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玉宝:一名农村女演员的内心世界
· 文化范儿 出品 ·
一名农村女演员的内心世界
宋玉宝
等疫情过后,饭店都正式营业了,找个时间我请你吃顿饭,表达谢意,在小庆群里,我加了你,很羡慕你们有才华,写美篇,写诗词啥的,想跟你们学习学习,一直想请你们吃顿饭正面认识认识,因为我不抽烟不喝酒,不打麻将不跳舞,啥也不会.因为我不善言谈不善交际,怕怠慢了你们,就是这么想的,哈哈.疫情来了,一切都打乱了,等疫情过后再说吧,我现在看孙子因为幼儿园都不开门,幼儿园都营业了,我孙子上幼儿园了,我才有时间。
上面一段话是一位在哈尔滨生活的农村女演员曹春霞留言,在即将见面时又发生变化,使美好人间故事变成半圆故事。但流去的人生时光还是演绎着生活中最优美的故事。
去年10月份,我写了一篇美篇文章,农村演员曹春霞读到了很感兴趣,曹春霞加了我的微信。从此我们开始熟悉,稀稀巯疏简短问侯聊了几次。她是一名专演农村影片角色的老演员,年龄比我大许多,她让我称她为姐,她告诉我,现在戏份少,主要在哈尔滨江北哄孙子,演出有角色时,导演或剧组就会通知她。
农村影片很多,我也看了不少,对于演农村的演员也没有来往,对于演员曹春霞也没有特别印象。她告诉我,她很喜欢拍小视频,我随即欣赏了几个她发来的小视频,小视频里的曹春霞和那位五常辉叔确实很熟悉,印象很深,但不知姓什么叫什么?
从这以后,我对农村演员曹春霞逐渐关注起来,曹春霞在农村影片中饰演的农村妇女形象,真实,泼辣,人物栩栩如生,现实生活中的曹春霞也是快人快语,真诚,善良。
认识一个人,是从心开始,当你感觉对方不陌生的时侯,来往也就一天比一天多了起来,以后,我经常把写好的美文发给曹春霞欣赏交流,她也经常在文后写几句感想。前几日,我发给她一篇美文欣赏,曹春霞发出人生感慨,她说现在离婚十多年了,一直没找到合适的老伴,很想找一位情投意合的老伴,但一直没相当的,我沒有探究她过去的老伴因何离开她。作为一名演员,我们往往看到她光鲜的外表人生,很少有人了解现实中演员的人生,演员的现实生活。
想在今年牵你的手
宋玉宝
2020年2月6日,我在美篇及微信发表了新闻通讯故事美篇文章〈一名农村女演员的内心世界〉,引起了不少读者的兴趣,故事主人公演员曹春霞也希望续写一篇美篇文章,那么,现实生活的演员曹春霞到底是一位什么样的人生,让我们随着曹春霞的讲述,走进她光彩人生背后的人生故事。
今年58岁的曹春霞,离婚已经15年了。15年前,爱人与她离婚,离婚几年后,离开这个世界,她带着农村女人的朴实,善良,独特的性格,守着渐渐长大的儿子一起孤身生活,直至15年后,儿子成家立业,曹春霞才感觉,身边缺少个老伴,缺个知冷知热的爱人在身边。
从小时侯起,曹春霞悟性特别好,学啥演啥都象,以后报考表演学校,从此走进演艺圈,40岁以后开始演老太太,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曹春霞不仅喜爱表演,还喜欢写小说,她最擅长是写剧本,有不少剧本是她自编自导自演,在电视剧中,我们看到曹春霞性格爽朗,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曹春霞是一位性格很特的女人,她从来不串门,不走动,不与外界接触。她把所有精力和时间,都用在写作剧本,创作剧本,表演艺术上。有时连最亲的人,朋友,她都很少走动,她生活在自已表演世界的天空里。多年来,曹春霞在众多电视剧中,塑造了各种各样的人物形象,如〈说好不分手〉,〈我的特工爷爷〉,〈东北抗日联军〉,〈娘〉等剧中担任角色,在她表演的短剧〈五常辉叔〉,更是让不少观众,欣赏到曹春霞在表演上的才华。
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人人都有一本难唱的曲。曹春霞也一样儿,虽然她在表演艺术上取得了令人羡慕的成就,但现实生活中的曹春霞,还是一只形单影孤的大雁,沒人能理解她现实生活中的酸楚,她希望有缘人,能走进她的生活,她的人生世界。
附曹春霞写的文章
忆童年~~~
曹春霞
1962年5月的一天清晨,我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家庭里。
小的时候听奶奶说, 我的爸爸是抗美援朝的一个连长,妈妈是妇联的领导,他们在辽宁丹东结缘,爸爸转业后,带妈妈一起在哈尔滨安家落户,爸妈有了我们三个孩子,哥哥大我四岁,弟弟小我五岁,
爸爸妈妈感情特别好,一辈子没吵过架,妈妈生弟弟时,得了病,弟弟六岁时,妈妈去世了,那一年,我十一岁,哥哥十五岁。
追忆过去,朦朦胧胧中记得小时候,家住的是平房,爸爸在门前搭了一个"门斗"养了好多狗,每当爸爸下夜班的时候,狗,老远就去接爸爸,还帮爸爸拿饭盒,后来让打狗队打走了。我哭了,有些不舍,因为狗每天都陪我玩,陪伴我好多的日子,,,
那年的中秋节,被我们这些不懂事的孩子盼来了,因为中秋节有月饼吃。
而妈妈的脸上没有欢喜,为着她的孩子们能吃上月饼,而凄然地愁苦着了。
那天,爸爸买回了月饼,
晚上要用西瓜和月饼赏月,这是自我懂事时起,就记得的,中秋的月亮下,爸爸妈妈,会放上一个盛着西瓜和月饼的方桌,我们高兴甜美的吃着,
妈妈的心愿和祈祷,就飞到了向她微笑着的月亮上面,她为着她的丈夫和孩子们祈福。
我实在不能理解妈妈的那份郑重,眼睛只盯着桌子上的月饼,心里盼着这仪式的快快结束。
爸爸妈妈常常是不吃的,或只尝一点点,,,
在我一岁多的时候,有一天,门外有喊照相的,妈妈询问了一下价格后,就叫我和玩耍的哥哥一起合影,我不照,妈妈便不高兴起来,最后还是照了相,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便有了记忆。
我出生在六十年代初,有个名称叫三年自然灾害,那时,我的家里很穷,也没有什么好吃的,依稀记得,妈妈抱着我去商店里给我买饼干,买完饼干妈妈刚要喂我吃,猛然间不知道从哪里穿出来一个叫花子,一把抢过饼干就狼吞虎咽地吃起来,我被吓到了,哭个不停,妈妈一直哄我,旁人看到这情景,急忙追那叫花子,边追边说小孩的饼干你也抢,妈妈急忙说,算了算了不要了让他吃吧,他也是饿坏了,,,
伴随着我的出生,爸爸妈妈便滋长了偏心,我吃妈妈的奶水时间很长,五年,直到弟弟出生前才断掉。男孩子上树是常事,哥哥会摘好多的"榆树钱儿'’,然后用苞米面包菜团子,那时家里很穷,也算是美味了,,,记忆最深的是冬天,哥哥和小伙伴儿们做起了,爬犁,脚滑子,女孩子缝口袋玩嘎啦哈,要过年了,几乎家家都是买来红纸写对联,进了腊月,养猪的人家便杀猪,开始了招待亲朋好友左邻右舍的忙活,我最喜欢吃肥肉片蘸蒜酱了,软软的满嘴油的感觉好香呀,,,
作者简介
宋玉宝,1969年3月15日生人,老家密山市黑台镇农业村村民,初中文化。19岁辍学后开始学习写作,酷爱新闻,散文,人物写作。连续三年被(牡丹江日报社)评为一等通讯员,1991年,写了(卖甜难读者来信),受到黑龙江省省长邵奇惠批示,中共宁安县委书记靖殿元批示。多年来,累计在报纸杂志电台电视台发表消息,小新闻故事,小散文,人物特写1000余篇,之后摞笔7年,直至2017年,幸遇著名编辑,记者鲁戈,重新提笔,开始在朋友圈写人物。2019年,开始进军美篇平台,写出各类人物文章630篇。目前在哈尔滨第四医院打工。
欢迎在留言区内评论
文化范儿,文化人的家,读出精彩,写出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