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世界】黄强 | 现实世界的梦幻,升华为可能世界的梦幻山水——黄强山水画印象

本文选自《书画世界》杂志2020年12月号

—— 关注 · 画家

艺术家简介

黄强,字墨高,号素风。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安徽省美术家协会少儿艺委会副主任、新华学院动漫学院客座教授。师从画家萧翰先生、画家兼美术理论家刘继潮先生和画家、上海师范大学教授王大根先生。作品《见缝插针》参加第二届全国青年画展,《黄山晚韵图》参加“盛政经典·翰墨华珍——中国当代国画名家邀请展”,《三清图》参加“水墨三清山 中国名家行”2015 年三清山国际旅游节画展。美术作品获中国美协主办的第四届、第五届“全国书籍装帧艺术展览”优秀奖。

现实世界的梦幻

升华为可能世界的梦幻山水

——黄强山水画印象

文_刘继潮

黄强创作的山水画系列作品展现在我的眼前,令我意外。黄强是1982届阜阳师范学院艺术系美术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专攻素描、油画,基础扎实,学习专一、用心。当时,几乎觉察不到他对中国画有兴趣。黄强毕业后回到合肥工作,之后到安徽少儿出版社任美术编辑。黄强是个认真踏实的人,他全身心投入新的编辑出版业务中,这一过程延续了近20年。这期间,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父亲因病长期住院。黄强在绘画方面有所拓展的想法,也只得暂时搁置一边。

黄强的山水图式,不是简单来自现场写生,也不是完全来自古典山水传统。我从图式中看到,既有对古典写意山水的理解,也看到画家萧翰山水手法的某些影响。萧翰是黄强的启蒙老师,萧翰当年就是从西画转向中国画的。受其影响,黄强也从油画最终回到中国水墨领域。从写实再现向写意表现转变,对一个西画出身的画家来说,是非常纠结的问题。在这期间,黄强认真学习传统,力求打进去,以得其精髓。在临习新安画派诸家作品过程中,黄强逐渐习得古典山水的意象空间传统。在临习石涛、梅清等的作品时,一笔一画,一丝不苟,体味墨性的丰富内涵。在绘画观念上,黄强能够清醒地否定自己,彻底摆脱写实绘画再现三维体积、固定光影的束缚,自觉而顽强地向中国写意绘画回归。黄强最终能回到传统写意水墨的路上,其探索过程之艰难,甘苦自知。

黄强 山静云舞   60cm×93cm   2017

面对黄强创作的一批山水画探索性作品,我尽力摆脱记忆中对黄强往昔的印象,而进入当下黄强的艺术世界,这是令人耳目一新的山水境界。《白云深处》立轴,画于2016年,是黄强比较成熟的一幅山水创作。画面分三个层次,自下而上逶迤推进,山石层层叠叠,或浓或淡,皆保持常形常态;树木依山傍石,或聚或散,亦消解视觉近大远小的变相。从这幅画,我们可以看出黄强已经读懂中国写意山水之三昧,执拗地从驾轻就熟的写实,向曾经陌生的传统写意转变。《北海奇峰图》画面横向展开,既宏阔,又深远。画面层次空间比较简单,但画家不是简单地描绘透视空间与视觉所见,而是进入古典写意自由经营的智慧之域,摆布、意推,进而随手写出心中丘壑之意象。

黄强 奇峰耸翠   60cm×93cm   2017

《梦幻境界》表达了作者在真山水中动态的感受与体验。如,游观黄山时,随着作者挪移,瞬息万变,山体既扑面而来,又随时而去。同时,山体云遮雾绕,相互撕扯、环绕、隐现,变幻莫测而自由自在。画家身临其境,如梦如幻。从中国古典写意山水创作的视角观之,山水画面不是眼睛所见的视域节选的静止画面,而是本体宇宙的动态空间和层次空间。中国式的空间想象,不依赖单一视觉映象的现场记录,而重视“本体之观”的综合经验,即“心源”对“物象之原”的体验、认知与记忆、想象。山水创作是画家将内在意识的认知经验与记忆想象整合后的物化结果。现实世界的如梦似幻,经笔墨渲染而建构为可能世界的山水梦幻、梦幻山水。中国写意山水,表现物象之“真”,即表现心源中贮存的自然的本体真实,画家创造性地将现实空间转换为山水的自由空间、诗意空间、无限空间!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天人合一的宇宙境界。

黄强 白云深处   136cm×68cm   2016

今人多受西方科学透视先入为主的影响,对古人关于写意山水的画学论述很少了解。但在实践中,今人中的少数者,他们的山水创作,却能直接从古人的空间图式中,习得古人把控画面自由空间的智慧。真可谓“百姓日用而不知”也。

黄强就是这样的少数者。黄强对古典写意画学的奥理,未必都搞得明明白白。但黄强的山水创作,没有像一般初学者那样,起于现场写实写生,再艰难地回归传统、回归写意。黄强从事山水创作的时间虽然不长,但他开始山水创作的起点是高的。可贵的是,黄强能认识到中国写意山水自由经营的空间智慧。也就是说,一开始,黄强就能彻底超越写实写生的限制,以荆浩开创的写意山水“图真”大传统,摆布画面,而达到自由经营的境界。

黄强 北海奇峰图   60cm×93cm   2016

宋代米芾说:“大抵牛马人物,一模便似,山水模皆不成;山水心匠自得处高也。”近现代画学研究者,几乎无人注意并理解米芾这句话的深意。在米芾那里,画家把握自然,已存有两种路径。其一是,创作牛马人物,画眼睛所见,“一模便似”。也就是说,画家可以由眼睛之“看”再现视觉映象,以反映对象之“似”,而完成描画牛马人物的创作实践。其二是,创作山水,如果仅依赖单一视觉所见,“模皆不成”!也就是说,画家在真山水中,单一依靠模拟视网膜映象,再现视觉所见之“似”,根本画不出中国式的写意山水画。故米芾断然下结论:“山水模皆不成”!米芾的结论,是对荆浩首次在《笔法记》中,关于“似”与“真”学理辨析的理论深化与实践发挥。五代荆浩在《笔法记》中,明确提出“图真”的路径,并警示:“子既好云林山水,须明物象之原。”荆浩的“物象之原”,与“图真”之“真”,即在米芾的“心匠自得”之中。“心匠自得”非眼睛所看之“似”,而是中国古典绘画之“观”,“游观”也!米芾之论的高妙处,今人必须深入探究,否则难以进入中国古典写意山水之堂奥。

黄强 紫光佛音   68cm×68cm   2020

开放的大背景下,艺术创作将更加多元化。现在的关键是美术家应留出更多独立思考的时间和自由探索的空间。原创性、独特性、个性是真正艺术家梦寐以求的艺术至境。艺术家应该走自己的路。中国绘画的现代化,必然是由现代艺术家的绘画实践所建构。画家主体能否清醒地认识自我,能否将艺术实践提高到自觉创造的层面,是现代画家的基本素质。从事绘画,毕竟是画家个体的自主选择,绘画实践是画家自己的营生。思潮或时尚,理论或规范,包装或市场,等等,都是制造外在于画家的“物蔽”与“法障”。每个画家都须自主选择属于自己的审美取向:或写实模仿,简单重复;或一味迎合市场,画格平庸;或变通古今中外,创新求异。

看到朋友发来的资料 — 2019年12月12日黄强官网“市场行情”的信息,竟给我迟迟未能结束的文稿带来了转机。就我的了解,黄强的市场操作能力,与老师萧翰相比差距太大。在这方面,黄强想超越老师萧翰几乎没有可能。印象中,黄强不太热衷应酬和交往。黄强喜独、喜静,与艺术天然相契。今后,黄强若能吃透中国绘画写意的大传统,又能发挥西画之长,且能甘于寂寞,静心修为,持之以恒,则山水创作超越前贤,其现实可能性令人期待。

黄强 梦幻境界   93cm×60cm   2016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