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一个有着浩然正气的人,从来不畏惧生死别离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早晨我把一封谏书上奏给皇帝,晚上就被贬官到路途遥远的潮州。既然想着替皇上除害,哪能顾虑自己这条已经衰老的命呢。回头望长安,看到的只是浮云隔断的终南山,家又在哪里?我立马蓝关,积雪拥塞,连马也踟蹰不前。我知你远道而来,应知道我此去凶多吉少,正好在潮州瘴气弥漫的江流边把我的尸骨收清。
三岁,韩愈的父亲韩仲卿不幸;
九岁,如父的兄长韩会也因病去世,韩愈只能跟随自己的寡嫂相依为命。韩愈甚至自以为是孤儿,所以从小拼命的读书,盼望着有朝一日能有出头之日。然而现实却如惊涛拍岸般将他的理想击得分数。
十八岁,他只身跑去长安参加科举考试,然而三次考试都名落孙山,无奈之下投奔族兄韩弇,结果没过多久韩弇也去世了。落第长安,生活无所依靠的韩愈走投无路,差一点变成了乞丐。好在危难之时,他得以拜见北平王马燧,有幸得到他的帮助。韩愈从深渊中得意喘息。
二十岁时,第四次参加考试的韩愈好不容易考中进士,但并没有受重用。甚至连个一官半职都没捞到。
更加不幸的是,二十五岁时,他那如母的亲人,疼他爱他护他的兄嫂子也不幸去世了。韩愈顿觉天昏地暗,绝望弥漫了他的心头。他特意请假返回河阳老家,为嫂子守丧足足五个月。
795年,二十七岁的韩愈不甘心,决心第三次参加博学宏词科考试,却仍失败而归。期间他曾三次给宰相上书,坦露自己的抱负,却如石沉大海,均未得到回复。他只好带着失意离开长安,前往东都洛阳。
796年,二十八岁的他,韩愈因受宣武节度使董晋推荐,得试任秘书省校书,依旧没有得到太多的施展。
799年,三十一岁时,董晋逝世,韩愈随董晋灵柩离境。刚离开四日,宣武军便发生兵变,留后陆长源等被杀,军中大乱,韩愈得意侥幸得以免杀身之祸。
803年,三十五岁的韩愈好不容易被晋升为监察御史。然而当时关中地区大旱,韩愈发现灾民流离失所,四处乞讨,而当时负责京城行政的京兆尹李实却封锁消息,谎报称关中粮食丰收,百姓安居乐业。韩愈在愤怒之下上《论天旱人饥状》疏,不曾想却反遭李实等谗害,害的自己于同年十二月被贬为连州阳山县令。
此后,韩愈的官运还算不错。然而好景不长,819年正月,五十一岁的宪宗派使者前往凤翔迎佛骨,韩愈上《论佛骨表》极力劝谏,宪宗览奏后大怒,要用极刑处死韩愈,乃至皇亲国戚们也认为对韩愈加罪太重,为其说情,唐宪宗便将他贬为潮州刺史,在出发前,他写下了开头这首诗给自己的侄子。
820年春,五十二岁的韩愈抵达袁州时,已经是戴罪之身的他还不忘为当地的老百姓做好事。按照袁州风俗,平民女儿抵押给人家做奴婢,超越契约期限而不赎回,就由出钱人家没为家奴。韩愈到后,禁止此种风俗,不许买人为奴。
821年)七月,五十三岁的韩愈转任兵部侍郎。当时,镇州(今河北正定)兵变,杀害新任成德节度使田弘正。都知兵马使王廷凑自称留后,并向朝廷索求节钺。次年二月,朝廷赦免了王庭凑及成德士兵,转派韩愈为宣慰使,前往镇州。他竟晓之以理,竟孤身劝降成功。
824年八月,五十七岁的韩愈因病告假还乡。12月25日,韩愈在长安靖安里的家中逝世,终年五十七岁 。获赠礼部尚书,谥号文。次年三月,葬于河阳。
韩愈的一生是坎坷的一生,也是敢于担当、一心为民的一生。他从来不把个人的安慰放在心上,所以才几次三番涉险,只为坚持自己心中的正义。他先后做过四门博士、国子博士、国子祭酒,直接从事教育和教学工作。凡经他教授、指点过的学生,皆自称韩门弟子,韩门子弟遍布朝野。
他还主持推动了唐代最伟大的古文运动,反对魏晋六朝以来浮华艳丽的文风,竭力主张“文以载道”,提出了“惟陈言之务去”、“辞必己出”的口号,对当时和后世的影响极其深远。
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他正如孟子一样,有着浩然正气,无论到哪里,都行的正站得直,像蜡烛一样,拼尽全力去去温暖照亮身边的人。
一个有着浩然正气的人,从来不畏惧生死别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