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楷不是书法的基础,是基本能力训练法
学画画要学白描或素描,为的是锻炼造型能力,训练的是手眼等的能力,至于以后如何画一幅画,不起绝定作用,而最终送到美术馆展览的也不是素描作业,而是油画、水彩水粉、木刻、雕塑。素描也有每个画家不同的风格,但那是早已打下牢固的造型基础功夫以后的事了,就像书法最早精致严谨的学着唐楷,后来要转出花样来,但最终追求又都向行草书发展一样。端正规矩毕竟是最基础的,多样性的情感表达,才是书法更广泛的诉求。
这么说不是贬低唐楷的地位、艺术性,只是老实的承认,它于法度规矩之中限定了一些表达内容,最简单的它不能歪斜、不能无序。那么可以想见点线结构等任情发挥的余地就小了,在如此的限制之下,创造独特风格就更不易了,这也是自古至今能称楷书大家的不多的原因之一,开口就来的不过颜柳欧赵。
流传下来很多的是行草作品,有天下第一行书、第二行书,但还没有把楷书评出个一二来。是不好评还是不值得评,或者就没必要,谁又不能写一笔不错的正书呢,张芝、张旭上手也得踏踏实实地从一笔一划学起。他们当然不是为了学一手好正书,然后为帝王去抄文件,谁都不是,但不能写是不行的,写不好也不行。
就像说垒一面墙都垒不直站不稳,然后让你来个造型奇特充满艺术味道的建筑恐怕是没戏了。因为眼睛连一条直线你都看不准,手就是不能把砖放到相应的位置,就算你最终能垒出点儿什么,它能是你心里想要的么。
说到底正书,还是拿唐楷来说,从书体的要求,到具体笔画的一板一眼的规矩,所谓的法度,本是清楚明确的,又不是复杂的不能做到的,恰恰相反,它简单易学,又颇觉枯燥无味,训练的是眼睛的观察能力、手的控制能力,扩大些叫肢体的控制能力,因为想控制好运笔动作,还真不是单纯的手上的事。
似乎轻视了脑子的作用,不是这么说的,不论眼的观察、还是手的动作,都得捎上脑子的反应。那种不过脑子的观察、不听脑子指挥的运笔,就像信马由缰,那没法到达想去的地方,但是对于初学者而言,就是想用脑子,却一心难以二用,笔画、结构加运笔动作,三件事放一起,就顾此而失彼了。年纪较小的孩子开始学,先从描红,也就是摹开始,就是很好的解决方法。在摹写的过程中最主要的是规范手的提按动作及力度,说通俗点儿让这手顺过劲儿来。这也不是小朋友的“专利”,一个大人,手上很有劲,但写字的用力方式跟日常其他工作是不同的,简单说,不习惯。就算一双秀花的手,很灵巧了,还是不能一下子转换成写字的用力模式显得笨手笨脚。
可以想想,把干其他活的用力方式转换成提按转折、轻重、急徐,不会用很长时间的。而检验它是否达标,正是这有规律可循的横竖撇捺的形状。如果说行草书不是也可以么,当然没问题。但是行草书的笔画对于初学者来说,变化还是显得多了,不像唐楷很容易辨别出自己临写的是否达到了标准。再加上行草书的结构章法更是变化多端,真对照评估也是不如楷书容易。
总之唐楷或说正书,易于操作,便于关照对比找到不足,而又具备基本的笔法,或者说那个用笔的劲儿,在学习过程中能充分考察自己所做是否到位。比如说眼的观察能力,准不准的一看就能发现,可以及时的纠正,直到最后看一眼,那位置形状就放脑子里了,而手也顺过劲儿了,想提就提、想按就按,似乎不必经过大脑,只是眼睛盯着,那笔该放到哪儿。心眼手的配合能力得到提升就达到最基本的目的了。而有了这种能力再去探索行草书就容易了。
至于正书特定的审美属性决定,端正、正式、规范,尤其引入处世为人的理念,讲究书家个人品格的追求,这都不可马虎,也可以说它是严肃的。不是一时一事情绪化的表现,对于个人而言或者要随着成长成熟,逐渐形成相对稳定的风格样式。对于受着相同文化传统熏染的人们来说,也难说有太出奇的审美追求,不像那些因事生情造成的、千差万别的感觉、寄之行草来得丰富。
所以说这里所讲学唐楷是为了练能力,一是从技术层面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二呢又不是贬低其书法中的地位,只是想在正书上有所创造实在不容易,关键又不是难在技术技巧上,简单说思想上没突破,它就不好突破,即便有突破能否为世人广泛认可就很难说了,毕竟它不单单只是牵扯着美丑的问题。拿唐楷作为基本能力训练的方法,而不是最终艺术追求的目标,也不过是避重就轻的无奈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