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所学校下午放学后都有一个仪式
老家乡镇街上的一所小学,时隔两年后回去,这次对它又有了一种新的感受。
对这所小学,笔者并不陌生。它在镇政府驻地的场镇上,在场镇的西边,解放前为一个家族的祠堂。
二十多年前,儿子在这所小学就读。现在,兄弟的小儿子还在这所小学读六年级。前两天,在校门口,还碰到唐表叔娘,她小孙子在这所小学读书,她在附近租了房子带他。像我老家所在的村,离场镇较远,村小又撤并了,孩子们便只能在场镇上的这所小学读书,在场镇上租房住,由大人陪读,或者上学放学后骑车接送。
而这所小学有一个与一些小学不大相同的地方,便是由于地形带来的放学时的安全形势十分严峻。
学校建在一座小山上,教学楼也建在山顶上。下午放学后,学生们下楼后,就来到教学楼面前的小坝子里。出了小坝子,便是长长的石阶。石阶有二十多级,分左右两边。虽然比较宽,但毕竟比较长,一旦发生拥挤或稍有不慎,也容易跌跟头。下了这台阶,才是进学校大门的篮球坝子,算是一个缓冲地带。
而学校的大门及校门口,都不利于做好安全工作。大门不宽,两边都是楼房,而且是一个坡,坡又比较短。大门口是街道,平时车辆来来往往,左边一两百米处,又是一条马路。为了做好学生上学放学时的安全工作,当地派出所、交管部门做了不少工作,包括限制车辆在上学放学时段在校门口路段通行。
这次回去,对这所学校有了既新又深的感受。不仅在防疫方面认真细致,做得细致到位;而且在安全上,也做得很出色,学生放学后,每个班由老师带领出教室,一直送出校门,再由在校门口的家里大人接回家。每个班的学生,放学时,先在学校内的大坝子里排好队,每个班还制作了一块牌子,由一位同学(可能是班长吧?)举着,和带队老师一起走在队伍最前面。整齐行进的队列,就像运动会的入场式一样,显得有些威武雄壮,同学们的自豪感、班级荣誉感油然而生。由于排队行走,就显得有秩序,避免了拥挤,也就有效地消除了安全隐患。在学校大门两边,还有学校其他老师在指挥,维护秩序。学校内热闹非凡,校门口也是人山人海。在放学前,来接自家读书孩子的大人,早就站在校门口对面街边,有的翘首以望,有的在与熟识的人若无其事地聊天。待学生一放学,他们便走过去,看到自家孩子的班学生们一出来,便从队列中拉出自家孩子,远的便让孩子上自己的电瓶车或摩托车或三轮车,很快就离开了。
这一幕,只要是上学期间,下午就会发生。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习惯,学生们便有了安全意识,自觉排队,且有了集体荣誉感。近些年来,场镇由于“扩容”,除了赶场天热闹点外,平时像二三十年前那样的人挨人、人挤人的拥挤热闹、人声鼎沸的场面,已很少见了,而这所学校门口放学的场景,算是小场镇上平时难得一见的热闹。
人们对学校教育,提出了要注重仪式感的希望。有的学校也不遗余力地去举行各式各样的仪式,将一些观念植入学生头脑中。而老家的这所学校,却是从日常生活中,从自身实际出发,从解决最急迫的问题入手来举行仪式,显得自然而巧妙。特别突出的是,那种日复一日持之以恒的坚持、坚守。我想,这是学校送给每个学生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吧?不知学生们离开这个学校后,十年、二十年,还能不能记得,每个班的同学列队走出学校大门的情景?记不记得天天下午老师将大家送出学校大门,家里人来接走自己?
王良炬 2021年4月1日 四川