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毅新:卖绿柿子的老头
卖绿柿子的老头
李毅新
吃过晚饭,我收拾好饭场,带妈妈下楼转转。妈妈好不容易来我家住几天,我尽力多抽时间带她出门转转,透透气,省得她说住楼憋屈,连风都不透。每天呆在屋里跟个闷罐儿似的,邻里见面只是点个头,也不唠嗑。还是乡下好,家里忙完事,左邻右舍聚在一起,说说笑笑,开心。
下了楼,走出小区门口。一群人围着,凑过去看看,原来是一位老人在卖柿子。咦,怎麽是绿色的柿子?我见过卖柿子的,都是火红色的,人们叫那种颜色柿子红。柿子绿色的时候是生的,不能吃。怎麽这老人卖绿色的柿子?我好奇,就凑过去问问。老人说:“这是新品种,长多久都是绿色的。又甜又脆,不信你尝尝。”于是,观望的几个人都得到一个绿柿子品尝。这样做买卖,在这儿还是头一回见。有人吃了柿子,一个没买就走了。老人一声不吭。是柿子不好吃吗?不是。真还是又甜又脆。一般来说,吃了就得买,不买,小贩儿会不放过你的。可是,这位老人却看着尝柿子的人走了,不说什么。其实,我也想走。还没遛弯呢,总不能提着柿子遛弯吧?多沉呀!大概别人也是我这样想的吧?可是,这样做买卖,老人不赔死吗?这时,我才仔细打量这位老人。瘦瘦的,满脸饱经风霜的褶子,两手的青筋快要爆出了。看样子老人年岁不小了。妈妈问了一句:“老人家多大年岁了?”老人回答;“八十五了。”八十五?我有些吃惊。这麽大年岁了,还出来卖柿子?于是,就多和这老人攀谈了几句,原来他和老伴有一个儿子,儿子去年得了癌症去世了,儿媳改嫁了,留下一个孙女在上大学。家里,他和老伴相依为命。老伴得了血栓,走路不方便。公家给点养老金,但远不够生活吃药的开销。院子里有棵柿子树,刚挂两年果。今年丰收了,结了几筐柿子呢。他想卖了换些钱,贴补家用。老人还说,这树刚结果,又要拆迁了,可惜了这棵树!说完,老人还叹了口气。听老人的话,我心里已经受不了了,太可怜了。单这把年岁还出来卖柿子,就够让人同情的了。站在一旁的妈妈也连说几句“真可怜!” 我想帮帮老人,早点让这位老人家回家。
他还有几十斤柿子,可我掏尽了所有的兜儿,只有十五元钱。远不够买他筐里所有的柿子。唉,真后悔出来没多带点钱。这怎麽办?我决定帮他卖柿子,妈妈也同意我的提议。我们娘儿俩就留下来,不去遛弯了。
看见过来人,我就喊:又甜又脆的柿子,新品种,大家快来买呀!不多了,来晚了就买不到了。
我的喊声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有人来买了。大概都是因携带不便的缘故,谁也不多买。
天色越来越暗了,老人的柿子大概还有二十多斤。我真替大爷着急!家里还有大娘呢,他一定心里也着急卖完回家呢。
这时,一位遛弯的大哥,看看老人,说了句,这麽大岁数了,天黑了么走?我来买几斤吧。在他的带动下,又有几位大姐也买了几斤。大爷一边收钱,一边说“谢谢!”终于,筐里的柿子就剩七八个了。我一看,这下该我出手了。
“大爷,剩下这些我全买了。给您这十五元钱。”我放下钱,就要拾起柿子走。老人拉住我说:“闺女,这几个柿子用不了十五块钱。你帮我卖柿子,这几个柿子就送给你了,我一分钱也不收你的。”说着,老人把钱塞进我的包里。“这怎么行?大爷,您必须收下这钱。你不要钱,我就不买了。”大爷坚持不收钱,我坚持给他这十五元。推让中,我提示大爷:“天要黑了,大娘还在家等您呢。您先收下这钱,下次来了再给我几个柿子。”大爷似乎觉得我说的办法可行,或者,他想起家中的老伴儿在等他回去做饭,便说,那也行。他一边收拾东西,一边对我妈妈说:“大妹子,你养了个好闺女。你们是好人哪!下次我多给你们几个柿子。今儿,我就先走了。”说完,他就带着东西,慌急慌忙地走了。
望着他,半驼着背,走路腿脚有些不利索。那背影,看着有些让人心酸。走了一段儿,他转过身,大声说:“闺女,这柿子是绿着的时候摘下来,用温水懒,懒出来的柿子还是绿色的,又甜又脆。记住了。”说完,又转身走了。
妈妈说她好像听说过这事儿,但是没吃过绿柿子。大概绿柿子不容易懒好,需要把握好火候才行吧。今天第一次见到这麽好吃的绿柿子。
朦胧的夜色淹没了远去的大爷,我的心也被他的远去揪着,大爷的真实生活到底怎样?家里的大娘能不能自理?这一天怎么过的?他们今后的日子怎样度过呢?
我拉着妈妈往家走,手不由拉紧了妈妈,生怕丢了妈似的。
夜色深了,我的心更不安了。大爷平安到家了吗?
【作者简介】李毅新,河北阜平城厢中学高级教师,中国自主教育十佳技术型教师,多次荣获阜平县优秀教师,保定市优秀班主任。所写班主任德育案例获保定市德育案例三等奖,班主任工作案例获河北省优秀奖。参与过国家级,市级英语写作课题研究,多篇教学论文和教学随笔发表在国家级书刊,教学简笔画比赛获县一等奖,教学比武获县二等奖。多次荣获国家级,省级,市级奥林匹克英语竞赛优秀指导奖。
感恩作者授权 绿 汀 文 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