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猪圈、千里背疯母上大学、放弃55万年薪的刘秀祥,现在怎么样了?

大家还记得刘秀祥吗?就是13年前“千里背母求学”的那位孝子。最近他的现状被曝光,那个曾经被命运碾压过的少年,如今已经成为一名学校的副校长,而且是放弃北京年薪55万的工作,甘愿回乡为贫困的孩子们点亮一盏前行的灯。
1988年刘秀祥出生于贵州望谟县一个偏远的小穷村。四岁时父亲因病去世,母亲受到打击,由于过度伤心患上间歇性精神病,丧失生活自理能力。而他的哥哥姐姐因为无法承担悲惨的生活,先后离家出走,生活的重担落在了年仅十岁的刘秀祥身上。
为了继续生活,他开始四处捡废品赚钱,回到家便种田挑水砍柴,还要帮母亲洗衣梳头做饭。在这样的条件下,小小的刘秀祥却在心里埋下一个通过读书改变命运的种子。
小升初时,刘秀祥以全县排名第三的优异成绩考取了县城中学。今天的初中生整日想的可能是打游戏,可当时的刘秀祥却要想着怎么一边上学一边照顾母亲,小小的他毅然决然带着母亲来到县城,因为没钱租房,他就用稻草在学校旁边的山坡上搭了一个简易帐篷。然后再架上一口铁锅,生活就这样运行起来了。放学后,刘秀祥继续捡废品赚钱,回家照顾母亲。闲暇时则利用不多的时间,继续努力学习。
三年后,他考上了安龙县第一中学。他又继续背着母亲来到了安龙县,这次刘秀祥用200元租了一个破猪圈。条件似乎好了一些,至少可以遮风挡雨。但为了赚取更多的学费,他开始利用暑假跟着老乡四处打工。
学习、打工、照顾母亲。时间便来到了2007年,刘秀祥迎来了人生第一次高考。但是这次上天没有给他好运。他以6分之差落榜,但读书上大学是刘秀祥唯一的机会。
刘秀祥没有放弃,他选择了复读,同时利用暑假在洗浴中心搓澡,超负荷工作18个小时,赚到了高昂的复读费。这次,努力得到了收获,2008年,与命运抗争的刘秀祥终于考取了山东临沂师范学院。
接着,刘秀祥“千里背母求学”的故事传到了当地媒体。此事一经报道,便在全国传开。他也被大家称为“贵州第一孝子”。
但是,刘秀祥的故事并没有停止,大学毕业后,不少单位都邀请刘秀祥去工作,其中,一家来自北京的公司更是开出了55万的年薪,这足以让刘秀祥和母亲过上安逸的生活。可刘秀祥却拒绝了,因为他从内心深处认为这份工作是因为媒体报道得来的同情,自尊心很强的刘秀祥认为自己不需要这份可怜。
后来,刘秀祥回到贵州,在家乡一所高中当起了老师,他想通过这种方式让更多孩子通过读书改变命运。他说:“我们接受高等教育的目标,不是为了摆脱贫困的家乡,而是让家乡摆脱贫困。”
为了点燃孩子心中的梦想,唤醒村民对“读书有用”的认知,刘秀祥骑着摩托车在望谟县的每个乡镇做“劝学家访”,并把北京电视台为他拍摄的纪录片截取了十分钟,这部纪录片讲述了刘秀祥是如何一步步考上大学的故事,然后刘秀祥把音响绑在摩托车上,每到一个地方,就把村民召集起来播放这10分钟的片段。就是要告诉村民:“读书是有用的!我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多年来,刘秀祥足足骑坏了8辆摩托车,先后把50多名学生从工地拉回了课堂。他还自掏腰包,资助学生。另外还有很多地方邀请他做讲座,刘秀祥答应做讲座的要求只有一个,就是必须资助我两个学生。通过这种直接或间接资助的方式,刘秀祥帮助1270名学生考上大学。而在8年前,当地每年上大学的学生都不到100人。2020年高考,望谟县本科上线率从5年前的12.26%提升至63.44%。他所带的班级从最初不足300分的成绩,到最后全班47人全部考上本科大学。刘秀祥说:“努力读书走出大山,不是为了逃避大山。是为了更好的回到大山,反哺大山。”
回想起当初拒绝55万年薪的工作,刘秀祥说:“如果现在让我倒回去选择,我会比以前更加坚定。”20年前曾经那个睡帐篷、猪圈的男孩,可能怎么也不会想到,如今的他作为望谟县实验高中的副校长,已经活成了无数人心中的光。
在中国有很多校长,私立或公立学校的校长,培训班或辅导班的校长,但是作为万人敬仰的校长屈指可数。而这个问题则关乎作为一个校长的格局。
来自江苏苏州第十中学原校长柳袁照探讨了关于教育的大格局与小格局,他认为所谓教育的大格局,首先该明白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什么是首先要做的,什么是可以摆一摆放一放的。而社会的需求、时代的需求,就应该是摆在第一位的。如城乡教育的差距问题、留守乡村孩子的教育问题。
学校的格局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校长的格局。校长格局不大,学校的格局也不大。比如,校长不读书、不理解教育的历史与现实、不追求教育的境界与理想。校长凭经验办学、视野从来离开过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总是在具体的事务圈子里兜来兜去。校长只惟上,以领导的意志为自己的意志,只知道投领导所好,紧随其后,亦步亦趋。假如领导有水平的、有境界的、有想法的还好,还能跟着干得八九不离十,万一领导不是这个样子呢?学校不是一场灾难吗?
柳袁照认为,教育局长要成为教育家十分重要。但是,即使局长是教育家了,校长就不需要有自己的思想、理想?假如,局长只喜欢蔡元培,我们大家都只读蔡元培,连陶行知的书都不敢读?假如,这个局长喜欢朱永新,校长都搞“新教育”?那个局长喜欢李希贵,校长都搞“新学校”?我们校长要有自己的内心坚守,站在教育的原点上,坚定不移,那是信仰、未来,那才会有教育的大格局、学校的大格局。我们还是要谨记陶行知先生的一句话“国家把整个的学校交给你,你要做整个的校长”,虽然现在有些地方,没有把整个的学校交给我们,但是我们仍然要做整个的校长。
刘秀祥说:“一个人活着,不应该让人同情、可怜,应该让人可亲、可佩、可敬。”他从大山走出,放弃50万年薪,成为了全国校长的典范。活成了他想要的模样,也成为了陶行知眼中作为整个的校长。
对于大多数校长来说,可能没有刘秀祥深入乡土的经验,但这不等于你可以失去作为大格局的经验。作为校长,长期学习、持续成长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其中,《校长俱乐部》月刊就是全国唯一面向培训机构校长的专业性实战月刊,自2010年创刊至今,始终围绕“校长参谋,办学指南”这一宗旨作为办刊理念,以“助力学校成长、推动行业发展”为使命,纵观行业趋势,分享办学经验,系统全面地为行业培训机构提供运营管理、招生、教学等指导。坚持“分享”、“帮助”的办刊宗旨;“给方向、给方法、给方案”的办刊原则。创刊七年来,已成为全国100000名校长的案头必备学习参考资料。
上到理论,下到实践,既探讨了关乎教育的大格局,也讨论了如何解决具体问题的经验。期刊内容全部来自业内资深研究人员、一线办学校长和高管人士、社会办学管理部门官员等。内容选辑遵循和业内机构互动、联办的原则,及时关注行业新动态,从实例中反馈并总结办法,以点带面,起到行业指导的作用。探讨了诸如: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的中国少儿教育课程“冷”思考;招生咨询电话的11个秘决;课程教学设计该如何升级创新等问题。广告少,含金量高,已成为众多办学校长案头必备的专业报刊。
教育需要做好服务,校长需要大格局,大格局的前提是要有终身学习的态度。刘秀祥用执着的信念,把一张烂牌打成金牌。他不仅拯救了自己,也把希望带到了望谟县的每一寸土地,撑起了千千万万学子的未来。刘秀祥说:“我希望大家忘记2012年之前的我,记住2012年之后的我。”
人生就是不断重新开始的过程,随时都可以有新的开始,新的希望,新的天空。2021年,让我们全国各地的校长从订阅《校长俱乐部》开始,成为更多孩子的人生之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