之以德,齐之以礼,则民有格心。

《礼记●缁衣》中说:子曰:“夫民,教之以德,齐之以礼,则民有格心;教之以政,齐之以刑,则民有遁心。故君民者,子以爱之,则民亲之;信以结之,则民不倍;恭以莅之,则民有孙心。《甫刑》曰:'苗民罪用命,制以刑,惟作五虐之刑曰法。是以民有恶德,而遂绝其世也。’”

孔子说:“对于百姓民众来说,如果用道(正确的信仰,正确的文化方向、正确的路线就是道)和德(正确的行为准则,人处身于社会所要坚守的行为的底线就是德)教育引导他们,用礼法(社会伦理规范)约束他们的行为,那么百姓就会有向善向上的进取之心。如果只是用政令教训他们;用权力、刑罚来约束、惩罚、打击他们,那么百姓(因为没有正确的文化方向、奋斗目标)就会有千万百计地逃避惩罚的想法(因而就会滋生出各种淫巧、奸邪、罪恶的各种招法来)。所以,作为领导百姓的国君(官员),如果像爱护自己的子女一样爱护百姓,那样百姓就会亲近他;如果诚心诚意去团结百姓(全心全意去为民众服务),百姓就不会背叛他;如果不摆官架子,用谦恭、低姿态、认真、勤敏的态度去对待百姓,百姓就会产生谦虚、敬畏、顺从态度。古书《甫刑》上说:'苗民百姓不听从(嗤尤)命令,于是(嗤尤)就用刑罚来制裁他们。制定了五种残暴的刑罚来对待那里的百姓,并把它们叫做“法”。’于是那里的百姓就没有了文明秩序、不讲道德、不服从管理,并起而背叛。最终整个民族都遭到了灭亡。”

也就是说,治理一个社会如果只有“法”在起作用,提倡“法不禁止都可为”,而没有正确价值观(道)、设有先进的文化思想作为引领;人们行为没有规范(随意放纵)、处事没有底线(不知什么叫德),那整个社会非乱不可。甚至可能亡国灭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